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的杜家村基層治理“變奏曲”
在太原市尖草坪區光社街道杜家村,76歲的杜林幾乎每天下午都要去黨(dang) 群服務中心,一呆就是兩(liang) 三個(ge) 小時。
有村民問他:“你每天都去幹啥?”
“我去彈鋼琴!”他笑著回答,“這退休生活越來越豐(feng) 富嘍。”
曾經的杜家村環境髒亂(luan) 差,基礎設施薄弱,村兩(liang) 委班子思想分心、工作離心、幹事不齊心。然而,如今再走進這裏,村道幹淨、庭院氣派、民風淳樸……展現的是“生產(chan) 美、生活美、環境美、人文美”。
由“弱”到“強”、由“亂(luan) ”到“治”的蛻變,似一曲奮進的變奏曲,在杜家村回響。
第一曲:黨(dang) 建引領凝聚合力
說起村裏的變化,大家夥(huo) 兒(er) 都不約而同提到一個(ge) 人——“喬(qiao) 書(shu) 記”。
喬(qiao) 書(shu) 記名叫喬(qiao) 新花,2011年12月,村“兩(liang) 委”換屆,親(qin) 仁善鄰的她被高票推選為(wei) 村委會(hui) 主任。“以一顆公心辦事,一份熱心為(wei) 民,一份誠心待人”,喬(qiao) 新花贏得了村民的高度讚譽和擁護,2018年1月,她實現了書(shu) 記、主任“一肩挑”。
成為(wei) “領頭雁”後,喬(qiao) 新花考慮的事兒(er) 更多了:如何打造一支各方麵“過硬”的幹部隊伍?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怎麽(me) 解決(jue) ?加強黨(dang) 的陣地建設從(cong) 哪抓起……
農(nong) 村要發展,農(nong) 民要致富,關(guan) 鍵靠支部。喬(qiao) 新花入田間地頭,走近群眾(zhong) “把脈”村情,掌握一手資料,並與(yu) 班子成員分析存在的問題,用民主議事機製取代了之前的“一言堂”,強化村級重大事項管理和監督,消除“吃拿卡要”,凝聚起班子的共識,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氛圍。
“她以身作則,帶頭立規矩,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集體(ti) 發展工作中。”張誌亮是杜家村支委,與(yu) 喬(qiao) 新花共事了十餘(yu) 年。在他看來,喬(qiao) 新花帶領“兩(liang) 委”幹部一切從(cong) 村民利益出發,改善了幹群關(guan) 係,鍛造出一支立說立行、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為(wei) 各項事業(ye) 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由此開啟了杜家村的轉變之路。
“一刻也不能等了,必須把全村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都動員起來,緊緊抱成一團兒(er) 往前奔!”喬(qiao) 新花暗下決(jue) 心。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
舊村委會(hui) 辦公室建於(yu) 上世紀80年代初,年久失修,逢雨必漏,此前辦公都在村長家裏。沒有一個(ge) 集體(ti) 辦公場所,老百姓辦事都找不到幹部,如何能凝聚人心?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2019年8 月,杜家村決(jue) 定改造辦公環境,響應尖草坪區“在全區建千平米黨(dang) 群服務中心”的號召,籌劃建設新黨(dang) 群服務中心。
“當時村委會(hui) 經濟薄弱、資金匱乏,喬(qiao) 書(shu) 記四處奔走,和兩(liang) 委班子出謀劃策。”張誌亮說。
在多方努力下,建築麵積2799平米的杜家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於(yu) 2019年6月投入使用。中心采用5G、AR等技術實現黨(dang) 建與(yu) 科技深度融合,形成集黨(dang) 建、教育、管理、服務、展示於(yu) 一體(ti) 的開放式、專(zhuan) 業(ye) 化、多功能的黨(dang) 建工作綜合陣地,內(nei) 設服務吧台、圖書(shu) 室、健身室、活動室、黨(dang) 員遠程教育、培訓室、誌願者服務站、黨(dang) 群服務大廳、黨(dang) 群談心室等功能室,吸引村民每天到中心“打卡”,延伸了服務觸角,切實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
“喬(qiao) 書(shu) 記把家裏的鋼琴搬到了黨(dang) 群服務中心的大廳,這可把愛好音樂(le) 的我高興(xing) 壞了。”杜林樂(le) 嗬地說,“黨(dang) 群服務中心不僅(jin) ‘麵子’做好、硬件配足,‘裏子’也做得很實。”
第二曲:盤活資產(chan) 強村富民
“這可不是好辦的事啊,你要考慮好。”“幹嘛要啃這樣的硬骨頭!”從(cong) 喬(qiao) 新花決(jue) 定向農(nong) 村土地承包亂(luan) 象宣戰開始,收到了不少人的“好心相勸”。
杜家村占地685.97畝(mu) ,其中建設用地314.45畝(mu) ,無耕地。如何讓寶貴的土地資源發揮更大的價(jia) 值與(yu) 效益,成了擺在喬(qiao) 新花和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麵前的難題。
“我們(men) 發現村裏存在土地租賃合同租金不合理、租期不合法,條款缺失、顯失公平,嚴(yan) 重侵害村集體(ti) 利益等現象。”喬(qiao) 新花說,村集體(ti) 經濟嚴(yan) 重薄弱,村委辦公經費、兩(liang) 委幹部待遇得不到保障,村內(nei) 公共事業(ye) 也缺乏資金支持。
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和矛盾,一方麵在蠶食著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利益,另一方麵也在損害基層幹部的公信力,導致群眾(zhong) 的不滿,成為(wei) 影響農(nong) 村穩定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絆腳石”。
2020年1月,借著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產(chan) 權製度改革的東(dong) 風,杜家村聘請律師,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邀請居民代表和黨(dang) 員代表成立了領導組,組成工作專(zhuan) 班,結合本村實際,製定專(zhuan) 項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職責、任務分工和工作時限。采取以賬查物、以物對賬、以賬對賬等方式,對集體(ti) 資產(chan) 資金資源全麵清查,在尖草坪區率先開展集體(ti) 經濟合同清理整治工作,走在了清理和規範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合同工作的前端。
針對租賃企業(ye) 存在抵觸情緒、反對聲音,甚至個(ge) 別企業(ye) 尋求關(guan) 係進行阻撓等問題,喬(qiao) 新花帶領兩(liang) 委多次入企座談。“阻礙和壓力肯定不小,甚至還收到過威脅。但我不怕,抱著‘敢打硬仗’的決(jue) 心,一視同仁,一定要辦成這件事!”
