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多條軌道交通線路將跨線運營 為多區居民進城提速

發布時間:2022-05-09 10:15:00來源: 北京日報

  少一次地鐵換乘,對於(yu) 遠道進城的通勤族來說,不僅(jin) 節省了時間,還意味著有望實現“一坐到底”。《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日前公布,其中最受期待的就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跨線運行”,亦莊線等多條線路將通過跨線運營等方式,為(wei) 市民進城提速。“站城融合”也是“十四五”交通規劃重點,1、2號線和八通線的41個(ge) 出入口將被移出機非隔離帶或主輔路隔離帶;增建一批“軌道微中心”……未來,地鐵不僅(jin) 跑得更快,軌道上的都市生活也更加便捷。

  推動多條地鐵跨線運營

  跨線運營已成為(wei) 北京軌道交通規劃的熱詞。規劃中提到,“十四五”時期,要實現1—八通、9—房山、9—大興(xing) 、8—昌平、5—亦莊、10—亦莊等線路之間的跨線運營。

  如何實現這樣一批線路的跨線運營?規劃提出,要通過網絡化檢修、網絡化停車創造條件。按照“中心城區遠端車輛段布局檢修功能,近端車輛段停車”的思路,推動網絡化檢修布局,提高檢修效率,特別是將近端車輛段騰出的檢修基地轉為(wei) 停車場地,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跨線停車,實現四惠、郭公莊、宋家莊、古城、萬(wan) 柳、回龍觀等車輛基地停車資源共享。

  圍繞亦莊線提升改造,規劃指出,要增加亦莊線支線,實現亦莊線與(yu) 5號線、10號線直聯直通,強化亦莊與(yu) 中關(guan) 村、CBD、首都功能核心區等重要區域的聯係。對於(yu) 亦莊居民來說,亦莊線與(yu) 5號線、10號線直聯直通後,將進一步縮減進城時間。

  9號線與(yu) 大興(xing) 線的跨線運營規劃頗有看點。根據規劃,在城市西南方向,通過增加大興(xing) 線與(yu) 9號線聯絡線,實現直聯直通,強化黃村與(yu) 豐(feng) 台科技園、麗(li) 澤以及西南部各地區之間的聯係。通過增建大興(xing) 線與(yu) 9號線聯絡線,實現部分大興(xing) 線列車跨線運行至9號線,也可以緩解4號線客流壓力。

  此外,9號線與(yu) 房山線的跨線運營也寫(xie) 入規劃。今年初,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在人民網政府留言板上回複市民時提到,該工程已完成車輛及信號改造工作,正在進行係統及運營組織優(you) 化,在完成後續空載試運行測試及模擬早晚高峰等測試工作後,將適時啟動兩(liang) 線跨線運營。

  對於(yu) 北部居民來說,昌平線與(yu) 8號線的跨線運營也值得期待。規劃提到,昌平線支線延長至海澱山後,實現海澱山後與(yu) 昌平新城直聯直通;增加昌平支線與(yu) 8號線聯絡線,實現海澱山後與(yu) 回龍觀、中心城區直聯直通;增加昌平線與(yu) 8號線聯絡線,實現昌平新城與(yu) 回龍觀、中心城區直聯直通;增加市郊鐵路S2線與(yu) 19號線聯絡線,實現昌平地區與(yu) 中心城區直聯直通。

  市郊鐵路與(yu) 城鐵“直聯直通”

  隨著未來市郊鐵路延伸、提速,與(yu) 地鐵跨線運行,將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坐著火車通勤”。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郊鐵路運營線路增至4條、市域內(nei) 運營裏程達364.7公裏。“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構建方便快捷的首都市郊鐵路體(ti) 係,編製出台市郊鐵路線網規劃與(yu) 五年建設行動計劃。推進鐵路客貨運外環線建設和大型鐵路編組站外遷,為(wei) 開行市郊鐵路創造有利條件。到2025年,市郊鐵路運營裏程力爭(zheng) 達到600公裏。

  一批具體(ti) 工程計劃寫(xie) 入“規劃實施要點”——推進東(dong) 北環線南段、城市副中心線西延局部複線擴能改造,推進利用京門線、門大線等既有鐵路富餘(yu) 能力開行市郊鐵路,優(you) 化提升城市副中心線、東(dong) 北環線、懷密線等既有線路運營水平;推動鐵路客運和貨運外環線建設,推進豐(feng) 西、雙橋編組站外遷,疏解過境客貨運功能,為(wei) 開行市郊鐵路創造更有利條件;協同推進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快線(R1線)建設;推進京廣聯絡線、市郊東(dong) 南環線(S12)、“三城一區”與(yu) 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之間軌道線路等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未來,城市軌道交通與(yu) 市郊鐵路融合度提升。“十四五”時期,計劃實現19號線與(yu) 市郊S2線、平穀線與(yu) 通密線、平穀線與(yu) 東(dong) 北環線直聯直通,跨線運營。此外,還將實現“一套體(ti) 係、一網運營、一票通行、一站安檢”。通過對城市副中心線、東(dong) 北環線等市郊鐵路增設複線,推動實現市郊鐵路高頻次公交化服務。按照付費區換乘要求在城市軌道交通與(yu) 市郊鐵路交會(hui) 處增建換乘站,對既有換乘站實施升級改造,促進兩(liang) 網融合。

  “站城融合”打造軌道微中心

  下了地鐵,不出地麵就能進入寫(xie) 字樓、商場,一座座地鐵站,正在成為(wei) 都市生活的“活力中心”。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繼續建設發展軌道微中心,均衡軌道網絡客流,為(wei) 客流低迷線段、方向和時段增補客源,提高網絡總體(ti) 運輸效能。在規劃71個(ge) 軌道微中心的基礎上,結合城軌提速改造,再增加肖村、沙河、南郡、石門、俸伯、長陽、良鄉(xiang) 大學城、閻村東(dong) 、星城、房山城關(guan) 、燕山11個(ge) 軌道微中心。與(yu) 此同時,逐步形成“一個(ge) 車站一座城”“一條線路一串城”“一張線網一群城”的城市格局,進一步豐(feng) 富“軌道上的都市生活”。

  為(wei) 推動“站城融合”,地鐵站周邊還將進行一係列“小手術”:推進遺留車站出入口建設,實施位置不合理出入口改移,增設車站出入口,推進出入口與(yu) 周邊建築、地下通道和街區相聯通,提升城市軌道交通的服務水平。具體(ti) 來講,要建設開通既有車站在建設時期遺留下來的91個(ge) 出入口。實施1、2號線和八通線19座車站41個(ge) 出入口改移,移出機非隔離帶或主輔路隔離帶。增設車站出入口27個(ge) ,滿足車站客流集散的基本需要。

  “十四五”時期,北京規劃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裏程約300公裏,軌道交通(含市郊鐵路)總裏程力爭(zheng) 達到約1600公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