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前方是你的賽場 後方是我的舞台

發布時間:2022-02-25 15:12: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賽事場館,有他們(men) 維持秩序、引導觀眾(zhong) 的忙碌;

  閉環駐地,有他們(men) 事無巨細、悉心接待的溫馨;

  ……

  他們(men) ,是活躍在冰雪盛會(hui) 中的誌願者,是冬奧會(hui) 上最鮮活的奧運元素。

  站在離賽場最近的服務崗位上,專(zhuan) 心於(yu) 自己的服務事項,雖不能第一時間觀看比賽,但聽到一聲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看到一塊塊獎牌誕生,他們(men) 知道自己在幕後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這個(ge) 冬天,他們(men) 是名副其實的“燃燒的雪花”,簇擁著冬夢暖了春芽……

  

  丁一在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賽區頒獎廣場。 石家莊鐵道大學供圖

  圓夢:燃燒自己 讓冬奧更有溫度

  “今天的工作內(nei) 容是提醒誌願者們(men) 進行核酸檢測,登記上報核酸檢測信息,管理保障物資的出庫、入庫、搬運、發放……”1月31日,是中國傳(chuan) 統節日除夕。晚上7點,冬奧會(hui) 誌願者丁一結束一天的工作,認真記錄著工作日誌。

  丁一是石家莊鐵道大學的一名教師,目前正在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賽區頒獎廣場做誌願服務工作。為(wei) 了奔赴夢想,丁一付出了許多努力。

  “我先後共參加過四次冬奧會(hui) 骨幹誌願者交流營活動,培訓課程內(nei) 容安排密集,強度大。特別是體(ti) 能加強項目,要求清晨6點出操,進行15公裏的山地拉練,在瑟瑟寒風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吃力。”在意識到體(ti) 能弱項後,丁一積極參加各項體(ti) 育鍛煉活動,主動自學滑雪、滑冰,挑戰自身,增強體(ti) 能,彌補弱項。每日汗水隨風散去,留在她記憶中的唯有收獲的喜悅。

  此外,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協調好學校基本日常的教學、科研等工作,成為(wei) 她參加冬奧會(hui) 誌願者培訓工作麵臨(lin) 的又一難題。“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統籌規劃,主動加班,丁一力爭(zheng) 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輕言放棄的態度,成為(wei) 她化解問題的最佳方式。

  “成為(wei) 冬奧會(hui) 誌願者是我最寶貴的人生經曆,我願意奉獻我全部的熱愛,用實際行動踐行誌願服務理念,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貢獻青春力量。”丁一對自己的誌願服務工作充滿信心。

  努力奔跑,在追夢中圓夢。“成為(wei) 奧運會(hui) 誌願者”同樣是王璿一直以來的夢想。今年24歲的王璿來自河北省磁縣,是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在畢業(ye) 季遇見冬奧、服務冬奧,她十分榮幸又倍感珍惜。

  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舉(ju) 辦時,她就被比賽場上“穿藍色衣服的人”所吸引。媽媽告訴她,“穿藍色衣服的人”是北京奧運會(hui) 的誌願者,是為(wei) 奧運會(hui) 提供各項服務的,他們(men) 代表了我們(men) 中國的形象。從(cong) 此,“我要成為(wei) 誌願者”的種子就埋在了王璿心中。

  “我可是一名資深誌願者呢!”王璿自豪地說,這幾年,她去青海省參加過大學生彩虹支教計劃、中華義(yi) 工的募捐活動、疫情防控青年誌願者活動等多次誌願服務,近400個(ge) 小時的誌願服務時長,增添了王璿作為(wei) 冬奧誌願者的信心。

  2021年11月,王璿終身難忘。當收到冬奧誌願者入選通知時,她激動地要跳起來了。這是她經過學校長達一年的筆試、麵試、政審等環節,通過與(yu) 本校3000多位報名者激烈競爭(zheng) 而爭(zheng) 取到的機會(hui) ,她說,“真的太不容易了!”

