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春節不停工,我在杭州造“皇宮”
“鐺鐺鐺……”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令狐偉(wei) 偉(wei) 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壓出一塊塊長方形的金屬屋麵板。繩索固定、吊機運輸、卸貨、鋪設金屬屋麵板、打螺絲(si) 固定……令狐偉(wei) 偉(wei) 和同班組4名工友默契配合,不一會(hui) 兒(er) 一塊金屬屋麵就鋪設好了。
令狐偉(wei) 偉(wei) 所在的工地,是杭州市上城區南宋博物院(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一期)項目。去年10月,他和十多位工友來到這裏工作。“一開始就聽說是個(ge) 大工程,來了之後發現,原來我也有幸參與(yu) ‘皇宮’的建造。”令狐偉(wei) 偉(wei) 口中的“皇宮”就是德壽宮,這裏曾是宋高宗、宋孝宗退位後居住的宮殿。據史料記載,該宮殿規模宏大、建築園林精美,作為(wei) 南宋臨(lin) 安城遺址重要構成的德壽宮遺址,承載著中華燦爛文明。
南宋博物院(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一期)項目施工現場。人民網 王蕭蕭攝
為(wei) 更好地保護德壽宮遺址、傳(chuan) 承宋韻文化,2020年底,南宋博物院(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一期)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總體(ti) 建築布局以綜合文獻和考古推測的德壽宮原有格局為(wei) 依據,延續了德壽宮“南宮北苑”的格局,主要通過中區保護廳棚、西區保護廳棚兩(liang) 組主要建築,來標識展示德壽宮兩(liang) 宮並列的特征。項目建成後,將成為(wei) 目前長三角潮濕地區麵積最大、技術最為(wei) 綜合、保護工藝最為(wei) 複雜的遺址本體(ti) 保護工程。
據上城區城投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德壽宮項目的施工進度約70%,計劃在亞(ya) 運前向公眾(zhong) 開放。一座原址原貌、原汁原味的德壽宮遺址公園將“穿越”古今,在世人麵前精彩亮相。
德壽宮項目能夠保質保量有序推進,背後離不開一線施工人員的日夜奮戰。令狐偉(wei) 偉(wei) 老家遠在貴州遵義(yi) ,來杭州打拚十多年,這是頭一次沒回老家過年。“留杭過年也挺好。80多位工友們(men) 一起在食堂吃了頓熱熱鬧鬧的年夜飯,有肉有菜很豐(feng) 富。”令狐偉(wei) 偉(wei) 樂(le) 嗬嗬地說,區級部門、建設單位等也給留杭工人發放了開工紅包、留杭補貼和慰問品,讓他們(men) 在工地上也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和年味。
金屬屋麵鋪設看似簡單,實則對技術的要求十分高。令狐偉(wei) 偉(wei) 介紹,他做金屬屋麵鋪設已經十多年,參與(yu) 過杭州眾(zhong) 多寫(xie) 字樓、地鐵站的建設工作,但這次德壽宮項目對他來說還是一次不小的考驗。“整個(ge) 建築是仿宋建造的,屋脊和屋角是四周翹起的,因此我們(men) 施工過程中更要注意成品質量。”令狐偉(wei) 偉(wei) 說,屋麵的鋪設一定要整整齊齊嚴(yan) 絲(si) 合縫,這樣才能為(wei) 下麵的遺址起到遮風避雨的作用。
和工地工人們(men) 一同堅守崗位的還有十多位工地管理人員,浙江省三建建設集團項目負責人梁紹春就是其中之一。每天一大早,梁紹春就戴著安全帽開始在工地各個(ge) 角落巡視,他不僅(jin) 要兩(liang) 眼緊盯施工進度、盯牢工程質量,還需要負責內(nei) 外部各種事項的溝通協調,整個(ge) 人忙得不可開交。
令狐偉(wei) 偉(wei) 正在操作機器壓製金屬屋麵板。人民網 王蕭蕭攝
“德壽宮項目有其特殊性,因涉及遺址保護,大型機械不能到遺址上方挖掘,這也就意味著我們(men) 基本純靠人力,而且建築樣式要參照出土的宋式建築進行還原複刻,工藝複雜工序繁多。”梁紹春介紹,整個(ge) 遺址的再揭露都是工人們(men) 在考古所專(zhuan) 業(ye) 人員的指揮下,手拿工具一點一點清理出來的,施工過程中對於(yu) 遺址的保護是重中之重。中區遺址正上方,地麵整座宮殿的材料全部為(wei) 柚木,以榫卯技術搭建而成,總共用了2600立方米木料,沒有一個(ge) 釘子一個(ge) 鉚。
“大雨停一停,小雨正常幹,晴天拚命幹。”梁紹春將工地的日常總結為(wei) 這15個(ge) 字。對於(yu) 接下來的工期,梁紹春充滿信心,“隨著其他工友陸續回杭返工,到時候300多位工友齊上陣,很快就能進入到下步工序當中,德壽宮與(yu) 大眾(zhong) 見麵指日可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