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沙河濕地公園預計今年底完成主體建設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董兆瑞)連日來,昌平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進沙河濕地公園項目建設。據昌平區園林綠化局消息,目前沙河濕地公園項目已完成堤頂路外側(ce) 區域喬(qiao) 木、灌木栽植6608株,園路及廣場基礎和麵層施工2.6萬(wan) 餘(yu) 平方米,整體(ti) 形象進度達42%,預計2022年12月完成主體(ti) 建設。
水鳥在沙河水庫徜徉。墨竹 攝
據了解,沙河濕地公園麵積共計521.24公頃,是北京市生態空間重要節點,同時也是完善北京市生態及濕地功能區域的現實需要。公園建成後將為(wei) 北京市域的生態結構做出重要補充和完善,同時,也將為(wei) 水庫周邊居民增添一處綠色生態休閑空間,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沙河濕地公園項目堅持“核心保護、生態恢複、科學共生”的設計理念,通過堤內(nei) 核心區域的嚴(yan) 格保護及截流、調蓄和淨化初期雨水,改善再生水廠退水,達到促進水生態環境改善,提升水質進一步循環的目的,同時豐(feng) 富堤外中下層植物群落,並通過園路、林下小場地設置提供便民休閑空間。
“項目圍繞恢複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特性自庫區水麵向外圍邊界科學劃分為(wei) 三個(ge) 功能區,分別是核心保護區、緩衝(chong) 區、遊人活動區。”昌平區園林綠化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其中的核心保護區包括沙河水庫水域及南側(ce) 兩(liang) 座島嶼,規劃麵積230.75公頃,占項目總麵積的44.27%,主要為(wei) 鳥類活動、棲息區域,確保遊人避讓,減少對鳥類活動產(chan) 生人為(wei) 幹擾。
“我們(men) 在突出核心區保護的同時,通過科學分區順勢推動市民遊客向堤外林下疏導,從(cong) 而有效阻隔生態區域擾動,使市民休閑與(yu) 自然涵養(yang) 相得益彰和諧共生。”沙河濕地公園項目設計負責人表示,沙河濕地公園項目是根據北京市城市規劃及濕地規劃,以恢複濕地生態係統健康、保護濕地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為(wei) 基本出發點,統籌保護生物棲息與(yu) 引導市民休閑,將“觀鳥聖地”真正建設成為(wei) 可持續發揮生態功能的一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ti) ”。
據介紹,沙河濕地公園還以生物多樣性保護修複為(wei) 導向,對北沙河入庫口南側(ce) 灘塗、北岸邊灘臨(lin) 水區、閘前區、庫區各島嶼等現狀鳥類聚集棲息區進行重點保護,恢複邊灘水陸交錯帶來增加緩坡入水岸濱帶和淺水空間,豐(feng) 富野生動物棲息空間多樣性,水中種植有利於(yu) 鳥類、魚類、兩(liang) 棲類動物棲息覓食和水質淨化的眼子菜、黑藻、金魚藻等17種水生植物群落,堤內(nei) 濕地陸域以自然野生草本植物為(wei) 主,配以適量灌木,在遠離灘地位置以少量喬(qiao) 木進行適當遮擋以減少對鳥類的幹擾。而堤外林地將補植山楂、山桃、金銀木等食源植物,以及海棠、榆葉梅、紫荊等蜜源植物,豐(feng) 富林下生物空間異質性,同時結合水質改善促進濕地動物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
沙河濕地公園項目麵積較大,項目範圍內(nei) 監測到的鳥類品種達300餘(yu) 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偶見遺鷗、中華秋沙鴨、東(dong) 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小天鵝、白琵鷺、鴻雁等。為(wei) 不斷優(you) 化鳥類等生物生境,昌平區園林綠化局主動將項目範圍內(nei) 鳥類保護納入實際工作中,逐步形成並完善相關(guan) 鳥類施工保護方案。
“此前我們(men) 多次與(yu) 專(zhuan) 業(ye) 團隊對沙河水庫及南沙河、溫榆河開展持續監測,初步摸清了沙河庫區鳥類的主要分布區域、遷徙時間、主要物種等情況,獲得了一手數據。”昌平區園林綠化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根據調查數據合理安排工期,北岸濕地引水導流堤、南岸濕地小島東(dong) 側(ce) 等地施工時間將避開沙河水庫鳥類繁衍及遷徙旺季的3至5月和9至10月,同時適度采取設置圍擋隔離、設樁膜圍堰、夜間停工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鳥類等生物的侵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