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紹興市創新探索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處理模式

發布時間:2022-04-22 13:42:00來源: 紹興日報

  4月20日,紹興(xing)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新聞出版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六部門聯合發布紹興(xing) 市知識產(chan) 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這是近年來紹興(xing) 市在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過程中重點查辦的最具代表性的10個(ge) 案件,涉及農(nong) 機、家居、通訊、電器、圖書(shu) 出版等多個(ge) 行業(ye) 。“這些案件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領域具有代表性,對企業(ye) 和商家在經營過程中合法保護知識產(chan) 權具有指導和警示作用。”紹興(xing)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近年來,紹興(xing) 市著力構建知識產(chan) 權嚴(yan) 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充分發揮“楓橋經驗”發源地優(you) 勢,把握內(nei) 涵,賡續傳(chuan) 承,按照“能調不裁、能裁不訴”的原則,創新探索知識產(chan) 權糾紛多元處理的“紹興(xing) 模式”。同時強化行政執法刑事司法銜接,查辦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形成“查辦一個(ge) 、震懾一批、警示一片”的執法威懾,構建起了較為(wei) 完善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

  花型設計作為(wei) 提升紡織品價(jia) 值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大量運用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花型版權矛盾糾紛。在當天公布的王某侵犯紡織品花樣著作權案中,其未經授權,在某購物平台上開設的店鋪中擅自展示、銷售印有與(yu) 李某某創作的美術作品“卷簾滴滴”相關(guan) 花型的窗簾布,謀取非法利益,且侵權產(chan) 品的銷量較大。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當庭運用內(nei) 嵌在浙江省法院辦案辦公平台中的“版權AI智審”係統進行“單圖溯源”和“創新比對”,打消了被告對訟爭(zheng) 美術作品權屬的質疑,原告也因係統查證出其作品並非原始創新,而是演繹作品,當庭下調賠償(chang) 請求,雙方當場達成調解協議,由王某向李某某賠償(chang) 6000元。

  在公布的崔某某非法製造、銷售某注冊(ce) 商標標識案中,崔某某在吳某某的要求下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間,未經該商標的注冊(ce) 人公司授權許可,擅自製造帶有該注冊(ce) 商標標識的紙質外包裝盒,非法經營數額共計16萬(wan) 元。該案因涉及刑事犯罪,由紹興(xing) 市越城區公安局偵(zhen) 查終結,並由紹興(xing) 市柯橋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崔某某因非法製造、銷售注冊(ce) 商標標識罪被柯橋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ge) 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10萬(wan) 元。

  紹興(xing)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不斷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是紹興(xing) 市聚力高質量發展、競爭(zheng) 力提升、現代化先行的亮點之一。以數字化改革為(wei) 引領,紹興(xing) 堅持“一地一特色”工作思路,因地製宜,大膽創新,推動知識產(chan) 權保護流程再造、綜合集成、製度重塑。在2019、2020年全國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中,紹興(xing) 分別列全國第四、第三,連續兩(liang) 年位列全國同類城市第一。2021年度設區市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獲浙江省委省政府考核優(you) 秀,紹興(xing) 市獲浙江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紹興(xing) 市知識產(chan) 權司法立案案件由2019年的1829件下降到2021年的993件;糾紛裁決(jue) 與(yu) 調解案從(cong) 2019年的98件上升到2021年的253件,初步實現“裁決(jue) 和調解案件上升、司法審判案件下降”的工作目標。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