  2021年國慶節期間,王璿作為(wei) 一名賽事服務領域誌願者,跟隨學校誌願者團隊到國家速滑館接受培訓,為(wei) 即將到來的冬奧會(hui) 做準備。“不參加一次奧運會(hui) 誌願服務,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愛國!”王璿想起國慶節當天在國家速滑館奏響國歌時的情形就熱淚盈眶。

  “2008年,是我做奧運誌願者之夢的開始,現在我的夢想成真了,我要用最燦爛的笑容、勤勉的行動,向世界傳(chuan) 播和平與(yu) 友善,展示最美中國形象。”王璿說。

  

  劉琨在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誌願服務崗位正式上崗。 照片由本人提供

  成長:擁抱世界 講述新時代青春故事

  1月29日早上8時40分,從(cong) 張家口市崇禮區誌願者駐地出發,經過15分鍾的車程,劉琨和隊友們(men) 到達了誌願服務地點——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場館。室外白雪皚皚,平均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但絲(si) 毫不影響誌願者們(men) 的熱情,大家精神飽滿,快速進入到工作狀態。

  2020年4月,剛入職華航團委的劉琨挑起了學校冬奧誌願者工作的重擔,她倍感責任重大。劉琨有著不服輸、敢拚搏的勁頭,“既然組織信任我,我就要全力以赴!”

  除了擔任學校誌願者工作的指導教師,劉琨還有著另一個(ge) 身份——冬奧誌願者。在落實學校冬奧儲(chu) 備誌願者工作的同時,她也報名了冬奧會(hui) 誌願者。作為(wei) 教師誌願者,她前後參加河北省冬奧辦和共青團河北省委舉(ju) 辦的骨幹誌願者交流營培訓活動共3期,參加北京冬奧組委舉(ju) 辦的骨幹誌願者線上英語培訓和冬奧誌願者培訓師候選人扶殘助殘培訓班,以此豐(feng) 富自己的冬奧知識、強化專(zhuan) 業(ye) 服務技能。

  “我在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誌願者業(ye) 務領域的宣傳(chuan) 組,主要負責文字及視頻兩(liang) 部分工作。文字宣傳(chuan) 以編輯每日工作簡報為(wei) 主,需要協助誌願者主管匯總場館內(nei) 17個(ge) 業(ye) 務領域的工作動態,並編輯形成跳台滑雪中心誌願服務每日專(zhuan) 報。”劉琨說。

  此外,劉琨還負責協助誌願者主管拍攝、收集整理場館以及場館群發布的視頻任務。晚上下班回到駐地,劉琨作為(wei) 華航冬奧誌願者的負責教師,還要了解、匯總同學們(men) 各自服務的情況,編輯整理校內(nei) 冬奧誌願者團隊專(zhuan) 報,記錄大家傾(qing) 力奉獻服務的每一天。

  一天工作完成,總要到晚上10點前後,雖然累,劉琨覺得很充實。“向世界奉獻一場非凡、卓越的冬奧會(hui) ,離不開千萬(wan) 人的努力付出,作為(wei) 誌願者的宣傳(chuan) 員,我有責任盡已所能展現誌願者風采,講好新時代的青春故事!”她深有感觸地說。

  “雖然很累,但很充實!”這不僅(jin) 僅(jin) 是劉琨一人的心聲,而是冬奧會(hui) 上一片片“雪花”們(men) 的共同心聲。在這裏,他們(men) 在工作中認知著,在拚搏中成長著。

  談起在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這些天的服務經曆,史恭煜把自己的感想總結起來就是:“我也確實是長見識了。”

  “那天張家口還下著雪,我看有兩(liang) 個(ge) 外國記者在外麵等了很久的車,就說要給他們(men) 接點熱水。結果你猜怎麽(me) 著,其中一個(ge) 記者笑著給我展示了他的大保溫杯,”他用手比劃著,“保溫杯那麽(me) 大,比我奶奶家的暖瓶都大。我看很多文章說外國人不喜歡喝熱水,看來也不全是這樣嘛。”

  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有百分之八十的記者來自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這裏的語言服務誌願者們(men) 遇到外媒的機會(hui) 非常多。不光是史恭煜,每個(ge) 語言服務誌願者都有一些新奇的經曆。

  有一次,範怡秋遇到了三位因急事要離開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的芬蘭(lan) 記者。因為(wei) 一些原因,他們(men) 無法和自己的車輛對接,場館內(nei) 又沒有領域負責這種車輛。情急之下她隻好一邊安撫記者,一邊聯係他們(men) 申請的司機,一邊囑托同學尋找相關(guan) 負責人。回憶起這件事,她說:“我是當時唯一一個(ge) 和他們(men) 有直接交流的人,他們(men) 大包小包坐在那裏等了好久都沒人理他們(men) ,所以我覺得我無論如何都得幫忙。”

