幸福美景入畫來
人民網長沙1月22日電 大寒時節,在湖南省沅陵縣涼水井鎮江溪口村,本是農(nong) 家最閑時,而這裏滿目所見皆是熱火朝天。“五淩同心橋”屹立,橋兩(liang) 頭路麵施工正酣;“臘製品加工基地”規劃出爐,選址已定,建設在即;省級生豬養(yang) 殖示範合作社基地,千頭生豬膘肥肉滿;茶葉種植基地,枝吐新芽,嫩綠已肥……處處呈現一派勃勃生機。
江溪口村位於(yu) 涼水井鎮東(dong) 北方向,距縣城31公裏,全村總麵積約20平方公裏,村內(nei) 有12個(ge) 村民小組,全村農(nong) 業(ye) 人口282戶共914人,長期住村人口不足300人,該村於(yu) 2016年底整體(ti) 脫貧出列。
江溪口,既不靠江,也不傍海,而是藏在武陵山深處,青山環繞,溪流延綿。原為(wei) 一塊偏遠貧瘠之地,自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春風拂過,這裏綠意滿園,果盈枝頭,景美人歡,幸福彌漫。
一支“義(yi) 軍(jun) ”來駐村
“‘打仗’豈能少了作戰圖!”發出此言的正是江溪口村第一書(shu) 記徐義(yi) ,這位由五淩電力有限公司精挑細選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隊長,他目光犀利,有情有義(yi) ,是村民口中的幫扶“義(yi) 軍(jun) ”。
與(yu) 沅陵人民有情分。徐義(yi) 1993年參加工作,即在沅陵五強溪電廠,這一幹就是14年整。“沅陵人民淳樸、善良、勤奮。”徐義(yi) 說,五強溪是五淩發祥地,之前在此工作這麽(me) 多年,沅陵早已是心中第二故鄉(xiang) ,能再次來到沅陵縣駐村幫扶,深感有緣分。
沅陵是革命老區縣,這在徐義(yi) 心中神聖無比,紅二六軍(jun) 團、湘西剿匪等當地紅色曆史,他如數家珍,特別是沅陵縣五強溪電廠的精神內(nei) 核,催促自己奮鬥不息。
2021年5月7日駐村伊始,一切重新來過。他帶領兩(liang) 位並肩戰鬥的戰友張運生和周良翼,攜手村“兩(liang) 委”努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認真規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日夜奮戰,蹄疾步穩。
“駐村時間長,幹勁足,情義(yi) 深。”村支部書(shu) 記張興(xing) 祥介紹,組織要求工作隊每月駐村22天,這支五淩工作隊每月都在25天以上。
“徐隊身體(ti) 素質好,工作熱情高,盡心盡職。”隊員張運生說起“主心骨”的故事滔滔不絕。
“徐隊長帶領我們(men) ,以實際行動告慰鄉(xiang) 親(qin) ,我們(men) 早已和村民打成一片。”隊員周良翼提起徐義(yi) ,豎起大拇指。
然而,當初徐義(yi) 駐村,妻子沒怎麽(me) 鬆口。誠然,他一家老小在長沙,這裏山高路遠,家裏大事小情怕妻子柔弱的雙肩承擔不了。徐義(yi) 也曾徹夜無眠,然而,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一位與(yu) 沅陵人民結下深厚情義(yi) 的五淩人,他開導妻子“沒有大家哪有小家”。知夫莫如妻,在徐義(yi) 駐村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後,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家人的理解。
受這種“大義(yi) ”浸染,讀大三的兒(er) 子徐臻煒,一放寒假即來到徐義(yi) 駐紮的江溪口村,穿上誌願者“紅馬甲”,跟著父親(qin) 進村入戶走訪,揮鍬拿鎬幫鄉(xiang) 親(qin) 們(men) 勞動,“父子兵”齊心上陣助振興(xing) ,成為(wei) 江溪口一段佳話。
“可以說,沅陵人民養(yang) 育了五淩,該是我們(men) 五淩人反哺鄉(xiang) 親(qin) 了!”徐義(yi) 動情地說。
如今,東(dong) 家有喜事,徐義(yi) 和隊員登門道賀;西家有困難,他們(men) 夜不能寐,盡心盡力解憂愁。
一片情義(yi) 、滿腔赤誠,換來了村民們(men) 的高度讚揚,“這支工作隊,是實實在在來為(wei) 我們(men) 服務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表示。
