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36條措施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河北加大幫扶力度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36條措施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
為(wei) 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ye) 紓困幫扶力度,激發中小企業(ye) 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助力全省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日前,省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印發《河北省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若幹措施》,提出了11大方麵共36條措施,引導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
強化財稅政策扶持。加強財政資金支持,重點用於(yu) 支持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和融資服務體(ti) 係建設。落實惠企稅收政策,開展稅收服務“春雨潤苗”專(zhuan) 項行動,推動由“企業(ye) 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ye) ”轉變。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開展清理拖欠專(zhuan) 項行動,保護中小企業(ye) 合法權益。支持企業(ye) 穩崗擴崗,大力推行“免申即享”“免跑即領”“免證即辦”線上服務模式,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ye) 足不出戶即可申領穩崗返還資金。
加強融資支持。加大信貸投入,對重點支持的縣域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製造業(ye) 企業(ye) 首貸、新增的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實施貸款貼息,對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貼息標準上浮10%。優(you) 化服務模式,建立“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名單推送共享機製,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量身定製金融服務方案,打造專(zhuan) 屬信貸產(chan) 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you) 化相關(guan) 服務內(nei) 容。推動直接融資,全麵落實推動企業(ye) 股改上市融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企業(ye) 上市“蝶變計劃”,推動企業(ye) 登陸資本市場。健全融資配套體(ti) 係。
加強創新創業(ye) 支持。發揮創新平台支撐作用,支持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聚焦細分領域或關(guan) 鍵環節,“揭榜掛帥”、攻堅克難,爭(zheng) 創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推動大中小企業(ye) 協同創新,鼓勵“沿途下金蛋”,打造細分領域的“小巨人”企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中小企業(ye) 加強協作配套。完善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健全“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遞增、示範企業(ye) 引領、小巨人企業(ye) 提升”梯度培育體(ti) 係。
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實施數字化賦能行動,實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專(zhuan) 項行動,培育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ye) 需求的數字化平台、係統解決(jue) 方案等數字化需求。助力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支持重點企業(ye) 開展“製造業(ye) +互聯網”新模式、新業(ye) 態應用。推動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幫助中小企業(ye) 加快製造裝備聯網、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等數字化改造,推動實現精益生產(chan) 、精細管理和智能決(jue) 策,並對智能製造標杆企業(ye) 給予100萬(wan) 元獎勵。
提升工業(ye) 設計附加值。發揮工業(ye) 設計中心作用,支持各級工業(ye) 設計創新中心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市場研究、設計開發、手板製作、品牌塑造等係統性設計服務。支持企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設計服務機構合作,設計開發原創性新產(chan) 品。開展工業(ye) 設計服務活動,鼓勵工業(ye) 設計服務機構與(yu) 中小企業(ye) 建立戰略聯盟,建立市場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製,激發設計成果轉化動力和活力。
提升知識產(chan) 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開展專(zhuan) 利護航行動,鼓勵中小企業(ye) 加強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和核心環節專(zhuan) 利申請,有效開展專(zhuan) 利布局。實施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專(zhuan) 利護航”行動,以專(zhuan) 利綜合分析應用為(wei) 切入點,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提高中小企業(ye) 專(zhuan) 利擁有量。實施專(zhuan) 利轉化專(zhuan) 項計劃,促進中小企業(ye) 獲取和轉化專(zhuan) 利技術。加大知識產(chan) 權保護維權。
助力開拓國內(nei) 外市場。支持企業(ye) 積極參展,為(wei) 企業(ye) 搭建產(chan) 品、技術展示平台;支持省內(nei) 外關(guan) 聯企業(ye) “抱團出海”,拓展國內(nei) 外市場;創新辦展模式,促進線上洽談、谘詢、對接,鞏固和拓展海外市場。加大政府采購支持,降低供應商參與(yu) 政府采購的成本。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強化商標品牌培育幫扶指導。支持發展跨境電商。促進國際交流合作。
提升綠色發展能力。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引導中小企業(ye) 參與(yu) 實施工業(ye) 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支持開發綠色技術、設計綠色產(chan) 品、建設綠色工廠。組織開展中小企業(ye) 節能診斷,支持一批節能低碳、水資源循環利用、大宗工業(ye) 固廢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加大環保支持力度,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分類管理名錄,推進環評審批使用“環評管理信息平台”,實現“不見麵”審批。優(you) 化正麵清單監管,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加強企業(ye) 用電保障,滿足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需求。
提升質量和管理水平。強化標準引領,實施企業(ye) 標準“領跑者”製度,培育發布縣域特色產(chan) 業(ye) 企業(ye) 標準“領跑者”,支持企業(ye) 主導或參與(yu) 製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ti) 標準。提升產(chan) 品質量,深入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支持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提供認證認可、計量技術、檢驗檢測等服務。推動合規化建設,引導企業(ye) 建立合規管理組織架構、製度體(ti) 係和運行機製。
提升人才隊伍素質。提高企業(ye) 家素質,加強對企業(ye) 家的培養(yang) 、激勵和保護,大力弘揚企業(ye) 家精神。促進人才供需對接,堅持“產(chan) 教融合、產(chan) 融融合、產(chan) 需融合、產(chan) 研融合”理念,結合中小企業(ye) 需求,推動高校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擴展演習(xi) 工廠,加大職業(ye) 教育,培育主導產(chan)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藍領”技師。
加強服務體(ti) 係建設。健全完善服務體(ti) 係,推進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小型微型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建立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和社會(hui) 化公益服務相結合的服務體(ti) 係。加強服務隊伍建設,組建專(zhuan) 家誌願服務團隊,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技術改造創新、企業(ye) 管理谘詢等方麵的服務。創新服務方式方法,充分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線上線下服務資源,形成一批可推廣的“數字+”服務模式。強化輿論宣傳(chuan) 引導。(記者米彥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