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營商環境“潤”三湘 多措並舉便企民
水好魚悅,城強賈興(xing) 。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jin) 是企業(ye) 生存發展之“活水”,也是百姓孕育美好生活之“土壤”。
近年來,從(cong) “互聯網+政務服務”到“一件事一次辦”;從(cong) 推動長株潭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到實現異地“跨省通辦”;從(cong) 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到深入實施“掃黑除惡”專(zhuan) 項行動……湖南省大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實績有目共睹。
目前湖南營商環境指數不斷攀升,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1年度“萬(wan) 家民營企業(ye) 評營商環境”結果中,湖南在全國省份中排名第8位(比上年提升2位),省會(hui) 長沙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9位(比上年提升4位),均居中部第一。
從(cong) “辦不成”到“辦得成”
去年7月,一封感謝信送到了長沙市望城政務服務中心生態環境窗口處,送信的是五礦二十三冶湖南省建行望城檔案中心項目部。
“當時我們(men) 正在開展筏板基礎大體(ti) 積混凝土澆築項目,急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但因時間緊又是初次辦理,準備材料不足,導致達不到辦證要求,隻能幹著急。” 該項目申請人表示,當時看見服務大廳裏新開了“辦不成事”的窗口,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便向窗口工作人員反映了“難處”。
讓項目申請人沒想到的是,窗口工作人員不是簡單直接地回複“辦不了”,而是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怎麽(me) 辦”幫他出謀劃策,提供模板範本,並主動指引各項手續的對應窗口。
沒過幾天,項目部順利辦妥了夜間施工許可的各項手續。“原本以為(wei) ‘辦不成的事’,現在不僅(jin) 辦成了,而且辦得很好。”該項目申請人豎起大拇指說道。
據介紹,在長沙市望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窗口按照“誰首接誰負責”的原則,與(yu) 來訪者麵對麵耐心溝通,專(zhuan) 門負責疑難問題的受理登記、交辦回複、處理反饋、督查回訪等工作,切實解決(jue) 了一批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事難、辦事繁、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
放眼三湘,從(cong) 湘南、湘中到省會(hui) 長沙,不少市州均開設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讓辦事企業(ye) 和群眾(zhong) 不白跑、不撲空,有地兒(er) 找、有人幫,不僅(jin) 能破除阻礙辦事的隱形壁壘,還打通了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
從(cong) “省內(nei) 結”到“跨省辦”
“真沒想到,不用回老家就把孩子的戶口辦好了。” 來自湖北監利的陳先生高興(xing) 地說道,據了解陳先生孩子出生在湖南嶽陽,按慣例需回湖北辦理新生兒(er) 戶口登記。
了解到嶽陽與(yu) 監利建立的跨省通辦工作機製後,陳先生帶著相關(guan) 證件來到嶽陽市政務大廳的跨省通辦窗口,就在提交完材料後的兩(liang) 個(ge) 工作日,孩子的戶口登記便辦妥了。
而這得歸功於(yu) 嶽陽市在加強區域協作,強化業(ye) 務協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的實效。目前嶽陽市政務服務中心主動與(yu) 多地聯係,已實現58個(ge) 跨省事項的一地辦服務,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朋友圈”正不斷擴大。
在湖南,自製訂《關(guan) 於(yu) 進一步拓展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來,實施減證便民、“跨省通辦”、實現“進一扇門、辦多地事”的舉(ju) 措早有成效。近年來,湖南省積極對標先進地區,主動與(yu) 毗鄰省份、主要勞務輸入輸出地、東(dong) 西部協作地區對接建立“跨省通辦”合作機製,重點向“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長三角”“泛珠三角區域”“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等國內(nei) 主要城市群、都市圈拓展合作。
同時,指導各市、縣推進點對點“跨省通辦”工作,在各市州、縣市區政務服務旗艦店、政務服務App等線上平台建設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專(zhuan) 區,梳理發布與(yu) 外省市縣“點對點”“跨省通辦”事項。目前,湖南省14個(ge) 市州中,有13個(ge) 市州及下轄的縣市區已與(yu) 外省市縣建立了點對點“跨省通辦”合作關(guan) 係,打破空間壁壘極大提高了企業(ye) 、群眾(zhong) 的辦事效率。
從(cong) “大包大攬”到“放權賦權”
“過去,辦理出口退稅需14個(ge) 工作日才能完成;如今當日申請當日辦結,第二天就能收到退稅款。”談起湖南省營商環境的變化,位於(yu)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的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稅務總監楊翠菊對此讚不絕口,而這得益於(yu) 湖南自貿試驗區極簡審批權的下放。
不止長沙,在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圍繞吸引“萬(wan) 商入區”的目標,郴州市稅務局提出“容缺受理”服務,對新辦生產(chan) 企業(ye) 比照A級納稅人發票領用等激勵措施、落實“房土”兩(liang) 稅減免審批權下放,不斷壓縮辦稅次數和辦稅時間。
同時積極推行“零門檻”“零審批”“零費用”的“三零”服務,為(wei) 企業(ye) 入駐片區打開了方便之門,快捷之門,信心之門,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紛至遝來。截至2021年11月底,入駐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企業(ye) 超過1336家。
事實上,自2020年9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以來,湖南開展自貿區營商環境先行先試,以全鏈條賦予湖南自貿區省級權限97項,全麵推行極簡審批服務工作;實行出口退稅電子退庫,推行一類企業(ye) 出口退稅“即辦即退”製度,通過放權賦權、服務前移等方式便利企業(ye) 、優(you) 化服務,不斷增強企業(ye) 的獲得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營商環境好不好,一組數據足以說明:據介紹,截至2021年底,湖南自貿試驗區企業(ye) 27683家、注冊(ce) 資本3166.45億(yi) 元,較2020年分別增長53.95% 、28.8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