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級“田長製”:守衛首都耕地紅線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為(wei) 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製度,去年3月份,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關(guan) 於(yu) 全麵推行“田長製”的實施意見》,在全市全麵推行“田長製”,由各級黨(dang) 政負責人分別擔任市、區、鄉(xiang) 鎮、村四級田長,對責任區內(nei)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的監督管理與(yu) 保護利用工作負責。這是全國第一個(ge) 層層壓實省(市)、區、鄉(xiang) 鎮、村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的具體(ti) 舉(ju) 措。
層層壓實 全麵建立“田長製”責任體(ti) 係
北京市借鑒“河長製”“林長製”經驗,推動建立“田長製”,由18位市領導擔任市級田長,落實“三長聯動、一巡三查”,集中時間到責任區巡查調研。
13個(ge) 涉農(nong) 區全部出台區級“田長製”實施方案,設立了區總田長、副總田長和區級田長,明確了責任區域。186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出台工作方案,3318個(ge) 村明確村級田長。市、區、鄉(xiang) 鎮、村四級“田長製”責任體(ti) 係全部建立。同時,為(wei) 了把耕地保護做實做細,各區積極創新模式,統籌利用護林員、管水員、網格管理員等,通過“一員二管”、“一員三管”等方式,探索建立農(nong) 田管護隊伍,加強耕地日常保護。
相通互促 基本形成“田長製”工作格局
通過印發《北京市田長製辦公室組建及工作方案》,明確了市田長製辦公室工作架構,組建市田長製辦公室,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與(yu)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建立了聯合調度工作機製,實現了工作相通互促,在推動數據共享、撂荒地整治、“非農(nong) 化”治理、保護補償(chang) 政策出台等方麵形成了有效合力。市、區田長製辦公室建立上下互動工作機製,通過召開推進會(hui) 或月調度等形式,加強督導調度,及時解決(jue) 問題。
在建立田長製工作機製的同時,製定田長製配套製度和政策。製定出台《北京市總田長令發布製度》《北京市田長製調度製度》《北京市田長製巡查檢查製度》等配套製度。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財政局、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聯合印發《北京市耕地保護補償(chang) 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納入全市耕地保護空間範圍、且已落圖入庫並現狀耕種的耕地,市財政給予保護補償(chang) ,鼓勵區級結合實際予以補償(chang) 。同時,完善新增耕地部門聯合驗收流程,強化市、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對新增耕地質量驗收,從(cong) 入口把好耕地質量關(guan) 。
平穩推進 有力落實“田長製”重點任務
大力推進複耕複墾,截至年底,全市落實複耕複墾地塊約35.25萬(wan) 畝(mu) ,完成年度計劃的142.77%。複耕複墾中,注重保護農(nong) 民利益,嚴(yan) 密防止傷(shang) 農(nong) 毀林。嚴(yan) 格做好“大棚房”問題專(zhuan) 項清理整治“回頭看”,開展百日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對發現的“大棚房”問題立即整改和調查處置,形成威懾力,及時消除反彈隱患。全年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4.29萬(wan) 畝(mu) ,完成率達107%,統籌發展3.83萬(wan) 畝(mu) 高效節水灌溉,完成率達127%。摸清已建高標準農(nong) 田現狀分布,組織編製《北京市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明確未來十年建設目標、任務、內(nei) 容和保障措施。完成撂荒地摸底整治,針對國土三調耕地中未種植地塊開展全麵摸底,全年恢複撂荒地種植16萬(wan) 畝(mu) ,基本實現能種盡種、應種盡種。大力度的撂荒地集中整治為(wei) 完成糧菜種植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麵積91.4萬(wan) 畝(mu) ,同比增長24.6%,超額完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下達的糧食生產(chan) 目標任務;蔬菜播種麵積69.68萬(wan) 畝(mu) ,同比增長21.8%。
此外,各區結合實際,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作為(wei) 、大膽探索,加大創新力度,呈現出多方麵工作亮點。在工作機製方麵,通州區將耕地質量等級監測評價(jia) 、土壤環境類別分類管理以及產(chan) 地環境長期定位監測工作“三合一”,作為(wei) “田長製”考核量化的重要指標依據。在技術支撐方麵,朝陽區建立“一鄉(xiang) 一圖一表”“一地一檔”工作台賬,借助區域城市智慧大腦建設,探索建立農(nong) 田數字化網格化管理係統。在政策支持方麵,平穀區編製實施《田林園實施引導規劃》,理清“田、林、園”用地空間及邊界,探索農(nong) 田成方連片優(you) 化路徑。
各區下大氣力解決(jue) 複耕複墾、撂荒地種植、耕地“非農(nong) 化”治理等多年來難啃的硬骨頭,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出嚴(yan) 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紅線的堅定意誌,彰顯出首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扛起糧食安全責任的擔當作為(wei) ,極大地提高了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群眾(zhong) 保護耕地和農(nong) 田的責任意識。
今年,北京市將以持續落實《北京市關(guan) 於(yu) 全麵推行“田長製”的實施意見》為(wei) 抓手,進一步壓實市、區、鎮(鄉(xiang) )、村四級“田長製”責任體(ti) 係,進一步健全“田長製”工作機製,進一步完善配套製度和政策體(ti) 係,全麵推動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落地落圖、實至名歸,耕地數量質量布局並重,保護建設利用共進,嚴(yan) 格守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實現“農(nong) 田就是農(nong) 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近日,《2022年北京市“田長製”任務清單》以1號市總田長令發布執行,全麵吹響了今年推進“田長製”的號角,落實落細“田長製”責任體(ti) 係、實現150萬(wan) 畝(m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及其儲(chu) 備區全部為(wei) 穩定利用耕地、嚴(yan) 格耕地保護用途管製、持續開展永久基本農(nong) 田質量調查評估、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與(yu) 規劃、推進耕地智能監測平台建設、建立健全製度和政策體(ti) 係、完善部門聯動工作機製等八項任務舉(ju) 措,將形成對全市耕地和農(nong) 田全方位的有力保護。(解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