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將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 加強200餘家示範校建設

發布時間:2022-03-18 14:22: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 (董兆瑞)今天上午,《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新聞發布會(hui) 召開。會(hui) 上,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介紹,《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提出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xing) 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ti) 個(ge) 性化發展。

  司馬紅介紹,《北京科學素質綱要》重點圍繞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培植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科學思想和科學思維,養(yang) 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科學生活方式,提高勞動、生產(chan) 、創新、創造的技能,提升科學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十四五”時期實施青少年、農(nong) 民、產(chan) 業(ye) 工人、老年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5項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明確,到2025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8%左右。到2035年,北京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國際創新型城市同等水平。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在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麵,《北京科學素質綱要》提出加強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的宣傳(chuan) 教育。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院士專(zhuan) 家進校園行動,將科學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將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融入科學教育當中,激勵青少年樹立投身建設科技強國的遠大誌向,培養(yang) 學生愛國情懷、社會(hui) 責任感、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和實踐能力。

  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水平。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和想象力,助力“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加強200餘(yu) 家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建設。加強校園科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yu) 科學教育深度融合,組織開展高質量的科技體(ti) 驗、深度學習(xi) 、科技創新競賽等活動,推行場景式、體(ti) 驗式、沉浸式學習(xi) 。引導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引導有創新潛質的學生個(ge) 性化發展。加大科學教育資源的均衡布局。

  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鼓勵科學家參與(yu) 教材的編寫(xie) 、教具和實驗課程的設計,加強科學素質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支持大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ye) 訓練和創業(ye) 實踐,組織開展首都“挑戰杯”係列競賽、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推介等活動。引導高校開展科普學分製試點,將科普活動與(yu) 學生社會(hui) 實踐、大學生第二課堂密切結合,支持大學生參與(yu) 科普活動。

  實施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育計劃。建立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製,探索從(cong) 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貫通培養(yang) 模式。加強北京市中小學生金鵬科技團建設,實施“翱翔計劃”“雛鷹計劃”和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早期培養(yang) 計劃,實施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和“雨燕計劃”,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設青年英才培養(yang) 基地,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競爭(zheng) 力。

  建立健全校內(nei) 外科學教育資源銜接機製。實施館校合作行動,引導中小學充分利用科學中心、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科普基地等場所開展學習(xi) 實踐活動。開展北京學生科技節及係列科技活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等活動。發揮首都高端人才優(you) 勢,開展頂尖科學家與(yu) 青少年手拉手、麵對麵活動。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科學教育意識和能力。加強學齡前兒(er) 童科學啟蒙教育。推動學校、社會(hui) 和家庭協同育人。

  此外,還將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將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納入教師培養(yang) 過程,引導教師從(cong) 科學素質建設高度深化理解科學教育內(nei) 涵。加強新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促進提升科學素質和科學教育能力。加大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強化科學教育創新研究,創新科學教師培訓模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