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江蘇鎮江世業鎮衛生院提升醫療水平 患者看病更方便 生活更健康

發布時間:2022-05-07 16: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題:江蘇鎮江世業(ye) 鎮衛生院提升醫療水平,患者——

  看病更方便 生活更健康(有溫度的舉(ju) 措 暖民心的行動④)

  核心閱讀

  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世業(ye) 鎮衛生院落實分級診療製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基層醫衛人員待遇、踐行“大健康”理念……年門診量5.6萬(wan) 人次,比2014年增加40%;一、二級手術年均60多台,基層就診率83.73%,用暖心舉(ju) 措,守護群眾(zhong) 健康,實現了“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依靠”。

  沿著潤揚長江大橋行駛,引橋盤旋而下直通一座江心小島。這裏是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ye) 鎮。世業(ye) 鎮衛生院就在小島的中心位置。四層的黃色小樓前,不斷有患者進出就診、醫生匆忙趕路的身影。

  2014年12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世業(ye) 鎮衛生院,了解農(nong) 村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總書(shu) 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guan) 係人民身體(ti) 健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7年多來,這句標語一直懸掛在鎮衛生院寬敞明亮的一樓大廳,每天都提醒著鎮衛生院全體(ti) 人員為(wei) 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全心付出。如今,世業(ye) 鎮衛生院年門診量5.6萬(wan) 人次,比2014年增加40%;一、二級手術年均60多台,基層就診率83.73%,實現了“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依靠”。

  鄉(xiang) 鎮衛生院,是一個(ge) 窗口。落實分級診療製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基層醫衛人員待遇、踐行“大健康”理念……在基層一線,一項項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優(you) 質資源下沉的舉(ju) 措,帶來了變化與(yu) 發展,使醫改成果真切溫暖千家萬(wan) 戶。

  遠程醫療 便利患者

  在放射科醫生袁潤智的診室裏,保存著3張珍貴的照片。“那天在放射科診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仔細了解遠程醫療係統。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患者在鎮衛生院也能遠程享受市裏三甲醫院的服務,省時省力省錢。”總書(shu) 記笑著說,這是一種很好的優(you) 質資源下沉方式,能解決(jue) 一部分問題。“總書(shu) 記的肯定,像一股暖流一直在我的心裏湧動。”袁潤智回憶道。

  作為(wei) 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江蘇用“強基層”撬動醫改難題,目前共建成醫聯體(ti) 688個(ge) 。袁潤智介紹,2014年開始,衛生院與(yu) 上級醫療機構成立全科和專(zhuan) 科門診,一方麵把專(zhuan) 家請到島上服務,帶動診療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麵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遠程影像會(hui) 診。

  說話間,有患者前來拍X光片,開出的報告單上標著“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院”)的抬頭。“在這裏拍片,片子同步傳(chuan) 到市一院影像中心。我先做出基本判斷,審核醫生再做補充、修改。”袁潤智說。

  “我們(men) 衛生院這幾年的變化可大了!”袁潤智隔壁診室的全科醫生吳玉珍說。2014年以來,衛生院聯合門診從(cong) 1個(ge) 增加到6個(ge) ,在放射科率先與(yu) 市一院遠程影像會(hui) 診基礎上,2019年又實現了生化檢驗和心電設備的遠程連接,還成立了“遠程會(hui) 診中心”,疑難雜症可與(yu) 江蘇省人民醫院、市一院進行多學科雲(yun) 會(hui) 診。患者看病更方便了,心裏也更溫暖了。

  這天,吳玉珍在衛生院雲(yun) 診室,連線了市一院心內(nei) 科副主任陶艾彬。興(xing) 隆村村民蔣茹英因心梗在市一院做了心髒搭橋手術,需連續數月檢測指標並調整用藥。“蔣大娘您別擔心。”在雲(yun) 診室,吳玉珍打開遠程設備,蔣大娘來衛生院做的心電圖、凝血功能等最新指標,實時傳(chuan) 送到視頻另一端的陶艾彬麵前,對方仔細查看並即時反饋。“太方便了,不出島就像在大醫院看病一樣。”蔣大娘心裏十分滿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衛生院調研時,醫生邵君豔曾在“健康小屋”向總書(shu) 記介紹中醫體(ti) 質辨識儀(yi) 使用等情況。“總書(shu) 記說,‘你們(men) 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入戶體(ti) 檢,大家辛苦了!’總書(shu) 記對家庭醫生工作的鼓勵,溫暖了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心。”邵君豔說。

  這些天,邵君豔與(yu) 科室同事巫蓉正在著手準備慢性病患者體(ti) 檢工作。巫蓉介紹,衛生院將30名醫務人員組建成5支“3+X”家庭健康責任團隊,通過劃分服務片區、走村入戶的方式,提供零距離、係統化服務。目前,已建立電子健康檔案1.27萬(wan) 份,建檔率87.6%;65歲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個(ge) 性化簽約5185人,簽約率86.7%。

  資源下沉 紮根基層

  年門診數、基層首診數、手術台數、患者滿意度逐年上升。世業(ye) 鎮衛生院院長胡小忠認為(wei) ,衛生院的發展離不開造血輸血的雙向發力。

  2013年底,胡小忠初到衛生院當院長時,這裏隻有一幢三層小樓,麵積小、設備少,就醫環境和醫護人員水平都不盡如人意。

  2014年3月,在政府財政支持下,衛生院建成了4600多平方米的四層就診樓,並更新了設備,增加了床位,開設了新科室。胡小忠算了一筆賬:2015年至2021年,各級財政對衛生院累計投入資金3000餘(yu) 萬(wan) 元,包括人員經費、基本公共衛生經費,以及基建、設備經費等。