愛民為(wei) 民,基於(yu) 大義(yi) ,本於(yu) 大德。徐義(yi) 帶領的這支“義(yi) 軍(jun) ”工作隊,在聖人山與(yu) 藍怡山間留下了一串串動情故事,他們(men) 的鏗鏘足音正及遠方。
一紙“藍圖”繪新篇
入駐以來,徐義(yi) 帶領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確立“八個(ge) 推動”工作思路,即積極推動學理論,大力推動強組織,穩步推動固成果,持續推動興(xing) 產(chan) 業(ye) ,強化推動美村莊,不斷推動共治理,協助推動育人才,用心推動優(you) 服務。
“太好了,今後我再也不要用背簍送林下雞去主公路上車了!”看著家門口修建好的寬敞整潔的水泥路,江溪口村長陽坡組59歲的村民張宏民笑得合不攏嘴。
要致富,先修路。這條水泥路是五淩電力工作隊首條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路,全長650米,路麵寬3.5米路麵,增加一部分錯車道,解決(jue) 貨運車會(hui) 車難、轉彎難的問題,工程總投資20萬(wan) 元。
坡下溪水潺潺,坡上果實累累。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支部書(shu) 記張興(xing) 祥最有感觸,“現在好了,全村最後一條通組水泥路麵通車了,真是感謝後盾幫扶單位五淩電力幫鄉(xiang) 親(qin) 們(men) 解決(jue) 了實實在在的困難。”
“駐村時間不長,實事辦了一大堆。”張興(xing) 祥對徐義(yi) 和隊員們(men) 所做的工作娓娓道來:
2021年工作隊通過配套資金和後盾單位幫扶,共投入資金200萬(wan) 元,解決(jue) 了村組建設方麵的沉屙舊疾和民之所盼沉屙舊疾;
爭(zheng) 取縣供電公司改造兩(liang) 個(ge) 組動力電源,兩(liang) 座電信立塔及信號加強配套設施;
協調縣直單位解決(jue) 村養(yang) 老服務站建設、三個(ge) 村組季節性缺水處理;
2021年爭(zheng) 取後盾單位員工結對幫扶三名困難學子,到村鎮開展愛心助學,受捐人數200人次,共收到社會(hui) 各界捐贈衣物400餘(yu) 件、書(shu) 籍200餘(yu) 本,援助資金和物資折合資金累計6萬(wan) 餘(yu) 元;
完成村內(nei) 近3公裏公路和1公裏人行便道硬化、1個(ge) 廣場硬化、4處邊坡固化、1處涵洞拓寬、2座橋梁修建,安裝光伏路燈160盞、植樹250餘(yu) 株、5個(ge) 廣場文化欄、11個(ge) 分類垃圾站及村牌路牌製安、五星村部創建;
……
與(yu) 此同時,產(chan) 業(ye) 發展齊頭並進。通過不懈努力,如今,該村有省級生豬養(yang) 殖示範合作社一家,茶葉種植合作社一家,省級示範家庭農(nong) 場一家。養(yang) 殖合作社每年出欄肥豬10000餘(yu) 頭、山雞近20餘(yu) 萬(wan) 隻,黑山羊2000餘(yu) 頭,茶葉種植近500畝(mu) ,蜜蜂300餘(yu) 桶,自釀米酒10噸……
一項項工作成效的背後,凝聚了工作隊、村“兩(liang) 委”和廣大群眾(zhong) 的努力、智慧和汗水。
“我們(men) 將全麵推行黨(dang) 建‘1234’工作法,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質增效。”徐義(yi) 表示,為(wei) 不斷深化黨(dang) 建引領,聯合廣大村民共同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他們(men) 還將通過堅定一個(ge) 核心、抓牢兩(liang) 條主線、深入三項行動、健全四大機製,築牢戰鬥堡壘,繪就“黨(dang) 員引領群眾(zhong) ,共建美好家園”壯麗(li) 藍圖。
天道酬勤。2021年,江溪口村榮譽滿滿,榮獲“懷化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村”稱號,“懷化市文明村莊”稱號,“懷化市平安鄉(xiang) 村示範村”稱號,“懷化市美麗(li) 鄉(xiang) 村”稱號。
