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定襄:文山沱水風物新
文山毓秀,沱水鍾靈。踏上定襄這片熱土,目之所及,處處生機勃發。農(nong) 機、田地、鳥群構成了一幅美麗(li) 的和諧景象;鍛造工人、先進的鍛造設備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密切協作;縣委大院裏,幹部們(men) 正在就定襄縣融入太忻經濟一體(ti) 化發展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凝聚“紅色基因”,激發幹事創業(ye) 動力
5月20日,鄰近午時,定襄西河頭地道戰遺址仍有遊客駐足觀賞,細品著牆上記載的戰略紀要,瞻仰著玻璃窗內(nei) 的革命文物,追憶著革命先輩們(men) 篳路藍縷、艱辛奮鬥的情景。
定襄的魅力經受洗禮,曆久彌新。
安民大慮曰“定”,辟地有德曰“襄”,曆史的厚重鍛造了定襄人“崇文、尚勇、重義(yi) 、創新”的智慧與(yu) 精神,也見證著光榮曆史。
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定襄是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西線的重要門戶;解放戰爭(zheng) 時期,是軍(jun) 事戰略要地。戰爭(zheng) 年代,全縣150多個(ge) 自然村中,有80多個(ge) 村子挖有地道。為(wei) 了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西河頭民兵1942年開始挖掘地道。1947年秋,定襄縣委將西河頭地道列為(wei) 禦敵的重點工程。於(yu) 是,在縣武工隊的支持下,西河頭村民兵和500餘(yu) 名群眾(zhong) ,將隻能藏人、不能作戰的地道改成進退自如的能藏能打、可守可攻、防水防煙防毒的作戰地道。
“西河頭人民和定襄武工隊依托地道與(yu) 敵開展地道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1次,擊斃擊傷(shang) 敵人1000餘(yu) 人,繳獲各種武器400餘(yu) 件。”定襄縣民俗旅遊發展中心主任侯春光說,定襄兒(er) 女拋頭顱、灑熱血,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老區精神,薪火相傳(chuan) 。
從(cong) 定襄縣抗日政府舊址到定襄縣西河頭地道戰紀念館,聆聽著續西峰、郭繼成、樊金堂等革命先輩的事跡,總會(hui) 讓人滿懷崇敬,倍感振奮。
“我們(men) 年平均接待人數都在5萬(wan) 人次以上。”侯春光說,“西河頭地道戰遺址已經是晉北地區極具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
新征程的號角已然吹響。20萬(wan) 定襄兒(er) 女,早已將蘊藏在血脈中的紅色基因,化作蓄勢聚能、真抓實幹的擔當精神。
樊俊彪2019年從(cong) 西河頭地道戰紀念館館長崗位上退下來後,仍繼續著講解工作。“多年來,聽我講解的遊客超過了100萬(wan) 人次。”樊俊彪說,“革命戰爭(zheng) 年代血與(yu) 火的考驗已經遠去,但革命者的精神與(yu) 世長存。現在退休了,但為(wei) 了讓更多人了解定襄紅色文化,我會(hui) 一直講下去,直到講不動為(wei) 止。”
“每次來到這裏,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定襄縣季莊鎮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於(yu) 豔軍(jun) 說,“我們(men) 要為(wei) 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建設而奮鬥,要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誌,一方麵繼續發揮好比較優(you) 勢,持續發展馬鈴薯、紅薯‘雙薯’連種,另一方麵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推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和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讓農(nong) 產(chan) 品增值,讓農(nong) 民增收,讓村集體(ti) 經濟不斷壯大。”
鍛造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轟響高質量發展引擎
談起定襄,人們(men) 會(hui) 自然而然想到“法蘭(lan) ”。1999年,定襄縣被命名為(wei) “中國鍛造之鄉(xiang) ”。
鼎盛時期,定襄出現過“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景象。60年間,大浪淘沙、千錘百煉,如今全縣有法蘭(lan) 鍛造企業(ye) 189家,擁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ye) 165家,年生產(chan) 力達100萬(wan) 噸,從(cong) 業(ye) 4.2萬(wan) 人,貢獻了縣域經濟70%的稅收、工業(ye) 產(chan) 值和就業(ye) 崗位。
5月20日,山西天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hui) 主席胡全喜像往常一樣,來到智能製造鍛造車間,一絲(si) 不苟地檢查每個(ge) 環節,與(yu) 一線工人交流著。
從(cong) 1982年開始打鐵,到2008年在坑坑窪窪的鹽堿地建起“天寶”;從(cong) 打鐵第一年拿到1萬(wan) 多元的工資,到年銷售額跨越9個(ge) 億(yi) ,個(ge) 中滋味,胡全喜說:“鍛造產(chan) 業(ye) 承載著定襄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對自身價(jia) 值的肯定、寄托和傳(chuan) 承。”
一路走來,定襄鍛造產(chan) 業(ye) 遭遇過企業(ye) 無序競爭(zheng) 、產(chan) 品同質化、汙染重、消耗高、市場萎縮等難題。麵對發展路上的問題,定襄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闖關(guan) 奪隘,走好鍛造產(chan) 業(ye) 的長征路。
