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數字化平台進社區 賦能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裏”

發布時間:2022-05-28 17:14:00來源: 浙江日報

  2022年是浙江實現數字化改革“一年出成果、兩(liang) 年大變樣、五年新飛躍”戰略目標的關(guan) 鍵之年。5月5日下午,浙江省城鄉(xiang) 社區工作會(hui) 議在杭州召開,會(hui) 上提出,推進城鄉(xiang) 社區現代化建設,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體(ti) 推進城鄉(xiang) 社區邁向現代化的重大舉(ju) 措;是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的聚焦重點;是把“黨(dang) 建統領、整體(ti) 智治”落到最後一公裏、推動數字化改革“1612”體(ti) 係特別是基層治理“141”體(ti) 係貫通到社區的重要抓手;是真正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殲滅戰的關(guan) 鍵所在。

  數字化平台進社區

  賦能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裏”

  長期以來,社區履行經濟、社會(hui) 化、社會(hui) 參與(yu) 、社會(hui) 互助等功能,承擔著“上傳(chuan) 下達”的重任,是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裏”。然而,有的社區中存在社工工作負擔重、工作內(nei) 容無留痕、轄區底數不清晰、服務居民渠道少等諸多痛點。

  杭州市臨(lin) 平區南苑街道、崇賢街道以及蕭山區盈豐(feng) 街道、濱江區長河街道聞濤社區等多個(ge) 街道社區,緊扣數字化改革、全麵深化改革要求,推進城鄉(xiang) 社區現代化建設,通過打造“鄰裏治”(“盈豐(feng) 裏”)數字化平台,實現自動化數據采集、標準化建模計算、可視化指揮調度、便捷化居民服務,提高基層治理質效和精細化水平,解決(jue) 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裏”的難點痛點,提升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數字賦能

  改變傳(chuan) 統工作模式

  杭州市蕭山區盈豐(feng) 街道努力打造“盈豐(feng) 裏”數字治理社區平台,為(wei) 社區治理開拓了新模式。

  盈豐(feng) 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張丹說:“針對基層治理中留痕不足、流程欠規範、條線較繁雜、上報表格多等問題,盈豐(feng) 街道通過‘盈豐(feng) 裏’數字平台,有效將社區工作從(cong) 傳(chuan) 統的人工低效時代帶入數字化高效時代;同時強化前端的觸達和感知,成為(wei) 居民‘微自治’生態鏈的重要環節。”

  通過“盈豐(feng) 裏”平台,盈豐(feng) 街道構建了標準化、易用式的數據錄入體(ti) 係,降低基層人員辦公軟件使用門檻;通過電話、短信、小程序三端齊用多元居民觸達,有效讓居民對社區工作可感、可觀、可管。同時,街道結合實際,打通各部門條線的數據壁壘,向上兼容,形成合力。目前,“盈豐(feng) 裏”是街道“一網統管”體(ti) 係在社區的延伸和補充。通過“盈豐(feng) 裏”,實時觀測轄區內(nei) 重點地區情況、部分聯動社區事件推進情況及反饋,以居民個(ge) 體(ti) 為(wei) “神經元”,樓宇、社區為(wei) “毛細血管”,源源不斷為(wei) 街道“一網統管”的中樞小腦輸送活力。

  “我們(men) 從(cong) 原來的每家每戶一紙一筆到如今的一隻手機就能搞定,‘盈豐(feng) 裏’數字治理社區平台改變了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工作模式,重塑了工作流程。”盈豐(feng) 街道奔競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陳亮感慨道:“通過‘盈豐(feng) 裏’數字平台,可以把基層工作者從(cong) 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切實做到‘減負提效’。”

  數據集聚

  基層治理三端掌控

  數據是基層治理與(yu) 服務堅實的數字底座,對基層數字化建設起著關(guan) 鍵支撐作用,也是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然而,基層治理中更多存在的還是碎片化數據堆積起來的一座座“高山”。

