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共青團路”被立法保護不得改名
共青團路石碑。 南報融媒體(ti) 記者 丁劼攝
在南京,有一個(ge) 以“共青團”命名的地名,它就是雨花台區的共青團路。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5日清明節起施行的《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之中,將“共青團路”列為(wei)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標誌和象征,受法律保護”,並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變更其名稱”。這條修築於(yu) 1957年、凝聚著南京團員青年汗水的道路,是那個(ge) 熱火朝天時代裏青年團員精神風貌的重要體(ti) 現,也成為(wei) 一代代南京青年的寶貴精神財富。
南京團員青年義(yi) 務勞動修築“共青團路”
1957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yi) 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中國新民主主義(yi) 青年團”正式更名為(wei) “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為(wei) 了紀念這一具有曆史意義(yi) 的更名,當時的南京市白下團區委宣傳(chuan) 部部長董克信提議,發動全區團員、青年義(yi) 務勞動,修築一條道路。
1957年5月底,白下團區委即向全區團員、青年發出“修築共青團路”的倡議書(shu) ,得到全市機關(guan) 單位、學校、商店等各行各業(ye) 團員青年的積極響應。這次勞動沒有任何報酬,團員和青年們(men) 自帶幹糧、茶水和工具,但大家都為(wei) 能參加修築共青團路感到自豪。
1986年至1988年,共青團路在雨花西路至雨花南路之間的部分從(cong) 5米拓寬到20米。隨後一段時期,共青團路其他部分也得到改建拓寬。
雨花英烈項英參加籌備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三大
雨花英烈研究會(hui) 理事胡卓然告訴記者,當時,全國多地都出現了因為(wei) 團員、青年義(yi) 務築路而命名的“共青團路”。相較於(yu) 其他地方,南京市的共青團路終點位於(yu) “皖南事變三烈士墓”,這裏長眠的三位烈士中有在團史上做出過貢獻的雨花英烈項英。
據了解,從(cong) 1922年建團起,項英就在團史上留下了諸多重要貢獻。1922年4月,參加革命4個(ge) 多月的項英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為(wei) 湖北省最早的一名產(chan) 業(ye) 工人黨(dang) 員,並很快參加了團組織的領導工作。1922年5月5日,團一大在廣州召開,當時的名稱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同年12月,項英擔任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湖北臨(lin) 時區執行委員會(hui) 委員。
1924年9月27日,毛澤東(dong) 在為(wei) 中共中央起草複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中央局的信中,專(zhuan) 門指出因為(wei) 蔡和森患病,在病愈以前推舉(ju) 中共中央委員項英“出席團中央會(hui) 議”。當年12月,青年團中央局召開會(hui) 議,決(jue) 定項英成為(wei) 青年團三大議案準備委員會(hui) 的七名委員之一,開始籌備大會(hui) 。
胡卓然說,作為(wei) 團史上第一次具有曆史意義(yi) 的更名,這次會(hui) 議將“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改名為(wei) “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5月召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yi) 青年團三大,又通過了第二次具有曆史意義(yi) 的更名,第二次更名促成了南京數以萬(wan) 計團員、青年修築共青團路以示紀念的壯舉(ju) 。團員、青年們(men) 親(qin) 手修築的公路,連接了雨花台和安葬項英烈士的墓區,仿佛連接起奮鬥的青春和光輝的團史。
南京地方立法保護“共青團路”地名
今年4月5日正值清明節,《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也從(cong) 當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明確,紅領巾廣場、共青團路和忠魂亭由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和共產(chan) 黨(dang) 員以捐贈、義(yi) 務勞動等方式建造,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標誌和象征,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變更其名稱和用途。
這也意味著“共青團路”地名被南京通過地方立法形式予以永遠保留。
隨著地名一同保留下來的,更是那份穿越時空的紀念。這樣的記憶,也從(cong) 此融入“共青團路”地名,成為(wei) 一代代南京青年的寶貴精神財富。
“《條例》將‘共青團路’以立法的形式永遠保留,不僅(jin) 為(wei) 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宣傳(chuan) 和弘揚提供了更加堅強的法治保障,也為(wei) 我們(men) 社區下一步更好弘揚英烈精神、開展紅色文化傳(chuan) 承等工作明確了方向。今年我們(men) 將打造‘共青之誌’社區黨(dang) 建品牌。”雨花台區共青團路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主任趙化珍介紹,這幾年,社區圍繞“共青團路”,組織轄區內(nei) 的中小學生開展多場尋訪活動,聽當時參與(yu) 修路的人講述往事,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此外,社區黨(dang) 總支還以紅色資源為(wei) 平台,牽頭發揮“大黨(dang) 委”聯動作用,推行“紅色傳(chuan) 幫帶”項目,打造“四大品牌”,即紅色指向標、紅色薪火傳(chuan) 、紅色廉花開、紅色夕陽情,共同在紅色文化傳(chuan) 承、服務百姓需求上發揮更大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