2020年3月,杜家村曆時三個(ge) 月的合同規範整改工作全部完成,集體(ti) 經濟從(cong) 46萬(wan) 元增長到現在的200萬(wan) 元。
杜家村將清合同、化債(zhai) 務、增收入作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村“三資”管理混亂(luan) 、基層組織“無錢辦事”等難題的重要抓手,強化公平正義(yi) 導向,既維護了村集體(ti) 利益,又讓村民們(men) 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贏得了群眾(zhong) 口碑,厚植了黨(dang) 的執政基礎。
“這次清理承包合同,真是辦在了我們(men) 的心坎上!村集體(ti) 有錢了、壯大了,大家都看到了村子的希望。”杜家村村民張拴梅道出了許多群眾(zhong) 的心聲。
為(wei) 了讓村民致富底氣更足,杜家村拓展渠道,千方百計引項目。轄區內(nei) 工業(ye) 園區發展規模初具,形成了擁有9家企業(ye) 的華天利工業(ye) 園。村委秉持“隻能招呼,不能糟蹋”的接地氣觀念,全方位服務駐地企業(ye) ,與(yu) 其形成良好的合作關(guan) 係。目前,工業(ye) 園已為(wei) 村裏200餘(yu) 人提供了就業(ye) 崗位。同時引進中醫門診部,不僅(jin) 增加了村集體(ti) 收入,還為(wei) 村民提供免費體(ti) 檢等服務,改善了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難等問題。
第三曲:鄉(xiang) 村善治惠及民生
“路燈亮了,我們(men) 晚上不管是出門還是回家更安全放心了!”夜幕降臨(lin) ,杜家村的主幹道路上,一盞盞明亮的太陽能路燈,不僅(jin) 照亮了回家的路,也溫暖著村民的心。
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農(nong) 村基礎配套和鄉(xiang) 村環境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在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征程中,黨(dang) 員是重要的中堅力量,或投工投勞,或出資出力,全心全意為(wei) 村莊發展作貢獻。
杜家村以“讓群眾(zhong) 滿意”為(wei) 出發點,著重解決(jue) 群眾(zhong) 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加大民生事業(ye) 投入,一係列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漸次落地,凝結為(wei) 村民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自2012年以來,杜家村對村內(nei) 近3000米的道路進行了改造;鋪設上下水管道3500米;新建50立方米的儲(chu) 水塔;村內(nei) 立麵粉刷3萬(wan) 平米;改造旱廁107座;建成1400平米的紅白理事會(hui) ;推進新店街道路改造、涉及72戶村民的安置樓工程,3幢安置樓現已全部封頂,內(nei) 部配套工程正在施工中……
杜家村是信教群眾(zhong) 聚居村,村兩(liang) 委以“訪惠聚”(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和“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等方式,引導教育廣大群眾(zhong) 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實現了“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村民十餘(yu) 年零上訪。
“因曆史遺留問題,我們(men) 村群體(ti) 性上訪事件曾頻頻發生。”杜家村網格員淩鮮麗(li) 感慨頗深,“你看現在,村裏基礎設施好了,民風淳樸。正是通過黨(dang) 建引領,大家思想覺悟不斷提高,擰成一股繩,聚成一股勁。”
此前,有村民與(yu) 村委會(hui) 產(chan) 生了協議糾紛,起因為(wei) 新、舊村委會(hui) 沒有交接對其的征地補償(chang) 字據。經調查核實,其持有的補償(chang) 字據並不是事實,村兩(liang) 委人員多次與(yu) 其溝通,講事實擺道理,使他認識到自己的主張不合理、不合規、不合法,妥善化解了本人與(yu) 村集體(ti) 的矛盾。
“後來,他還寫(xie) 了一首打油詩《誇誇咱村的好領導》。”淩鮮麗(li) 笑著說,“這次疫情,他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加了誌願者工作,堅守在一線。”
杜家莊村的實踐探索證明,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關(guan) 鍵是看黨(dang) 性,根本是靠黨(dang) 性。以堅強黨(dang) 性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深入基層一線積極作為(wei) ,才能切實把黨(dang) 對人民群眾(zhong) 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通過基層治理實踐體(ti) 現出來,通過幹部的好形象好口碑彰顯出來。
如今,即將迎來“提檔升級”機遇期的杜家村,積極投身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建設的洪流大潮中,產(chan) 業(ye) 發展方興(xing) 未艾、富美鄉(xiang) 村建設日新月異,“貧”與(yu) “富”的變奏曲越奏越響,邁向全麵小康的步履也更加有力鏗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