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看冬奧,滿滿中國味!”
中外記者在八達嶺鎮石佛寺村體(ti) 驗中國年味。本報記者 蔡代征攝
登上八達嶺向北眺望,海陀山頂“雪飛燕”賽道潔白,長城內(nei) 外,景色壯美。昨天是大年初五,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ti) 北京行”來到冬奧會(hui) 舉(ju) 辦地之一的延慶區,32家中外媒體(ti) 的63名媒體(ti) 記者看冬奧直播、賞民俗、登長城、入民宿、吃餃子,他們(men) 讚歎“長城腳下看冬奧,滿滿中國味!”
正值春節,以精品民宿為(wei) 特色的劉斌堡鄉(xiang) 姚官嶺村,遊客紛至。中外記者們(men) 一進村,就被喧天的鑼鼓、熱鬧的民俗表演吸引住了:高蹺藝人腳踩木蹺,且走且舞;“旱船”開動,“艄公”時而碎步前進,時而輕盈旋轉;民間藝人身“騎”竹馬、身姿百變……記者們(men) 紛紛舉(ju) 起相機、手機,記錄精彩時刻。
姚官嶺村集結了大隱於(yu) 世、左鄰右舍、抱樸守拙等延慶當地七大民宿品牌,將江南徽派、北歐清新等多種風格融於(yu) 一個(ge) 村落中。自村莊發展民宿以來,帶動20餘(yu) 位村民就業(ye) ,為(wei) 村集體(ti) 創造年收入200餘(yu) 萬(wan) 元。在探訪了精致的民宿小院後,記者們(men) 又參觀了延慶非遺傳(chuan) 承人現場展示的烙畫、絲(si) 綾堆繡、毛猴等傳(chuan) 統技藝。
臨(lin) 近中午,記者們(men) 來到了八達嶺鎮石佛寺村長城景觀民宿,與(yu) 當地村民、民宿客人們(men) 一同體(ti) 驗長城腳下的中國年味。
石佛寺村地處水關(guan) 長城腳下,曆史文化悠久,推門可見長城、古堡遺址,頗有古韻。記者們(men) 有的觀看電視裏的冬奧賽事直播,有的登上民宿頂層露台,盡覽大美風光,與(yu) 長城、群山合影,有的與(yu) 村民們(men) 一同包餃子,嘮家常。
“是我喜歡的素餡!”來自中阿衛視的記者Leen Aslan洗手擼袖,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包起了餃子。“在我的家鄉(xiang) 約旦,節日時家人們(men) 會(hui) 一起做餡餅,烤的那種,類似於(yu) 新疆烤包子!”Leen Aslan一口流利的中文和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如數家珍”,一下子拉近了大夥(huo) 兒(er) 的距離。右手拇指輕推,左手食指拇指一捏,Leen Aslan跟著村民大姐有模有樣地學包“元寶”,“我很喜歡包餃子,讓我想起和家人們(men) 做餡餅的歡樂(le) 時光!”她笑著說。
午後,記者們(men) 登上了中國萬(wan) 裏長城最傑出的代表、明長城的精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雄踞西北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最高處,是扼守京畿、守衛京城的重要關(guan) 隘。登高遠眺,長城如巨龍飛騰,穿行起舞於(yu) 崇山峻嶺之間,或橫亙(gen) 雄踞於(yu) 關(guan) 城要塞之上,盡顯磅礴之氣。向北眺望,還可見“海陀戴雪”大美風光:在冬奧會(hui) 延慶賽區所在地海陀山上,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賽道從(cong) 山頂傾(qing) 瀉而下,潔白無瑕。“太壯觀了!真正的長城腳下看冬奧,滿滿中國味!”記者們(men) 的相機按鍵聲頻頻作響,點讚聲不絕於(yu) 耳。
“網友們(men) ,此刻大家可以看到,八達嶺長城與(yu) 延慶賽區海陀山交相輝映,大家可以跟隨鏡頭盡情領略北京冬奧會(hui) 的自然之美!”行程接近尾聲,記者和主播們(men) 意猶未盡,他們(men) 的鏡頭和語言,還在記錄著說不盡的冬奧故事和新聞現場。 本報記者 李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