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出台“產業強區二十條” 政策紅利再加碼
產(chan) 業(ye) 興(xing) 則經濟強,產(chan) 業(ye) 優(you) 則動能足。杭州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要鑄就實體(ti) 經濟的鐵柱鋼梁,打造產(chan) 業(ye) 興(xing) 盛的新天堂。3月11日,杭州富陽區召開產(chan) 業(ye) 強區大會(hui) ,發布《產(chan) 業(ye) 強區“六大工程”行動方案(2022—2024年)》及“產(chan) 業(ye) 強區政策20條”,圍繞“一年突破、三年攻堅、五年倍增”計劃,舉(ju) 全區之力大抓產(chan) 業(ye) 、抓大產(chan) 業(ye) ,力爭(zheng) 五年實現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工業(ye) 投資、科技投入、高新企業(ye) 數量、上市企業(ye) 數量翻番,再造一個(ge) “產(chan) 業(ye) 富陽”。
2022年是產(chan) 業(ye) 強區“突破之年”。根據《產(chan) 業(ye) 強區“六大工程”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今後三年,富陽將圍繞高質量打造創新活力圖景,集中攻堅產(chan) 業(ye) 、企業(ye) 、項目、創新、平台、要素等“六大工程”,為(wei) “產(chan) 業(ye) 強區”主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比如,攻堅實施產(chan) 業(ye) 提升工程,堅持以數字經濟為(wei) 引領,建立完善主導產(chan) 業(ye) “鏈長製”,實行“一鏈、一策、一方案、一專(zhuan) 班”,加快打造具有富陽辨識度和競爭(zheng) 力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到2024年,光電通信、智能裝備、生物醫藥、數字安防(智能視覺)、集成電路五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規模分別達到300億(yi) 元、500億(yi) 元、100億(yi) 元、120億(yi) 元、40億(yi) 元。
為(wei) 充分發揮財政扶持資金對壯大實體(ti) 經濟的關(guan) 鍵作用,加快產(chan) 業(ye) 新動能全麵“立起來”,富陽匹配“六大工程”,出台“產(chan) 業(ye) 強區政策20條”,涵蓋一二三產(chan) ,聚焦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五鏈”協同,引導產(chan) 業(ye) 優(you) 化提升,鼓勵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據測算,今後三年將拿出70億(yi) 元財政資金持續用於(yu) 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
製造業(ye) 是重中之重,20條政策中有5條直接涉及製造業(ye) 發展,“真金白銀”含金量很高。如為(wei) 全力支持企業(ye) 做大做強,該區將深入實施“雄鷹行動”“鯤鵬計劃”,對在富陽製造業(ye) 年營業(ye) 收入首次達到5億(yi) 至500億(yi) 元六個(ge) 檔次的企業(ye) ,分檔給予100萬(wan) 至4000萬(wan) 元的獎勵。“這一條政策是在杭州市的相關(guan) 政策基礎上,富陽再翻倍獎勵,支持力度加大。”富陽區經信局負責人介紹。
而在鼓勵企業(ye) 加大項目投入上,富陽針對符合條件的優(you) 秀企業(ye) 新建或技改設備投資額500萬(wan) 元以上的單個(ge) 項目,補助比例從(cong) 原先的3%至8%上升到20%,最高補助金額從(cong) 1000萬(wan) 元上升到5000萬(wan) 元,這也是20條中含金量最高的條款。這一政策實際上是富陽“留心留根工程2.0版”,為(wei) 的是鼓勵存量優(you) 質企業(ye) 再投資。包括國家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省“隱形冠軍(jun) ”、省“雄鷹行動”企業(ye) 、市“鯤鵬計劃”企業(ye) 、區十大工業(ye) 功勳企業(ye) 等。
科技創新則是推動富陽“產(chan) 業(ye) 強區”的第一動力。20條中有5條涉及科技創新,圍繞企業(ye) 創新主體(ti) ,推動富陽加快建設硬科技示範區。如支持研發機構建設,富陽將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ye) 研究院最高給予80萬(wan) 元的獎勵,在原有基礎上追加30萬(wan) 元,鼓勵企業(ye) 爭(zheng) 創省級重點企業(ye) 研究院。
最能看出富陽對創新型企業(ye) 的渴求和重視,則是政策第十四條“鼓勵加大研發投入”。對技術創新能力領先、產(chan) 業(ye) 化前景廣且投資額度大的重點引進企業(ye) ,經認定最高可按其研發投入的20%予以資助,三年累計最高3000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