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鹽湖區:“四輪驅動”跑出集體經濟發展加速度
近日,在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工作中,運城市鹽湖區聚焦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這一課題,通過高位推動、產(chan) 業(ye) 帶動、全程聯動、政策撬動“四輪驅動”,蹚出了一條黨(dang) 建引領集體(ti) 經濟發展新路子。
高位推動,黨(dang) 建引領“探新路”。鹽湖區成立由區委書(shu) 記任組長,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和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組織、農(nong) 經、財政等9部門為(wei) 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提出到2022年底,所有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全部突破10萬(wan) 元,50個(ge) 村50萬(wan) 元,25個(ge) 村100萬(wan) 元;2026年比2022年翻番目標。同時,該區製定五年行動方案,細化17項重點任務分解表和3階段9個(ge) 步驟流程圖,通過“一書(shu) 一表一圖”,項目化、清單化、流程化推動集體(ti) 經濟壯大。
產(chan) 業(ye) 帶動,試點項目“唱新戲”。結合主導產(chan) 業(ye) 和區位優(you) 勢,鹽湖區將重點發展溫室大棚、貿易市場、產(chan) 品加工、文旅融合等4類產(chan) 業(ye) 型項目;按照行政村20%比例,通過村黨(dang) 組織申報、鄉(xiang) 鎮黨(dang) 委研究、區級工作組把關(guan) 、組織部部務會(hui) 審定四級聯審機製,擇優(you) 確定扶持40個(ge) 項目;規定自主運營項目村級自籌不低於(yu) 總投資30%;村企合作項目財政扶持不高於(yu) 總投資30%,鼓勵村幹部帶頭、村民參股,每個(ge) 項目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入股不低於(yu) 3萬(wan) 元,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入股不低於(yu) 5萬(wan) 元,激活發展集體(ti) 經濟內(nei) 生動力。
全程聯動,聚力發展“出新招”。該區實行1名區級領導、1名鄉(xiang) 鎮黨(dang) 政正職、1名鄉(xiang) 鎮包村幹部、1名農(nong) 村主幹“4個(ge) 1”包聯機製,每月實地指導,研究推動工作。此外,把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全區“一季一觀摩”重要內(nei) 容,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每年底對233個(ge)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實績進行驗收。對排名靠前的鄉(xiang) 鎮、農(nong) 村及主幹個(ge) 人,給予大會(hui) 表揚、評優(you) 評先、資金獎勵;對排名靠後的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組織處理。
政策撬動,集聚資源“創新機”。依托“省校合作”平台,鹽湖區建立了人才信息庫,開展“人才基層行”活動,邀請國家、省市高端人才和區級鄉(xiang) 土人才實地講學230餘(yu) 場,培育職業(ye) 技術農(nong) 民1.3萬(wan) 名;積極爭(zheng) 取上級資金,全麵整合區級財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涉農(nong) 項目資金,投入7060萬(wan) 元用於(yu)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壯大;為(wei) 農(nong) 經、發改、行政審批等部門開辟“綠色通道”,提供項目、平台以及簡化審批程序等19項政策支持。截至2021年底,全區233個(ge) 村集體(ti) 年收入全部超過5萬(wan) 元,188個(ge) 超過10萬(wan) 元,33個(ge) 超過50萬(wan) 元。(段思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