  鎮江市衛健委副主任朱朝陽告訴記者,2015年,世業(ye) 鎮衛生院加入鎮江市康複醫療集團,從(cong) 聯合門診到聯合病房,再到家庭醫生團隊聯合服務,從(cong) 上級醫院專(zhuan) 家請上島到開設遠程醫療雲(yun) 診室,衛生院診療能力不斷提升。目前,鎮江全市開設有105家全/專(zhuan) 聯合門診,20家康複聯合病房,越來越多的基層醫院正在受益。

  “上級醫院的專(zhuan) 家請進來,不僅(jin) 患者治病心裏更踏實,對基層醫生也有幫助。”袁潤智說,坐在鄉(xiang) 鎮衛生院,相當於(yu) 在上級醫院進修,自己對技術更有把握,群眾(zhong) 也對衛生院更有信心。

  丹徒區衛健委副主任李楓介紹,2015年以來,丹徒區先後有3名技術、行政骨幹到世業(ye) 鎮衛生院掛職院長助理,並通過招聘和調進的方式,幫助增加9名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年輕檢驗師王聖勤說,今年以來她已有好幾段到上級醫院掛職鍛煉的經曆,進行了多項鎮衛生院原未開設的檢測項目培訓。

  “在內(nei) 部造血上,通過將黨(dang) 員培養(yang) 成骨幹、將骨幹培養(yang) 成黨(dang) 員的‘雙培養(yang) ’機製,加快人才隊伍建設。”胡小忠介紹,在編人員有職稱沒崗位的,給予定額補貼;非編人員學曆及職稱提升的,基本工資上升100元到300元;參加學習(xi) 培訓的,不僅(jin) 準假還報銷費用,學習(xi) 氛圍日益濃厚,職工心裏也更加溫暖。

  “要紮根基層,在這裏好好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這樣勉勵王聖勤等在場年輕醫務人員。王聖勤表示,總書(shu) 記的暖心話語一直激勵著她紮根基層、紮實奮鬥。2015年,預備黨(dang) 員轉正;2017年,通過入編考試;2019年,晉升中級職稱成為(wei) 主管檢驗師;2020年,取得核酸檢驗資格證書(shu) ;2021年,主動到抗疫一線服務,被區委授予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

  暖心舉(ju) 措多,醫務人員水平不斷提升。據統計,鎮衛生院醫務人員中本科學曆占比從(cong) 2014年的35%上升至2022年的80%,在編人員平均收入從(cong) 6.18萬(wan) 元提高到12萬(wan) 元。

  運動處方 嗬護健康

  世業(ye) 鎮衛星社區居委會(hui) 一樓的“健康小屋”裏,69歲的邵寬信從(cong) 醫生戴敏手中接過一張處方單。單子上寫(xie) 著:每天有氧運動半小時,快走,每分鍾心率120。

  “這處方之前沒見過啊”,邵大爺有些疑惑。他患有高血壓,今天是由家庭醫生幫他預約前來就診的。

  “這叫作運動處方。”戴敏笑著向邵大爺解釋,“通過藥物和運動的雙管齊下,能更好控製血壓,還能預防其他疾病。”

  戴敏是世業(ye) 鎮衛生院運動處方科的3名運動處方師之一。去年10月,江蘇省體(ti) 育局、省衛健委舉(ju) 辦運動處方師培訓班,她和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的200多名執業(ye) 醫師參加了培訓。

  “您要每天堅持,運動強度也要適中。每分鍾120步,心率就剛好合適。”戴敏暖心提醒邵大爺,並囑咐他3個(ge) 月以後複查,也可來衛生院找她。

  在世業(ye) 鎮衛生院的“運動促進健康”中心,顯眼處有一台“國民體(ti) 質檢測一體(ti) 機”,往裏走有四肢聯合訓練器、有氧運動跑步機等各類器械。“精準醫療與(yu) 科學運動相結合能在更大範圍助力全民健康。”胡小忠兼任著運動處方科主任。在他看來,科室的服務對象覆蓋所有人群:對慢病患者,提升診療效果;對亞(ya) 健康群體(ti) ,預防關(guan) 口前移;對健康人群,提高身體(ti) 素質。去年10月至今,衛生院已開具運動處方460多張,在為(wei) 更多群眾(zhong) 提供暖心服務的同時,逐步向醫防融合的方向轉變。

  江蘇省運動處方師培訓工作從(cong) 2020年正式啟動,兩(liang) 年來開展培訓共7期,培訓人員超過800人。江蘇省衛健委疾控處負責人表示,規範化培訓,為(wei) 運動處方應用到臨(lin) 床實踐和人群幹預工作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從(cong) 業(ye) 人員將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科學精準的“藥物+飲食+運動”的指導,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健身健康服務。目前,運動處方科已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常州市體(ti) 育醫院、世業(ye) 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試點開設,並逐步向基層推廣。

  在世業(ye) 鎮,每年的12月13日,“健康跑”活動都在繞島而建的6公裏健康步道舉(ju) 辦;長江邊上的兩(liang) 個(ge) 舊船廠被改建為(wei) 健身公園;全鎮陸續新增了24個(ge) 家門口的健身廣場,居民們(men) 鍛煉健身又多了好去處……“大健康”理念與(yu) 行動,已在基層群眾(zhong) 中逐漸普及。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