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意見:打造網上申訴主渠道 實現申訴信訪“一網通辦”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薄晨棣、李楠楠)最高人民法院13日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人民法院涉訴信訪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創造適應群眾(zhong) 新需要、體(ti) 現時代新特征的涉訴信訪工作模式,及時回應群眾(zhong) 合法合理訴求,依法維護群眾(zhong) 權益作出部署安排。
記者從(cong) 最高法獲悉,《意見》共7個(ge) 部分34條,對加強新時代涉訴信訪工作總體(ti) 要求以及完善係統化涉訴信訪源頭預防機製、立體(ti) 化涉訴信訪受理機製、實質化涉訴信訪化解機製、精準化涉訴信訪依法處置機製、智能化涉訴信訪管理機製提出具體(ti) 要求。
《意見》提出,加強涉訴信訪源頭預防、就地解決(jue) 、前端化解,用好人民法院調解平台進鄉(xiang) 村、進社區、進網格工作機製,及時解決(jue) 涉訴信訪苗頭性問題,“一站式”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切實把問題化解在基層和萌芽。鞏固提升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jue) 和訴訟服務體(ti) 係建設成果,注重在黨(dang) 委領導下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通過訴前調解等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
《意見》強調,打造網上申訴主渠道,全麵應用人民法院網上申訴信訪平台,打通網上申訴與(yu) 現場接訪、來信辦理、視頻接訪、12368“一號通辦”等應用係統信息壁壘和數據互認通道,提供申訴申請、進展查詢、法律谘詢、第三方化解、結果反饋、滿意度評價(jia) 、投訴建議等服務,實現申訴信訪“一網通辦”,全麵提升網上信訪整體(ti) 效能。建立“有信必複”來信辦理機製,對屬於(yu) 法院主管和本院處理的有效來信,辦信部門收到後及時登記,告知辦理進展,做到件件有回複。完善跨層級聯動視頻接訪機製,運用視頻接訪係統、人民法院調解平台等,對跨層級、跨區域的涉訴信訪事項開展聯動視頻接訪,案件存在疑難複雜情形的,可以邀請律師等社會(hui) 第三方參加。建立健全信訪必錄機製,對群眾(zhong) 來信來訪材料全部掃描上傳(chuan) ,並逐件逐次將信息項錄入涉訴信訪信息管理係統,做到“有訪必錄、有信必錄、有錄必全”。
《意見》要求,推進涉訴信訪辦理規範化,強化首辦責任,進一步梳理涉訴信訪“馬上辦、精細辦、聯合辦、督導辦”事項範圍,統一辦理標準,做到“訴求有人管、案件及時辦、效果有監督、辦結有回應”。完善分類接訪工作機製。對當事人直接提出的涉訴信訪事項,登記後區分來訪訴求進行分流處理。深化律師代理申訴製度改革實踐,推動刑事申訴案件律師代理全覆蓋。落實“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涉訴信訪工作責任體(ti) 係,完善領導接訪下訪和包案化解工作機製。拓寬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涉訴信訪工作的製度化渠道,建立健全群眾(zhong) 參與(yu) 機製,廣泛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專(zhuan) 家學者、心理谘詢師、基層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涉訴信訪化解,提升社會(hui) 第三方多元化解涉訴信訪實效。
《意見》規定,將信息化、智能化作為(wei) 新時代涉訴信訪工作的重要支撐,優(you) 化四級法院涉訴信訪工作平台,以“網絡通”“數據通”“業(ye) 務通”為(wei) 標準,做到涉訴信訪全流程、全業(ye) 務的網上辦理,推動涉訴信訪工作模式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增強防範化解風險、服務科學決(jue) 策的能力水平。
《意見》還對加強新時代涉訴信訪工作的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及時發布各地法院在創新服務群眾(zhong) 方式、實質性化解信訪矛盾等方麵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形成依法理性表達訴求的良好氛圍等作出規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