如今,定襄縣法蘭(lan) 鍛造企業(ye) 擁有的製造設備、檢測設備、數控車床、智能機器人熱處理生產(chan) 線、智能圖像識別自動係統超過1萬(wan) 台(套);投資100萬(wan) 元以上的金屬材料檢測實驗室已超過15家;形成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ti) 係、ISO14000環境管理體(ti) 係;打造“定襄車工”勞務品牌,已為(wei) 1884名產(chan) 業(ye) 工人進行技能等級評價(jia) ;定襄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法蘭(lan) 鍛造精加工產(chan) 業(ye) 園、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智創城”項目為(wei) 載體(ti) ,創建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
山西天寶集團上馬“5G+雲(yun) 平台風力發電環鍛件智能製造擴建項目”、山西亞(ya) 德瑪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出人工合成金剛石、山西昊坤法蘭(lan) 集團專(zhuan) 注醫療骨科植入物鍛件……
以“定襄製造+智造”為(wei) 核心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初具規模。
麵對未來,天寶集團的新帶頭人胡大為(wei) 列出“持續完善科研創新機構,推進技術變革、數字技術改革,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推動設備全麵升級,提升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水平和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等多項發展計劃……“這是一個(ge) ‘萬(wan) 類霜天競自由’的時代,我們(men) 企業(ye) 家要不懼風雨,在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弄潮踏浪、搏擊勇進。”
打通對外門戶,塑造開放融合格局
“聽說雄忻高鐵定襄站要設在我們(men) 季莊,太棒了!”季莊鎮季莊村的村民們(men) 熱烈盼望著雄忻高鐵的開通。
定襄縣委書(shu) 記趙亞(ya) 靜道出這條高鐵的重要意義(yi) :“雄忻高鐵將結束定襄縣不通高鐵的曆史,屆時定襄縣將‘鐵公機’三箭齊發,真正走出去、引進來、融進去。雄忻高鐵、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賦予了定襄更加深層次‘南融東(dong) 進’的曆史機遇和現實內(nei) 涵,定襄人民富裕道路有了更多選擇,整個(ge) 城市的活力與(yu) 魅力將隨之提升。”
開放的不僅(jin) 是門戶,更是心態和眼界。
定襄順勢而為(wei) ,因勢而動,確立“1673”工作思路,以定襄縣城為(wei) 核心,依托莊力產(chan) 城融合區、永旺現代物流園、襄運多式聯運港、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鳳凰溫泉康養(yang) 地六大園區,發揮忻定同城、鍛造產(chan) 業(ye) 、交通區位、省校合作、資源稟賦、現代農(nong) 業(ye) 、環境比較“七大優(you) 勢”,推動形成“三大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融入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提前謀劃高鐵站—機場快速路建設項目和機場大道提標改造項目,實現高鐵站—機場—忻州的互聯互通;積極推動五台山機場改造提升擴容;
加快“低碳雲(yun) 平台”項目建設進度;建設法蘭(lan) 企業(ye) 集散平台,線下建立法蘭(lan) 交易大市場,線上進行原材料采集、企業(ye) 信貸、物流管理等,實現定襄法蘭(lan) 鍛造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
以項目為(wei) 王,全縣2022年計劃實施建設項目141個(ge) ,總投資288.96億(yi) 元,年度計劃投資62.66億(yi) 元;
推動山西管家營法蘭(lan) 鍛造集團、山西天寶集團完成IPO,早日上市……
新舊事物自如更替,曆史未來完美銜接。一個(ge) 個(ge) 企業(ye) 華麗(li) 升級,一條條產(chan) 業(ye) 鏈“強筋壯骨”,一個(ge) 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欣欣向榮,匯聚成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磅礴之力。
【記者感言】
幸福不會(hui) 從(cong) 天而降,夢想不會(hui) 自動成真。
從(cong) 革命老區到發展新區,定襄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是一步一個(ge) 腳印的踏實踐履,更是新征程路上的奮進新聲。
站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曆史交匯點,腳踏充滿紅色基因的土地,今天的定襄,可以毫無愧色地告慰長眠於(yu) 此的革命先輩們(men) 。當年那些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新時代的企盼與(yu) 憧憬,後來者正在通過持續努力,不懈奮鬥,將其徐徐展開為(wei) 燦爛的畫卷。意氣風發的定襄兒(er) 女,牢記殷殷囑托,不忘初心,懷抱紅心,傳(chuan) 承匠心,解放思想,真抓實幹,把紅土地上的精神偉(wei) 力,轉化為(we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自覺,奮力書(shu) 寫(xie) 新的時代答卷。(鄭娜 張玉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