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楊窪船閘整體工程完成70% 5月中下旬"楊窪千帆"盛景初現
4月14日,楊窪船閘施工現場,船閘已完成安裝,整體(ti) 工程量已完成70%。
這些不規則的幹砌石可以防止通水後河水掏刷建築物,造成建築物地基不穩。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本報記者 王天淇
一波清流南去,千帆道盡繁華。
作為(wei) 京杭大運河京冀段通航的關(guan) 鍵節點工程,楊窪船閘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楊窪船閘施工現場,船閘的主體(ti) 外形已經十分清晰。本月底前,上下遊航道連接段將完成施工,實現航道暢通。
楊窪船閘景觀綠化工程也啟動建設,計劃於(yu) 5月中下旬完工,屆時將初步呈現“楊窪千帆”的壯美景象。預計5月底,楊窪船閘將進入帶水調試階段,為(wei) 6月底的通航做好準備。
啟閉係統正在安裝調試
14日,記者在楊窪船閘施工現場看到,整個(ge) 船閘已經初具規模,上、下遊航道的主體(ti) 外形也十分明顯。受大風影響,記者探訪時,高空作業(ye) 、吊裝作業(ye) 、土方施工等內(nei) 容暫停,工人師傅們(men) 正在進行支模打灰、金屬結構安裝等作業(ye) ,加緊趕工。雙向航道內(nei) 的4道閘門已經安裝到位。每道閘門由左右兩(liang) 扇門葉組成,在關(guan) 閉過程中俯視呈“人”字形。北京市水務建設管理事務中心楊窪船閘項目負責人高寧介紹,目前閘門已完成埋件安裝等工序,正在進行啟閉係統的安裝和調試。
高寧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前,閘室主體(ti) 結構澆築完成,隨後進行了上下遊航道擋牆的澆築。“現在施工現場已經澆築了大約27000立方米混凝土,占整體(ti) 混凝土用量的95%以上。項目整體(ti) 工程的70%已經完工,剩餘(yu) 部分正在按照施工計劃有序推進。”高寧說。
遊船10分鍾內(nei) 過閘
據了解,楊窪船閘采用雙線布置方式,可保證4艘設計最大尺寸的遊船(長30米、寬8米)同時通行。雙線行船還能一上一下、同上同下靈活調度,保證通行效率。
閘首、閘室段還布置了長廊道分散式輸水係統、液壓啟閉設備等。輸水係統的底板下均勻布置20個(ge) 出水孔,能將輸水時間壓縮到3分鍾以內(nei) 。液壓啟閉係統動作精準,可迅速開啟閘門,將遊船過閘時間控製在10分鍾以內(nei) ,實現遊船快速、安全、平穩過閘。
航道5月底開始帶水調試
走進船閘下方的輸水航道,從(cong) 靠近上遊閘首的部位起,巨大的不規則石塊拚接碼放在一起,延伸到閘室核心區位置時又變成了平整的混凝土平麵。
高寧告訴記者,這是正在進行中的航道護底施工。這些不規則的大石塊叫做幹砌石,可以防止通水後河水掏刷建築物,把航道最底部的土衝(chong) 走,造成建築物地基不穩。由於(yu) 越靠近閘區防護要求越高,所以靠近主閘室的護底修建得更加平滑。
本月底前,工人將完成對上下遊航道連接段的施工,實現整個(ge) 航道暢通。預計5月中旬,項目將對船閘進行無水聯調。5月底,協調上遊河道向下放水,進行帶水調試,迎接6月底的京冀通航。
景觀工程主要分為(wei) 三部分
“舟楫如雲(yun) ,帆檣蔽日,舳艫蔽水,運河兩(liang) 岸熙來攘往,車水馬龍,商賈雲(yun) 集。”這描寫(xie) 的是大運河昔日“千帆船市”“萬(wan) 舟駢集”的盛景,也是楊窪船閘“楊窪千帆”景觀主題的由來。
“不同於(yu) 上遊的甘棠船閘和榆林莊船閘,楊窪船閘地處京冀交界地帶,具有京城門戶的特殊地理意義(yi) ,選擇‘楊窪千帆’這個(ge) 主題,一是想重現昔日漕船穿梭、商賈繁茂的盛景,也寓意著城市副中心京冀協同發展,千帆競發創造輝煌未來。”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楊窪船閘景觀項目負責人周正說。
