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平原區地下水位去年以來回升5.75米

發布時間:2022-03-15 14:58: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 解麗(li)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北京在保障生產(chan) 生活用水安全前提下,久久為(wei) 功推動河湖生態複蘇,2021年密雲(yun) 水庫蓄水創建庫以來最高紀錄,永定河、潮白河等全市五大河流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6年累計回升9.64米,健康水體(ti) 達到86%。

  據北京市水務局局長潘安君介紹,為(wei) 複蘇北京母親(qin) 河永定河,市水務局通過4次補水,以自然之力打通河流通道,以自然之勢重塑河流形態:一是濕河底。為(wei) 找準河槽底寬和河勢走向,2019年汛後永定河首次生態補水2.96億(yi) 立方米,76%河段130公裏實現通水。二是拉河槽。為(wei) 準確確定河槽深度和邊坡形態,2020年春季第二次生態補水1.66億(yi) 立方米,在平原河段實施不同流量等級的脈衝(chong) 泄水調度,利用自然力衝(chong) 拉河槽,推動形成自然河道形態,實現境內(nei) 170公裏河段25年來首次全線通水。三是定河型。為(wei) 掌握遊蕩型河道在平原區的遊走規律、確定河床擺動範圍及汊河形態,2020年秋季第三次生態補水0.67億(yi) 立方米,通過組合大流量脈衝(chong) 泄水,衝(chong) 刷穩定河道形態。四是複生態。去年第四次生態補水2.44億(yi) 立方米,利用水流作用營造“溪、河、湖”等串聯連通的低擾動多樣生境,促進沙質灘地植被恢複和河道近自然演變,實現全流域26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入海。

  總結四次補水經驗,北京基本形成了多年幹枯河流複蘇模式。去年在潮白河等流域推廣實踐,斷流22年的潮白河幹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此外,北京統籌調度密雲(yun) 水庫、官廳水庫、南水北調、再生水等多水源,實現幹支流協同修複,助力五大河流全線貫通入海。北京還將洪水安排融入水資源配置,去年全市13座大中型水庫有效存蓄洪水16.6億(yi) 立方米。去年汛期以來,新增有水河道27條、有水河長452公裏。北京還充分利用現有砂石坑、蓄滯洪區、河道水網回補地下水,推進河流沿線地下水位回升、儲(chu) 備能力提高。去年以來全市平原區地下水位累計回升5.75米、增加儲(chu) 量29.4億(yi) 立方米。

  通過近年努力,北京市健康水體(ti) 從(cong) 60%提升到86%。利用改善後的水生態環境,北京持續加大濱水空間開放共享力度,大運河北京通州段通航,西郊雨洪調蓄工程向社會(hui) 開放,新開辟25處河湖滑冰場、600處垂釣平台、12處皮劃艇區域,4處水利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向社會(hui) 開放,水生態環境建設成果成為(wei) 最普惠的公共產(chan) 品,市民獲得感大幅提升。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