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期末 主城區積水點實現動態清零
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 (池夢蕊)3月3日,在《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hui) 上,市水務局副局長伊鋒介紹了“十四五”時期北京水務工作。根據規劃,“十四五”期末,北京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率達到40%以上,主城區積水點實現動態清零。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北京將開展積水內(nei) 澇防治,構建“源頭消減、管網輸送、蓄洪消峰、超標應急”的內(nei) 澇防治體(ti) 係,解決(jue) “城市看海”問題。
規劃顯示,到“十四五”期末,單位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以內(nei) ,生產(chan) 生活年用水總量控製在30億(yi) 立方米以內(nei) ,地下水年開采量力爭(zheng) 降至14億(yi) 立方米左右。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係數超過1.3,全市供水能力達到1000萬(wan) 立方米/日。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率達到40%以上,主城區積水點實現動態清零。全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8%,河湖水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伊鋒介紹,“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將聚焦五大水務發展目標,係統謀劃,建設與(yu) 北京“四個(ge) 中心”戰略定位和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發展目標相適應的現代水務服務保障體(ti) 係。
聚焦“安全”目標,強化“剛性”“韌性”要求,築牢水安全保障體(ti) 係。重點是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全麵實施《北京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實施藏水於(yu) 地、蓄水於(yu) 庫。完成骨幹堤防達標治理、推進重點防洪工程和重點蓄滯洪區建設,基本建成“通州堰”防洪工程體(ti) 係。開展積水內(nei) 澇防治,構建“源頭消減、管網輸送、蓄洪消峰、超標應急”的內(nei) 澇防治體(ti) 係,解決(jue) “城市看海”問題。
聚焦“潔淨”目標,強化“源頭”“龍頭”保護管理,加快補齊水務基礎設施短板。繼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好第三個(ge) 治汙三年行動方案,完善城鎮汙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開展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的溢流汙染控製,因地製宜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收集處理。
聚焦“生態”目標,強化“保水”“補水”措施,深入拓展生態治水新路徑。按照“一年啟動、兩(liang) 年示範、五年成型、十年保育、多年成景”的規劃建設目標,加快溫榆河公園等項目建設,形成大尺度城市藍綠生態空間。研究重點河道生態水量及水源保障方案,保障重點河湖生態用水。
聚焦“優(you) 美”目標,強化“示範”“規範”建設,不斷擦亮綠水青山美麗(li) 底色。將更多的河湖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水生態改善帶來的紅利,增強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推進城市河湖水係景觀提升工程,提高濱水空間的通達性、宜居性。拓展垂釣、滑冰、皮劃艇等服務區域,擴大水務基礎設施向公眾(zhong) 開放範圍。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實施船閘及沿線碼頭建設,實現北運河通州段全線通航,推動潮白河順義(yi) 新城段等水域實現旅遊通航。保護好首都功能核心區老城六海八水的空間格局,推動曆史水係恢複和濱水空間改造提升。
聚焦“為(wei) 民”目標,強化“共治”“共享”力度,持續提升水務公共服務水平。重點是以服務保障為(wei) 根本,健全水務公共服務與(yu) 管理體(ti) 係,創新水務為(wei) 民服務方式,增強水務公共服務意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