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舊貌變新顏 加速補短板(深閱讀·農村人居環境新觀察)

發布時間:2022-02-28 15: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持續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li) 鄉(xiang) 村,為(wei) 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要接續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重點抓好改廁和汙水、垃圾處理。”

  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事關(guan) 廣大農(nong) 民根本福祉,事關(gu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健康,事關(guan) 美麗(li) 中國建設。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自2018年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全麵紮實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環境基本實現幹淨整潔有序,農(nong) 民群眾(zhong) 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去年12月,《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印發,農(nong) 村人居環境加快整治提升。

  近日,本報記者在多地調研,采訪報道各地在農(nong) 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方麵的紮實舉(ju) 措,展示廣大農(nong) 村舊貌變新顏、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巨大變化。

  ——編 者

  

  垃圾分類 整潔有序

  寬敞整潔的道路,粉刷一新的房屋……走進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周家莊村,家家戶戶門前放著一綠一黑兩(liang) 個(ge) 小垃圾桶。

  “綠色是廚餘(yu) 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66歲的村民張雨蘭(lan) 是村裏的保潔員,每天一早,她就會(hui) 開著村裏的垃圾收集車從(cong) 村中心的小廣場出發,挨家挨戶收集垃圾。

  村收集,鄉(xiang) 轉運,縣處理。在周家莊村村口西邊,設有一處垃圾收集點,這是張雨蘭(lan) 巡村一圈後的終點。“村裏的垃圾收集完畢就運到這裏,由縣環衛公司直接拉走。”張雨蘭(lan) 說。

  幾年前,張雨蘭(lan) 最頭疼的就是村裏的垃圾問題。那會(hui) 兒(er) 周家莊村每十戶配一個(ge) 大垃圾桶,有村民嫌遠就會(hui) 到處亂(luan) 扔……去年,正定縣開始推行“大桶並點、小桶入戶、上門收集、集中轉運”的處理模式,周家莊村成了縣裏第一批試點推行的村子之一。“兩(liang) 個(ge) 30升的垃圾分類桶就放在家門口,村民推開家門就能扔垃圾。自打小桶入戶後,村裏垃圾亂(luan) 扔亂(luan) 堆的現象減少了,村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周家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寧寧說。

  “為(wei) 化解農(nong) 村生活垃圾處理難題、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我們(men) 在全縣推行農(nong) 村生活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置,還推動各村建立‘垃圾兌(dui) 換銀行’,比如40個(ge) 飲料瓶可以換1塊香皂,我們(men) 製定了垃圾兌(dui) 換物品換算表,來激發村民參與(yu) 垃圾分類和處置的積極性。”正定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曹國虹介紹,目前全縣共有63個(ge) 村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置,52個(ge) 村實行了小桶入戶。“今年我們(men) 會(hui) 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吸引更多村民參與(yu) 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曹國虹說。

  汙水處理 幹淨放心

  2月12日一大早,遼寧省盤錦市四十裏村村民呂世海來到村裏的小型汙水處理站。到處走走看看,再到河邊遛遛彎兒(er) ,看著清澈溪流,老呂滿意得很。說起這座小型汙水處理站,老呂很自豪:“現在咱這兒(er) 跟城市的條件一樣,汙水處理村裏就能搞。”

  今年58歲的老呂,家裏有十幾畝(mu) 水田,除了種田外,還在自家屋前種些蔬菜,養(yang) 些雞鵝。從(cong) 前過日子不發愁,就是生活汙水處理很不方便。畢竟農(nong) 戶分散,汙水收集難、管網成本高,家庭承擔不起。

  為(wei) 了解決(jue) 農(nong) 村汙水收集處理的難題,盤錦市積極提高生活汙水處理水平,依靠財政專(zhuan) 項資金,修建農(nong) 村汙水管網,安裝小型汙水處理設施。如今在盤錦,農(nong) 村生活汙水可以直接通過管網排放到汙水處理站,131個(ge) 行政村的生活汙水得到了有效治理,38.6萬(wan) 農(nong) 村人口受益。在呂世海家,東(dong) 側(ce) 北屋裏下水管網、防漏一應俱全,跟城裏一模一樣。呂世海說:“村裏500餘(yu) 戶人家基本都裝了下水管道。”

  管網配套齊全了,可改變村民的生活習(xi) 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改建之初,大家嫌麻煩,又怕返水有異味,積極性並不高。”老呂說。為(wei) 了改進村民的衛生習(xi) 慣,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講衛生知識,手把手教村民汙水閥門怎麽(me) 用。看到處理後的水幹淨清亮又沒異味,村民們(men) 慢慢想通了,主動要求講衛生。

  經過多年的運行,汙水處理設施穩定,出水水質達一級B標準。呂世海說:“檢測人員告訴我們(men) ,汙水經過處理,水質已經達到相關(guan) 標準,澆菜種地沒問題。如今,村裏的水溝幹淨了,大家的日子也更舒心。”

  廁所改建 品質提升

  2月10日,河南省洛陽市夏莊村,白牆黛瓦,伊水潺潺。幹淨整潔的村子裏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今年春節,孩子們(men) 在家待了整整5天,讓我喜出望外。”60歲的張惠英臉上掛滿笑容。擱往年,孩子們(men) 探親(qin) 回來,因為(wei) 不習(xi) 慣旱廁,很難在家多待幾天。

  夏莊村位於(yu) 城郊,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算得上富裕。家家戶戶的門樓、庭院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唯獨一個(ge) 旱廁讓人不舒服。“不雅觀,也不方便。”張惠英說。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2019年,夏莊村啟動了“廁所革命”。在村裏黨(dang) 組織帶領下,縣裏財政補一點,村集體(ti) 拿一點,群眾(zhong) 出一點,500餘(yu) 戶村民陸續拆旱廁、換水衝(chong) ,生活品質一下子升了級。

  步入張惠英家的新衛生間,牆壁貼著瓷磚,幹幹淨淨,坐便器、熱水器、洗衣機一應俱全,和城市家庭沒有兩(liang) 樣。

  “輕輕一按,嘩啦一聲,盡數衝(chong) 走。夏天不臭,冬天不冷,而且隨時可以洗澡。”張惠英非常滿意,“現在孩子們(men) 回來,都願意多住幾天。”

  小廁所,大民生。近年來,洛陽市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綜合考慮村莊區位、人口規模、產(chan) 業(ye) 布局和未來發展,科學確定方式方法,推動廁所改建和生活汙水一並治理:在鄉(xiang) 鎮政府所在地和城市近郊村莊,加快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延伸覆蓋;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連片建設汙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在人口較少的村莊,則推廣建設大型三格化糞池、無動力濕地、氧化塘等設施,實現生態處理。

  如今洛陽累計完成改廁58.1萬(wan) 戶,對824個(ge) 村莊實施了整村改造。隨著廁所革命這塊短板加速補齊,農(nong) 村的人居環境也越來越美麗(li) 舒適。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