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化醫改 守護人民健康(現場評論)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完善製度、提高質量,才能讓群眾(zhong) 真正享有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複、健康促進等優(you) 質服務
患病多年,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居民翁華,早年習(xi) 慣往醫保賬戶裏“貼錢”,如今實現“年有結餘(yu) ”;從(cong) 醫數載,三明市將樂(le) 縣總醫院心內(nei) 科主任醫師謝漢剛,發現個(ge) 人收入較10年前翻了兩(liang) 番;醫改數年,三明市醫保局統計顯示,全市醫保基金從(cong) 2011年虧(kui) 空2.08億(yi) 元,實現了此後連續多年保持盈餘(yu) 。在三明市,從(cong) 患者看病難看病貴、醫生忙盈利、醫保基金“穿底”,到實現患者、醫生、醫保共贏,醫改“小賬本”裏書(shu) 寫(xie) 著大變革。
近年來,三明醫改以藥品耗材治理改革為(wei) 突破口,堅持醫藥、醫保、醫療改革聯動,為(wei) 全國醫改探索了寶貴經驗。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建考察時來到三明市沙縣總醫院,指出:“三明醫改體(ti) 現了人民至上、敢為(wei) 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製宜借鑒。”不斷總結經驗,繼續深化改革,做到均衡布局優(you) 質醫療資源,讓群眾(zhong) 真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才能為(wei) 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改革往往是從(cong) 破解難題開始的。曾經,三明的醫保基金出現虧(kui) 空,群眾(zhong) 也麵臨(lin) 藥價(jia) 虛高的問題。在全麵調研、綜合分析後,三明決(jue) 定改革,全麵取消藥品加成,切斷藥品回扣渠道,省下的費用讓醫保基金有了結餘(yu) ,擠壓藥品耗材虛高水分而節約下來的醫保支出,被用於(yu) 提高群眾(zhong) 報銷比例和調整醫務人員收入。當地醫生感慨:“砍掉的是灰色交易,增加的是陽光收益。”群眾(zhong) 一算,住院費用起付線從(cong) 600元變為(wei) 不設起付線,費用不分醫保目錄內(nei) 外,總費用報銷比例從(cong) 46%升至67%,醫改惠民的紅利實實在在。切中關(guan) 鍵,抓住重點,探索出多方共贏機製,是三明醫改的一個(ge) 鮮明特點。
改革再發力,關(guan) 鍵要保持製度的生命力,做到因時因勢、持續深化。治混亂(luan) 、堵浪費,整治回扣和不正確醫療行為(wei) ;建章程、立規矩,調整醫院和醫生收入分配機製;堅持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三明醫改在製度建設上久久為(wei) 功、持續發力。2016年起,三明在全市各縣市區組建總醫院,將醫保基金“打包”給各總醫院自行分配,讓醫院有了資金和自主權。將樂(le) 縣總醫院院長聶立雄說:“這使得我們(men) 由治已病轉向治未病,讓群眾(zhong) 盡量少得病。”實踐表明,盡可能保障群眾(zhong) 健康,不僅(jin) 能結餘(yu) 更多資金,還能將其用於(yu) 健康管理,實現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的轉變。
以“破”為(wei) “立”,以“改”促“進”,三明醫改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改革後,結餘(yu) 的錢去哪裏了?聶立雄算了一筆賬:2021年將樂(le) 縣總醫院的醫保基金結餘(yu) 3000多萬(wan) 元,都用在了信息化建設、醫療設施設備升級上,同時鼓勵醫生走村入戶開展健康服務。沙縣區總醫院將結餘(yu) 資金用於(yu) 普惠檢查,如為(wei) 兒(er) 童開展過敏原篩查,給小吃業(ye) 主開展免費體(ti) 檢等。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完善製度、提高質量,才能讓群眾(zhong) 真正享有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複、健康促進等優(you) 質服務。
“看病真是方便、便宜”“在這裏當醫生很有成就感”“繼續完善改革,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一定會(hui) 滿滿的”……在三明,這樣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醫改的畫卷正徐徐鋪展。麵向未來,以深化改革為(wei) 動力,一切從(cong) 人民需要出發,不斷鞏固擴大改革成效,我們(men) 就一定能更好守護人民健康。
(作者為(wei) 本報福建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6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