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商務運行主要指標均創曆史新高
1月25日,省商務廳召開全省商務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記者獲悉,2021年江蘇商務運行主要指標均創曆史新高:實際使用外資288.5億(yi) 美元,規模保持全國首位;貨物貿易進出口5.2萬(wan) 億(yi) 元,居全國第二;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3萬(wan) 億(yi) 元,居全國第二。
2021年,全省累計進出口52130.6億(yi) 元,同比增長17.1%,規模連續19年居全國第二位,占全國比重13.3%。其中,出口32532.3億(yi) 元,增長18.6%;進口19598.3億(yi) 元,增長14.8%。6月份以來單月進出口屢攀新高,12月當月規模達5124億(yi) 元,創曆史最高值。
處於(yu) “高光時刻”的江蘇外貿,2021年規模躍上新台階,以人民幣計價(jia) ,全年進出口、出口分別跨越5萬(wan) 億(yi) 、3萬(wan) 億(yi) 台階。同時,外貿結構呈現新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一般貿易、蘇北地區進出口和新興(xing) 市場出口四個(ge) 占比持續提升,分別提升3.3個(ge) 、2.8個(ge) 、0.8個(ge) 和1個(ge) 百分點。外貿主體(ti) 實現新突破,全省有進出口實績企業(ye) 突破8萬(wan) 家,達到8.13萬(wan) 家,增加近4000家。根據商務部統計,2021年1-11月,我省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264.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2%,連續13年居全國首位。徐州市獲批國家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蘇州工業(ye) 園區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全省國家級服務貿易載體(ti) 增至13個(ge) ,數量全國第一。
過去一年,我省利用外資規模創曆史新高,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數據顯示,2021年,我省實際使用外資288.5億(yi) 美元,增速比全國高2.5個(ge) 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增長26.7%,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2.5%;占全國比重16.6%,占比較上年提高0.3個(ge) 百分點。
製造業(ye) 利用外資占比保持穩定,我省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90.9億(yi) 美元,占全省總量的31.5%,占全國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的27%。服務業(ye) 實際使用外資182.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5.1%,占全省總量的63.1%。外資大項目支撐作用明顯,實際到資3000萬(wan) 美元以上大項目267個(ge) ,同比增長28.4%;實際使用外資18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8.1%;占全省總量的64.5%,較上年提高7.2個(ge) 百分點。同時,外資總部加速集聚,新認定第十二批共36家外資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全省外資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累計達331家,其中50家為(wei) 世界500強投資。建立總部企業(ye) 培育庫,270餘(yu) 家企業(ye) 納入省級總部企業(ye) 培育庫。
擴內(nei) 需,穩外需。2021年,我省實現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2702.6億(yi) 元,同比增長15.1%,比2019年同期增長13.4%,兩(liang) 年平均增長6.4%。全省社零總量占全國總規模的9.7%,較上年占比提高0.2個(ge) 百分點,總量穩居全國第二。全省社零額增幅好於(yu) 全國2.6個(ge) 百分點。
過去一年,我省舉(ju) 辦“蘇新消費”第二、第三季促消費活動近千場。南京、蘇州入選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淮安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蘇寧易購、蘇果超市、德基廣場等省內(nei) 9家企業(ye) 被商務部列為(wei) 國家重點零售企業(ye) ;新增11個(ge) 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張家港市及11家企業(ye) 入選國家首批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示範;徐州市及10家企業(ye) 獲批國家級服務業(ye) 標準化試點;新培育23家綠色商場,總量居全國前列;16家重點電商企業(ye) 入圍國家電商示範企業(ye) 。
此外,我省平台載體(ti) 能級不斷提升,2021年,全省開發區吸納了全省近40%的就業(ye) 人員,創造了全省50%的經濟總量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70%的規上工業(ye) 增加值,80%的實際使用外資、外貿進出口和高新技術企業(ye) ,90%的1億(yi) 美元以上的工業(ye) 外資大項目,為(wei) 全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江蘇自貿試驗區總體(ti) 方案113項改革試點任務落地實施率超過97%,2021年總結形成81項製度創新經驗成果,其中4項在全國複製推廣,32項在省內(nei) 複製推廣。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ye) 務量同比增長200%。
省商務廳副廳長薑昕表示,新的一年,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wei) 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持續推進“保增長”“提質量”“創優(you) 勢”“強動力”“防風險”五大任務和“穩外貿穩外資”“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數字貿易推進”“高水平製度創新”“開發區優(you) 勢提升”“外資補鏈延鏈強鏈”“外貿新業(ye) 態提升”“消費促進品牌塑造”“商貿流通數字化轉型”“高質量實施RCEP”等十個(ge) 專(zhuan) 項行動,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的發展大局。
□ 本報記者 丁茜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