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國家農高區:綻放科技之花 打造農業矽穀
物聯網的強力滲透、信息流的“無孔不入”、智能化的快速發展,無一不在改變、衝(chong) 擊著各行各業(ye) ,包括我們(men) 賴以生存的農(nong) 業(ye) 。創新科技的應用勢必成為(wei) 農(nong) 業(ye) 發展的主流。那麽(me) ,農(nong) 業(ye) 的未來到底是啥樣?
陽春時節,走進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大棚裏的果蔬是無土栽培的,就連果蔬生長的溫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全部由計算機自動控製,可一年四季連續生產(chan) ,滿負荷運行的話,是一般大棚產(chan) 量與(yu) 產(chan) 值的5倍至10倍。在這裏,農(nong) 業(ye) 再也不是我們(men) 印象中的“麵朝黃土背朝天”。蓄勢待發的植保無人機、高效智能的節水灌溉係統、便捷豐(feng) 富的物聯網……在這片滿載希望的田野上,描繪著一幅別樣的耕種圖景。
神農(nong) 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山西農(nong) 穀管委會(hui) 主任李成海介紹,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的建設以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體(ti) 製機製創新為(wei) 途徑,以發展功能食品和功能農(nong) 業(ye) 新產(chan) 業(ye) 、拓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和價(jia) 值鏈為(wei) 目標,強化“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市場”等要素創新,構建產(chan) 業(ye) 、經營、創新、支撐、服務、推廣互為(wei) 補充的6大體(ti) 係,打造一個(ge) 集“政、產(chan) 、學、研、用”於(yu) 一體(ti) 的“農(nong) 業(ye) 矽穀”。作為(wei) 最初建設者之一,李成海全程參與(yu) 、見證了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的發展曆程。
2016年1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戰略性決(jue) 策:在太穀全域內(nei) 建設“山西農(nong) 穀”,成就明清兩(liang) 代晉商夢想的“金太穀”,開始以國際視野審視、國家標準建設,以省級戰略推動“山西農(nong) 穀”建設。
201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複將山西太穀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建設為(wei) 山西晉中國家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納入國家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範疇管理並享受相關(guan) 政策,農(nong) 穀建設也從(cong) 省級戰略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
走進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設施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內(nei) ,成方連片的高標準現代化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正在建設。在一間1萬(wan) 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內(nei) ,高大的穹頂,開闊的視野,宛如一座現代化的農(nong) 業(ye) 工廠。溫室內(nei) ,一棵棵蔬菜秧苗長勢喜人,卻不見菜農(nong) 們(men) 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二氧化碳發生器、水肥滴灌等自動調節裝置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我們(men) 利用5G物聯網技術,每株蔬果的長勢都能以具體(ti) 數據呈現,根據作物含水量控製澆水時間,一般3分鍾到5分鍾即可,卷簾、噴灌、補光等都能用手機遙控完成,所以一人便可輕鬆照料這一棚的蔬果。”基地負責人楊宇豪驕傲地說,除了這個(ge) 智能溫室,整個(ge) 基地還裝備了精準水肥、智慧氣象、智能調控等高端設備,通過可視化溫室集群托管係統,實現了整個(ge) 基地生產(chan) 管理的全流程雲(yun) 端托管、智慧程控和遠程操控。
科技創新,是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靈魂。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自建設之日起,就以“五大基地”引領科技創新,目前科創基地初步建成“一所、一室、一院、五中心”。在這裏,用科技的力量使農(nong) 業(ye) 不再“靠天吃飯”。
“今年的訂單較往年多出近30%!”作為(wei) 最早加入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的一家龍頭企業(ye) ,巨鑫偉(wei) 業(ye) 農(nong) 業(ye) 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籍福保告訴記者,在“農(nong) 高區”的規劃裏,巨鑫被定位為(wei)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孵化園,園區始建之初,公司引進澳大利亞(ya) “海歸”博士尚勇進擔任研發中心主任,尚博士帶領他的團隊研究出了植物脫毒快繁技術,並成立植物脫毒快繁中心,這是目前省內(nei) 唯一、國內(nei) 領先的脫毒快繁育苗中心,這裏收集保存了3000餘(yu) 份優(you) 良種質資源和60多個(ge) 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新品種。“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這裏每年可以產(chan) 出2億(yi) 多株高產(chan) 、高效、高成活率、高抗病性的優(you) 質種苗。”籍福保激動地說,農(nong) 高區的建設,為(wei) 企業(ye) 加快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據了解,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自設立以來,已引入高新技術企業(ye) 42家,建設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技術研究中心42個(ge) ,柔性引進7位院士、1名“長江學者”、50名博士、11名特聘專(zhuan) 家進入農(nong) 穀專(zhuan) 家智庫,48名國內(nei) 知名專(zhuan) 家受聘於(yu) 鄉(xiang) 村調查研究院。
隨著龍頭企業(ye) 和科研人才的集聚,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輻射效應也逐漸顯現,太穀區範村鎮新曲河村便是其中之一。
“現在園區發展設施蔬菜700多畝(mu) ,村裏70%的農(nong) 戶種大棚,戶均年收入突破5萬(wan) 元。去年冬季盛果期,村裏生產(chan) 的西紅柿畝(mu) 產(chan) 達到0.6萬(wan) 公斤,年總產(chan) 值可達到534萬(wan) 元。”說起新曲河村的變化,村委會(hui) 主任薛榮生如數家珍。新曲河村地處丘陵和山區交會(hui) 處,荒山荒坡眾(zhong) 多,自然耕種條件較差。2018年,晉中田森集團入駐新曲河村,集中流轉土地500畝(mu) ,采用“合作社+企業(ye) ”模式發展番茄種植,合作社吸納全村60%的村民以集體(ti) 土地入股,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日光溫室大棚,為(wei) 新曲河村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用好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這個(ge) ‘金字招牌’,聚焦國家戰略、省級使命,以農(nong) 高區之強引領晉中農(nong) 業(ye) 之強,打造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nong) 業(ye) 綜合示範區、科技產(chan) 業(ye) 孵化示範區、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物流集散區,到2025年產(chan) 值達到300億(yi) 元。”李成海表示,晉中國家農(nong) 高區將不辱打造中國“農(nong) 業(ye) 矽穀”的光榮使命,讓農(nong) 業(ye)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綻放“科技之花”。(記者張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