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東(dong) 城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藥店“四類藥品”銷售的檢查力度
在收銀台附近張貼購買(mai) “四類藥品”二維碼,便於(yu) 消費者在結賬時進行掃碼登記;每一家藥店都要有一份本店銷售止咳類、退熱類等“四類藥品”的詳細名錄,隨時放在手邊供銷售人員查閱;消費者掃碼購藥後,藥店工作人員要在“京藥通”平台上進行核對,確保信息準確……1月23日起,本市對在藥店購買(mai) “四類藥品”人員實施購藥新政。購買(mai) “四類藥品”人員在購藥後將會(hui) 收到健康寶彈窗提示,需在72小時內(nei) 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東(dong) 城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新政實施後,該局加大了對轄區藥店“四類藥品”銷售的檢查力度,督促藥店落實購藥登記,要讓藥店的“前沿哨點”充分發揮作用。
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跟隨東(dong) 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走進轄區藥店,開展藥店疫情防控檢查。在磁器口附近的一家國大藥房連鎖藥店,這家藥店一進門處就是收銀台,購買(mai) “四類藥品”的登記二維碼擺在收銀台的附近。“對於(yu) ‘四類藥品’的銷售流程我們(men) 此前都進行了培訓,並且要求藥店把培訓的內(nei) 容打印出來,放在店內(nei) ,即便店長等負責人不在,銷售人員也要知道如何操作。” 東(dong) 城區市場監管局藥械市場科科長石惠說。
據藥店工作人員郭先生介紹,目前,市民要購買(mai) 退熱、止咳、抗感染、治療咽幹咽痛等四類藥品,必須要使用健康寶掃描店內(nei) 的購買(mai) “四類藥品”二維碼,進行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在京居住地址的登記,如果不是為(wei) 自己購藥,還要輸入用藥人的姓名、手機號,以及用藥人的在京居住地址,以及進行簡要的流行病學信息填寫(xie) 。核對正確,提交成功後,他們(men) 才能進行藥品出售。對於(yu) 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孩子,他們(men) 會(hui) 協助進行手動輸入。
石惠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消費者掃描購買(mai) “四類藥品”二維碼後所登記的信息都匯總到“京藥通”平台進行記錄、登記。“為(wei) 了準確掌握每一家藥店‘四類藥品’的銷售情況,我們(men) 不僅(jin) 要求藥店梳理出自己店內(nei) ‘四類藥品’的目錄,還要求藥店建立自己的售藥台賬,出售藥品的名稱、數量等要逐一進行記錄。”石惠解釋,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要讓每一家藥店做到心中有數,目錄清晰;二是便於(yu) 執法人員對進出庫的每一盒藥品進行核對,做到每一盒藥的來源和出售路徑明晰。
當日,執法人員還對藥店的工作人員體(ti) 溫登記、消殺記錄、通風記錄、核酸檢測時間等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據了解,目前,北京市藥店工作人員需每天進行體(ti) 溫監測、每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文並攝/本報記者 王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