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數字經濟發展迎來立法保障
《河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將於(yu) 7月1日起施行
河北數字經濟發展迎來立法保障
5月27日下午,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河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該條例將於(yu) 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河北發展的“新名片”。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達1.21萬(wan) 億(yi) 元,居全國第11位,同比增長10.5%,占GDP比重達33.4%。然而,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小、製造業(ye) 數字化水平較低、科技創新能力薄弱……河北數字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難題。
“破解數字經濟發展難題,亟需製定一部數字經濟領域的綜合性地方法規。”省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主任周英表示,在國家層麵尚未進行專(zhuan) 項立法的前提下,加強新興(xing) 領域立法探索,對打造河北省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yi) 。
如何在推動重點行業(ye) 轉型上點燃“數字引擎”?條例明確數字化轉型的重點,規定推動鋼鐵、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食品、醫藥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行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產(chan) 業(ye) 集群龍頭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同時,明確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要求,推動大型工業(ye) 企業(ye) 開展工業(ye) 互聯網集成應用創新,推動實施“互聯網+”綠色製造,加快傳(chuan) 統能源和新型能源生產(chan) 的數字化改造。
首次專(zhuan) 設京津冀數字經濟協同發展一章,也是條例一大亮點。精準把握河北“三區一基地”建設功能定位,條例要求對接京津數字經濟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成果,構建與(yu) 京津在要素、網絡、標準等方麵一體(ti) 化的現代物流體(ti) 係。同時,明確推進三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布局和應用協同,推進與(yu) 京津執行統一的數據技術規範,實現公共數據信息係統兼容。
探索破解“信息孤島”“數據煙囪”,條例規定新建政務服務信息係統應當依托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進行建設,不得單獨建設;明確一數一源、標準統一,不得重複收集、多頭收集的數據收集原則;明確建立健全公共數據共享協調推進機製,對公共數據共享、數據回流以及公共數據開放進行規範。
針對廣受關(guan) 注的“數字鴻溝”問題,條例一方麵提出要加快農(nong) 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數字設施一體(ti) 化;另一方麵,強化無障礙措施保障,推動製定和完善老年人、殘疾人等運用數字技術困難群體(ti) 在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方麵的服務保障措施。
加強數字化治理,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可提高政府科學決(jue) 策、高效監管、精準治理水平。強化數字監管,條例加強全省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一體(ti) 化信用平台、一體(ti) 化在線監管平台對接,推動政務服務數據、信用數據、執法監管數據跨部門、跨層級共享應用。同時,推進非現場監管、信用監管、風險預警等監管模式,提高監管效能和水平。
在立法保障下,未來業(ye) 態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也將提速。根據條例,河北省將支持培育區塊鏈、量子信息、虛擬現實等產(chan) 業(ye) ;推動智慧銷售、無人配送以及眾(zhong) 創眾(zhong) 包眾(zhong) 扶眾(zhong) 籌等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推動數字技術與(yu) 冰雪運動和冰雪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支持開展數字田園、數字植物工廠、數字種業(ye) 等高端農(nong) 業(ye) ;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範;發展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線上便民服務等“互聯網+”健康醫療新模式。(記者周潔、霍相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