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腦”保“雪晶宮”用電萬無一失
原標題:“智慧大腦”保“雪晶宮”用電萬(wan) 無一失
電力保障人員在巡視線路。
延慶冬殘奧頒獎廣場“雪晶宮”光彩奪目。
北京冬殘奧會(hui) 延慶賽區27個(ge) 比賽項目的獎牌頒發儀(yi) 式,都將在被稱為(wei) “雪晶宮”的延慶冬殘奧頒獎廣場進行。廣場上用電領域特別多、用電設備特別重要,如何確保可靠供電?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雪晶宮”除了采用雙路供電,還配置了全容量不間斷電源,有著“智慧大腦”美譽的電力運行保障指揮平台,也可實時監控電力設備運行狀態。
“雪晶宮”電力保障團隊41名成員,都來自國網北京亦莊供電公司,其中有一半參與(yu) 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賽事保障。“不同於(yu) 十多年前的保障條件,如今,‘智慧大腦’已經可以實現對電力設備的24小時監控,發現異常第一時間告警。”團隊負責人王碩說,“雪晶宮”采用雙路供電方式,重要設備還單獨配置了全容量不間斷電源,這種高可靠性的配置可以保證延慶冬殘奧頒獎廣場供電萬(wan) 無一失。
電力保障團隊的辦公室在“雪晶宮”地下一層。一進門,記者就看到了牆上貼著的兩(liang) 句口號——“每天都以‘從(cong) 零開始’的心態開展保電工作。”“冬奧有需要,我們(men) 有行動。”在每位團隊成員的桌子上,都有一張工作流線表,上麵清楚地記錄了團隊一天的工作,總共近30項任務,緊密銜接,持續14個(ge) 小時。
頒獎廣場的定位是打造冬殘奧運動員的“高光時刻”。為(wei) 了呈現完美的轉播效果,轉播服務領域的電力需求也在不斷調整,王碩率領團隊修改多版工作方案,及時滿足轉播領域用電需求。“2月27日下午,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提出要在原計劃上增加低壓出線數量,以便增加攝像機位,更好地展現頒獎效果,我們(men) 電力團隊及時進行了對接,明確低壓路徑,迅速完成電纜敷設和負荷接入,不到一天時間就按照需求完成了全部工作。”王碩說,“對方特別滿意,跟我們(men) 說‘謝謝!很好!效率很高!’”
在正式保障階段,電力保障團隊還會(hui) 持續這種高強度的緊張工作狀態。“每天下午我們(men) 會(hui) 抽出半小時,隨機選取保障人員進行問答,從(cong) 流線、人員到負荷,從(cong) 巡視路線、搶修方案到應急聯絡,一遍遍砸實各類知識點,促進保障人員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王碩說。 本報記者 陳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