據介紹,楊窪船閘的景觀工程主要分為(wei) 三部分。上遊引航道靠近船閘的部分打造生態示範區,麵積約為(wei) 1000平方米,栽種北京鄉(xiang) 土植物,搭配喬(qiao) 木、灌木、草類等,比如常綠樹種有鬆樹、柏樹,觀花植物有櫻花、桃、李、杏等,以及能根據季節呈現不同色彩的銀杏、白蠟等。
船閘的中島區設計了三座船帆雕塑,呼應“千帆”的主題。出閘室之後,上下遊引航道將分別設置20杆引航旗。高2米的旗杆一字排開,頗具陣列感,除了景觀效果,還能為(wei) 遊船提供指引。
周正表示,目前景觀綠化工程已經開始施工,將於(yu) 5月中下旬完成。屆時,將初步再現“楊窪千帆”的昔日盛景。
相關(guan) 新聞
通惠河畔“會(hui) 客廳”邀來鄰裏享美景
本報訊(記者 曹政)作為(wei) 大運河北京段的重要水係,通惠河承載著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和文化記憶。在通州段,一處連通居民區與(yu) 河畔的城市公共“會(hui) 客廳”正在醞釀。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複通州區北苑街道共創共建共享的綜合綠地——長橋皓月文化公共空間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項目將充分利用京承鐵路沿線閑置空間,打造“鄰裏客廳”,延展河岸美景,串起休閑綠廊,為(wei) 周邊居民帶來景致怡人的休閑空間。項目預計本月開工,7月建成開放。
規劃顯示,該項目位於(yu) 通州區北苑街道長橋園社區,西臨(lin) 京承鐵路,總麵積1733平方米。“主要是對長橋皓月文化公園公共空間進行改造提升,將學習(xi) 、休憩、居民交流、休閑健身等融為(wei) 一體(ti) ,打造一個(ge) 適合全年齡段的運動健身、文化休閑、鄰裏交流的綜合場地。”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從(cong) 地圖上看,這裏交通便利,鄰近八裏橋地鐵站和通州北苑地鐵站,輻射周邊八裏橋南街11號院和八裏橋南街62號院等老舊小區。
記者注意到,該項目處於(yu) 京承鐵路沿線,地塊狹窄畸零,缺乏公共功能,處於(yu) 閑置狀態。相關(guan) 負責人說,此次項目實施將創新利用鐵路沿線空間進行提升改造,增加公共空間供給、提升百姓獲得感,也將為(wei) 今後鐵路沿線閑置空間的改造提升提供借鑒。
閑置空間該如何利用?如何營造百姓真心喜愛的休閑環境?方案設計過程中,特別安排諸多互動環節,邀請居民前往場地進行實地調研,並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等多種形式,收集需求、傾(qing) 聽民聲。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融入到場地的規劃設計中,精雕細琢出居民滿意的公共空間。
記者獲悉,項目擬本月開工,全麵實現“鄰裏客廳”設計理念。根據方案,項目將充分利用地塊特點進行改造提升,拓寬園路,保留空竹場地及高大喬(qiao) 木,在大樹中間開辟健身設施場地,提升場地的利用效率。同時,合理劃分場地,滿足不同年齡段對場地的使用需求,尤其是為(wei) 老年人、兒(er) 童規劃專(zhuan) 屬活動用地,打造集運動健身、文化休閑、鄰裏交流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公共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