一片“美景”醉心田
冬霧拂麵,古鬆迎客,成片的古民居傍山而建,靜謐、祥和,這裏便是江溪口村中間嶺組,一個(ge) 古老而美麗(li) 的自然村落。
“要是夏季來,滿塘荷花競相爭(zheng) 妍,荷塘邊還可以觀賞油葵,景致更美。”支部書(shu) 記張興(xing) 祥介紹,江溪口境內(nei) 以山地、溪穀為(wei) 主,風景優(you) 美,民風淳樸,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一個(ge) 天然氧吧。
筆者目之所及,“忠信禮義(yi) 廉孝恥仁”八麵文化牆屹立,美輪美奐的宣傳(chuan) 海報,幹淨整治的入戶便道,整齊劃一的垃圾回收箱,處處清新。進入農(nong) 戶家,潔淨的室內(nei) 外環境,村民春風滿麵的笑容,成為(wei) 江溪口村一道道靚麗(li) 風景。
“衛生整治,人人有責”“大家齊參與(yu) ,共建新農(nong) 村”,在該村,宣傳(chuan) 氛圍濃厚,人居環境的宣傳(chuan) 標語比比皆是。
工作隊長徐義(yi) 介紹,該村積極開展治垃圾、治水、治廁、治房、治風的“五治”行動,開啟了“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新格局。
建立長效機製,紮實開展“六無一全”整治工作;加大宣傳(chuan) 引導村民自覺集中堆放垃圾,對接鄉(xiang) 鎮協調實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開展“五美庭院、美麗(li) 農(nong) 戶”評比活動引導村民管好治好自家責任區,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美感度和觀賞度。
江溪口村全力爭(zheng) 創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以“釘釘子”精神推進“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及廁改工作,村“兩(liang) 委”和工作隊通過走訪發動、精心策劃、嚴(yan) 抓質量,於(yu) 去年8月底實現全縣首個(ge) 廁改清零的自然村,以百分百優(you) 秀率通過縣人居環境辦的驗收。
“村景如此美麗(li) ,村民自覺參與(yu) ,這要得益於(yu) 我們(men) 工作隊的大力宣傳(chuan) 。”張興(xing) 祥介紹,徐隊長駐村後,創建了“江溪口振興(xing) ”公眾(zhong) 號強化新聞宣傳(chuan) ,通過微網格、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形式向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宣傳(chuan) 教育,營造全村“人人想發展、戶戶要振興(xing) ”的良好氛圍。
在村民張官英家中,新建的衛生間和洗澡室外牆繪了一幅“牆麵畫”,上寫(xie) “鄰裏和睦一家親(qin) ,文明和諧好家園”14個(ge) 醒目大字,讓人賞心悅目。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治理,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一場硬仗,江溪口村攻堅克難,不辱使命,建成了家門口的景點,既留住了鄉(xiang) 愁,又吹來了新風。
青絲(si) 染霜無怨悔,惟感愧對自家親(qin) 。徐義(yi) 說,駐村以來,與(yu) 家人聚少離多,自感愧疚。他表示,越是愧對親(qin) 人,越是要幹好事業(ye) 。徐義(yi) 對幫扶村的一片赤誠,換來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片片真情。駐村以來,他們(men) 結對結親(qin) 無數,把大忠給了幫扶事業(ye) ,把大孝給了江溪口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瞿雲(yun) 實習(xi) 生彭文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