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準、更細落實防控措施
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散發疫情,部分地區疫情上升速度較快。3月1日至15日,我國本土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已超過1萬(wan) 例,波及28個(ge) 省份。3月15日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量超1800例。如何看待我國疫情形勢?如何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
“最近我國境外輸入壓力不斷增大,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說,當前,吉林、山東(dong) 、上海、廣東(dong) 等地疫情還在發展中,部分地區疫情上升速度較快,內(nei) 蒙古疫情處於(yu) 收尾階段。實踐證明,我國現行的“動態清零”總方針和一係列防控措施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行之有效,但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更快、隱匿性更強的特點,要求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嚴(yan) 、更實。
“受全球第四波疫情流行的影響,特別是我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水平的快速上升,加之目前主要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速度更快、隱匿性更強,造成我國輸入病例明顯增多,局部地區出現聚集性疫情。”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分析,引起全球第四波疫情的病毒主要是奧密克戎毒株,分為(wei) 4個(ge) 亞(ya) 型,分別是BA.1、BA.1.1、BA.2和BA.3,其中在我國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2。研究顯示,奧密克戎BA.1的傳(chuan) 播速度比德爾塔毒株快77%,而BA.2比BA.1又快了66%。“這說明,現在的疫情傳(chuan) 播速度比去年更快了,要想及時控製疫情,需要進一步提高反應速度。”
奧密克戎毒株致病性減弱,無症狀感染者增多,導致疫情擴散更快。吳尊友說,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後,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很難被發現。加之我國居民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比例很高,具有了一定的保護力,感染病毒後症狀很輕,沒有發覺,在社會(hui) 上活動,容易造成廣泛傳(chuan) 播。這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巨大挑戰。
“‘動態清零’仍然是我國控製疫情的最重要措施。”吳尊友說,在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下,把各項措施做得更快、更準,落實得更細,就能在短時間內(nei) 把疫情控製在一個(ge) 較小的範圍內(nei) 。
我國已經加大了疫情防控工作力度。針對近期疫情形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每天召開全國疫情防控視頻會(hui) 商會(hui) ,分析研判疫情形勢、溝通涉疫信息、查找短板弱項、研討防控措施,督促推動各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組派國家工作組赴內(nei) 蒙古、雲(yun) 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dong) 、廣東(dong) 等省份指導疫情處置工作,會(hui) 同當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勢,研究疫情防控措施,每日開展督查檢查,及時提出問題和建議,督促地方整改落實。“整體(ti) 來看,目前各疫情發生地的疫情應對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進,部分地方已出現向好趨勢。”雷正龍說,將繼續指導疫情發生地落細落實疫情處置要求,加快核酸篩查和風險人員排查管控,努力做到“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治盡治”“應管盡管”,盡快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
下一步,我國將強化常態化防控措施。雷正龍說,要嚴(yan) 格口岸和邊境地區防控,堅持人、物、環境同防,突出人員閉環管理,加強重點場所常態化防控,督促學校、養(yang) 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單位壓實責任,強化日常監測和防控要求。發揮醫療機構等“哨點”作用,嚴(yan) 格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製,加強藥店、診所、教育機構、農(nong) 貿市場等服務人員健康監測,完善多點觸發預警機製。推廣“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提高發現及時性。
麵對新的疫情防控形勢,個(ge) 人該如何做好防護?雷正龍提醒,廣大公眾(zhong) 要繼續落實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等防控要求,積極主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特別是老年人。疫情發生地的群眾(zhong) 要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處置的各項工作。隻有人人盡力,才能共同維護和鞏固我國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7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