  經過這件事情,範怡秋改變了對語言服務的看法:“我原本以為(wei) 我們(men) 語言服務誌願者隻起到翻譯的作用,但現在看來不僅(jin) 是這樣。通過直接的語言溝通和服務,能傳(chuan) 達出我們(men) 的人情味。為(wei) 遠道而來的朋友帶來溫暖和幫助。”

  

  徐建濤(左一)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展誌願服務工作。 照片由本人提供

  傳(chuan) 承:永葆熱情 讓奧運精神永放光芒

  “呼叫VCC(場館通信中心),運動員候場區溫度略低,請通知相關(guan) 業(ye) 務領域協助把暖風調大一些。”

  “收到,已通知相關(guan) 業(ye) 務領域。”

  2月9日,在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冬奧村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北歐兩(liang) 項男子個(ge) 人標準台比賽開始進行。中心場館運行總指揮室內(nei) ,“00”後誌願者徐建濤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手持對講機,協調處理、保障服務、記錄賽情......

  2001年出生的徐建濤,是北華航天工業(ye) 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在總指揮室裏,他不僅(jin) 要對跳台每場賽事做動態記錄,還要隨時應對運動員比賽環節中的突發情況,是運動員與(yu) 工作人員之間溝通的“橋梁”。

  在與(yu) 徐建濤相距200多公裏外的北京,徐建濤的父親(qin) 徐學東(dong) 正在駕駛大巴車,將誌願者從(cong) 亮馬河飯店,送到國家體(ti) 育館。

  “很驕傲!我們(men) 爺倆(lia) 兒(er) 能一起服務北京冬奧會(hui) ,心裏說不出的高興(xing) !”今年47歲的徐學東(dong) 是一名退役軍(jun) 人,在部隊曾當過四年汽車兵,退伍後,一直從(cong) 事駕駛工作。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辦期間,每日早6點到晚11點,他負責往返駐地和比賽場館,接送誌願者和工作人員。

  “爸,今天是我來到張家口冬奧村的第15天,雖然很忙,但是心裏高興(xing) ,咱們(men) 是誌願‘父子兵’,服務冬奧齊上陣!”“兒(er) 子,爸爸一切都好,給你點讚!”

  從(cong) 父親(qin) 到兒(er) 子,兩(liang) 代人,擁有同樣的“奧運精神”,這是一種傳(chuan) 承;而在這一群誌願者中,還有很多誌願者還是“雙奧”誌願者,這也是另外一種層麵上的傳(chuan) 承。

  從(cong)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時的藍色“短袖”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的藍色“長袍”,再著“誌願藍”,尹征成為(wei) 了名副其實的“雙奧”誌願者。

  今年36歲的尹征是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誌願者協會(hui) 的一員,平時積極參與(yu) 無償(chang) 獻血、綠色環保、垃圾分類、光盤行動、文化宣講等誌願服務工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時,他正在北京上大學,有幸成為(wei) 一名奧運會(hui) 誌願者,在“鳥巢”媒體(ti) 中心外的城市誌願服務點度過了一個(ge) 難忘的夏天。

  服務奧運會(hui)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誌願者代表史無前例地出現在了閉幕式的舞台上,“這是對誌願者的尊重和肯定。北京奧運會(hui) 之後,誌願者被稱作‘一張最美的城市名片’,我希望把北京奧運會(hui) 的誌願服務精神帶到冬奧會(hui) ,傳(chuan) 遞給冬奧誌願者。”

  一晃14載,奧林匹克再次來到北京,尹征也早早做好了再赴奧運之約的準備。2020年10月,他報名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誌願者選拔。通過線上線下專(zhuan) 業(ye) 知識、崗位知識、防疫知識及禮儀(yi) 知識等相關(guan) 培訓,經過層層選拔,一路過關(guan) 斬將,2021年12月他如願成為(wei) 一名北京冬奧城市誌願者。

  除夕以來,尹征一直堅守在誌願服務一線。“不管是市民還是遊客,都很關(guan) 注冬奧會(hui) 的信息,大家在話語和表情中流露出了對冬奧會(hui) 的期盼。”濃厚的冬奧氛圍和全民對冬奧會(hui) 的關(guan) 注,讓尹征時刻充滿激情,“北京是‘雙奧’之城,非常榮幸能成為(wei) ‘雙奧’誌願者,以這樣的方式延續‘雙奧’故事。我一定會(hui) 全身心地投入誌願服務中,讓更多人感受到北京冬奧會(hui) 的獨特魅力。”

  跳躍在冬奧會(hui) 上的一抹抹“天霽藍”,讓這個(ge) 冬天,暖暖的……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