  杭州市臨(lin) 平區南苑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應世明表示,為(wei) 了解決(jue) 基層治理中日常工作數據留痕難、各條線數據多頭錄入、重複報送、統計繁瑣的難點痛點,南苑街道借力“鄰裏治”數字化平台,通過資源整合,打造街道端、社區端、居民端管理服務閉環,實現了各條線數據信息橫向縱向貫通,讓數據“一頭錄入,多方共享”,並為(wei) 街道精準管理、科學決(jue) 策提供數據支撐。

  “目前平台試點情況非常好,後續將開發更多場景應用,增加居民服務側(ce) 的功能研發,並推廣到更多社區應用。”據南苑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應世明介紹,“鄰裏治”數字平台已在街道9個(ge) 社區完成了部署應用。

  在南苑街道保障橋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沈國梅詳細介紹了社區數字沙盤及居民端小程序的具體(ti) 應用。她介紹說:“利用‘鄰裏治’,搭建轄區‘人房企事物’基礎要素,不僅(jin) 能全麵掌握社區整體(ti) 數據,還能更加直觀地管轄轄區內(nei) 發生的動態情況,轄區數據呈現更加直觀,日常工作任務也能全程追蹤展現,讓數據活起來,並且能夠實實在在用起來。”

  數字防疫

  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直是我們(men) 街道最核心的工作內(nei) 容之一,我們(men) 街道本身在地理位置上就麵臨(lin) 很多挑戰,轄區接壤的片區人員流動性很大,基層防疫工作的人手不足等。因此在疫情防控上,我們(men) 迫切希望借助數字化手段進行賦能。”

  崇賢街道黨(dang) 工委委員史楊說:“崇賢街道目前已在17個(ge) 社區完成了‘鄰裏治’數字化平台的部署應用;自部署數字化平台以來,崇賢街道通過數字化平台搭載的AI數字社工、問卷流調、風險看板等工具,已經累計梳理169404份數據;完成14097次居民智能接待,居民滿意率達到92.8%;完成1397557次居民觸達;為(wei) 街道的17個(ge) 社區、120名社工,節省了約15000小時的工作量。”

  崇賢街道曹家浜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周朝博說:“在社區日常工作中,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居民谘詢問題有70%都是重複性問題,通過平台,將標準回答製作進AI,利用AI智能接待幫助社區減少大量電話接待的時間,實現了居民谘詢24小時服務,不僅(jin) 完成了大量的疫情防控接待任務,實現提效減負,也提升居民滿意度。”

  數字結合

  織密社區組織體(ti) 係

  為(wei) 了讓基層社會(hui) 治理能夠更好更有效地解決(jue) 民生需求、化解居民矛盾糾紛、提升基層隊伍戰鬥力,杭州市濱江區聞濤社區積極探索“一長二員”(樓道長、信息員、保障員)小紅書(shu) 模塊與(yu) “鄰裏治”數字化平台相結合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將“一長二員”日常工作進行線上線下結合,真正實現“規範化、精細化、數字化”基礎治理模式。

  聞濤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許吳芳說:“‘一長二員’小紅書(shu) 模塊可以通過‘鄰裏治’數字化平台上報事件、每日信息及工作日報,平台會(hui) 自動進行存儲(chu) 、篩選、分析,通過這些數據,能讓社區工作有留痕、事件有響應,更好地鏈接社區開展日常工作聯係,讓事件反饋形成一個(ge) 良好閉環。”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來醉鎏說:“鄰裏治平台幫助我們(men) 把隊伍工作內(nei) 容從(cong) 線下轉向線上,改變了傳(chuan) 統模式溝通不及時、管理存在困難等問題。”

  無論是盈豐(feng) 街道以數字化之力構建現代社區,打造“15分鍾便民圈”;或是南苑街道為(wei) 社會(hui) 治理裝上高標準“數字引擎”,打通社會(hui) 治理新格局;還是崇賢街道利用數字防疫在一線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基層治理數字化平台為(wei) 街道、社區提供了堅實的數智力量保障,推進了基層治理精準化、精細化、便捷化,為(wei) 城鄉(xiang) 社區現代化藍圖添上了絢麗(li) 一筆。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