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美麗經濟”盎然綻放
廊坊市廣陽區北旺鎮相士屯村盛園花卉種植基地正在盛開的麥稈菊。 王峻峰攝
人民網石家莊4月5日電 (林福盛)“紅寶石”“熊童子”“藍蘋果”……在廊坊市香河縣溫暖如春的多肉種植基地大棚內(nei) ,色彩鮮豔、姿態各異的多肉植物吸引著參觀者駐足觀賞。置身在柳綠花紅的世界裏,此刻,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春意。
瞄準京津花卉市場需求,河北廊坊結合當地實際,推動花卉種植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農(nong) 民增收,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麵向京津市場鮮花訂單忙
“一年能種兩(liang) 茬,我這裏兩(liang) 座溫室大棚能夠育苗8到10萬(wan) 株,四季都有花開,一年都不愁賣。”4月5日,在河北省固安縣盛世農(nong) 合果蔬專(zhuan) 業(ye) 種植合作社鮮花大棚內(nei) ,大棚的主人朱發勇細數著長壽花種植的效益。
溫室大棚裏,朱發勇的愛人賈玲彎下腰,一手端著花盆,一手利落地整理長壽花苗。一番精挑細選將花苗進行分類。“葉片不同、花色各異,加上花名寓意好,長壽花在京津冀地區特別暢銷,以批發價(jia) 6元、零售價(jia) 18元一盆計算,年銷售額還是很可觀。”賈玲說。
“目前,我這培育的長壽花大概有一百多個(ge) 品種,這類花相對其他種類的花卉價(jia) 格不高,經濟實惠,花色多,花期長,好管理。主要還是銷往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老客戶從(cong) 育苗階段就開始下了訂單,等到可以出售的時候,直接按照訂單發貨,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朱發勇說。
據了解,朱發勇所在的盛世農(nong) 合合作社溫室大棚種植區達到800畝(mu) ,花卉種植戶采用“合作社+園區+農(nong) 戶+社區團購”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的管理模式。“合作社形成了集‘休閑—觀光’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旅遊品牌,每逢周末、節假日,不少遊客市民都會(hui) 前來休閑、賞花、買(mai) 花,讓農(nong) 家收益頗豐(feng) 。目前合作社花卉種植麵積200餘(yu) 畝(mu) ,綜合年產(chan) 值1000餘(yu) 萬(wan) 元。”盛世農(nong) 合合作社負責人鄭立國說。
據介紹,近年來,素有“中國花木之鄉(xiang) ”的固安縣在推進“產(chan) 業(ye) 富民”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you) 勢,積極調整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瞄準京津花卉市場需求,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產(chan) 業(ye) ,建立集種植、儲(chu) 運、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帶動農(nong) 民增收,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力。
花農(nong) 在廣陽區北旺鎮相士屯村盛園花卉種植基地,為(wei) 天竺葵澆水。 蘇克怡攝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花園”落戶
月季、海棠、蝴蝶蘭(lan) ……春節期間,在廊坊市永清縣恒美國際花都花卉產(chan) 業(ye) 基地,各色花卉、綠植吸引著各地的客商和遊客。
“園區在2018年打造了中國恒美國際花都花卉產(chan) 業(ye) 基地,花卉產(chan) 業(ye) 在花都周邊開始慢慢形成規模,在花卉交易的帶動下,周邊村街已形成4000餘(yu) 畝(mu) 的花卉種植基地,形成了公司+村街+合作社+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河北恒都美業(ye) 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武亞(ya) 洲介紹時說。
武亞(ya) 洲說,目前園區已形成種銷一體(ti) 的花卉產(chan) 業(ye) 鏈,將立足花卉產(chan) 業(ye) ,不斷優(you) 化提升產(chan) 業(ye) 鏈條,從(cong) 種苗研發、育苗、種植及線上線下交易的綜合型花卉產(chan) 業(ye) 基地。
永清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非首都功能產(chan) 業(ye) 疏解機遇,發揮自身毗鄰京津的區位優(you) 勢,通過產(chan) 業(ye) 引導、政策扶持、搭建平台等舉(ju) 措,形成花卉種植產(chan) 業(ye) 聚集區。
據介紹,恒美國際花都鮮花市場已建成由5萬(wan) 平方米連棟溫室組成的“花卉展示展銷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物流倉(cang) 儲(chu) 區。吸引300餘(yu) 家北京花商入駐,經營蝴蝶蘭(lan) 、蘭(lan) 花等花卉1700多種,日交易量達200餘(yu) 萬(wan) 株,銷售區域覆蓋東(dong) 北、華北、西北,年交易額達50億(yi) 元。
“受疫情影響,每天我們(men) 會(hui) 在固定的時間到花棚來,進行澆水、施肥、修剪、移栽等工作,看著朵朵盛開的鮮花心裏也豁亮多了,我們(men) 也做好了隨時開園的準備。”商戶廉偉(wei) 鵬說。
香河縣劉宋鎮北村昕然多肉種植基地大棚。 安青鬆攝
多彩花卉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走進香河縣劉宋鎮北村昕然多肉種植基地大棚,一盆盆顏色各異、形態多樣的多肉植物呈現在顧客麵前,令人愛不釋手。
“目前我們(men) 基地投資建設的6個(ge) 農(nong) 業(ye) 溫室大棚,占地麵積6700平方米,可售多肉品種達170餘(yu) 種,春秋兩(liang) 季是多肉植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溫差大,且顏色鮮豔。目前,我們(men) 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多肉植物進行繁殖,根據植物種類的不同,繁殖的方法主要有播種繁殖、扡插繁殖、分株繁殖以及嫁接繁殖。”多肉基地負責人路秀華介紹說。
近年來“多肉植物”憑借萌萌的體(ti) 態、超高的顏值,成為(wei) 花卉市場的新寵。在劉宋鎮政府及有關(guan) 部門的推動下,北村的多肉種植基地經濟效益良好。一盆盆“小多肉”備受顧客青睞,也給當地種植戶們(men) 和村民們(men) 帶來了“大效益”。
春暖大地,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位於(yu) 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北旺鎮相士屯村的盛園花卉種植基地內(nei) ,花棚內(nei) 的木茼蒿幼苗剛剛出芽,天竺葵幼苗剛長出了花骨朵,花農(nong) 們(men) 正在為(wei) 它們(men) 培土、澆水;不遠處彌漫著淡淡香氣的花棚內(nei) ,麥稈菊、牽牛花已經迎來花期,花農(nong) 們(men) 正忙著裝箱搬運。
在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北旺鎮相士屯村,當地充分利用緊鄰京津的區位優(you) 勢,通過“公司+農(nong) 戶+基地”經營模式整合村街資源,大力發展花卉種植、果蔬采摘等綠色產(chan) 業(ye) ,形成全麵推進產(chan) 業(ye) 升級。
目前該村年種植培育的四季花卉達200餘(yu) 種,銷量達400餘(yu) 萬(wan) 盆,銷售收入達到1600萬(wan) 元,帶動了全村240多名勞動力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e) ,特色精品產(chan) 業(ye) 的發展為(wei) 農(nong) 民增收致富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