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持續增強 增速穩居前列
5月26日,在2022江西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高峰論壇上,江西省社會(hui) 科學院發布了《江西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2)》。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營業(ye) 收入達2967.9億(yi) 元,總量位居全國第11名,中部地區第3名,較2020年增加477.43億(yi) 元,是2020年的1.19倍。
2021年,我省文化產(chan) 業(ye) 增速穩居全國前列。全省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16.1%,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4.9%,比全國兩(liang) 年平均增速高6個(ge) 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4位,中部六省第2位。同時,發展貢獻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江西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1275億(yi) 元,占GDP的比重由2019年的4%提高至2021年的4.3%,增加了0.3個(ge) 百分點。
報告表明,2021年,我省文化產(chan) 業(ye) 結構特點鮮明。江西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法人單位實現的文化製造業(ye) 營業(ye) 收入突破2000億(yi) 元,達2259.31億(yi) 元,增長16.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6.1%,占全省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總量的76.1%,成為(wei) 江西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支柱。同時,文化新業(ye) 態成為(wei) 發展新引擎。文化產(chan) 業(ye) 主要門類發展較快,2021年,文化產(chan) 業(ye) 九大門類中有七個(ge) 門類營業(ye) 收入比上年實現較快發展。
此外,文化產(chan) 業(ye) 市場活力明顯增強,文化企業(ye) 數量快速擴容。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法人單位數為(wei) 2097個(ge) ,較2020年增加140個(ge) 。全省現有中文傳(chuan) 媒等8家上市文化企業(ye) ,聯創宏聲等4家重點上市培育企業(ye) ,貪玩信息等擬上市後備文化企業(ye) 49家,中至數據、紅星傳(chuan) 媒等獨角獸(shou) 、瞪羚企業(ye) 13家。
2021年,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效應日益凸顯。新認定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文娛創意中心、鷹潭餘(yu) 江雕刻產(chan) 業(ye) 園為(wei) 省級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類國家級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基地)14家;省級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7家,涵蓋數字文化、陶瓷創意、工藝美術等產(chan) 業(ye) 門類。
文化產(chan) 業(ye) 布局不斷優(you) 化,為(wei) 區域文化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全省11個(ge) 設區市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呈現潛力激發、競相爭(zheng) 先的態勢。2021年,吉安市、南昌市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突破500億(yi) 元,增速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新餘(yu) 、鷹潭、景德鎮。
2021年,“文化+”讓文旅商融合快速推進。南昌萬(wan) 壽宮曆史文化街區、景德鎮三寶瓷穀等17條街區被列為(wei) 首批江西省特色文化街區培育單位,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贛州江南宋城曆史文化街區等成為(wei) 首批14個(ge) 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其中5個(ge) 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入選個(ge) 數位列中部地區第1位,全國第2位。
報告顯示,我省文化產(chan) 業(ye) 仍存在內(nei) 部結構欠優(you) 、文化市場主體(ti) 實力不強等問題。2021年,江西文化核心領域占比為(wei) 34.5%,全國為(wei) 61.53%,占比偏低。專(zhuan) 家建議,2022年是“十四五”江西文化強省建設關(guan) 鍵之年,應圍繞“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創新數字文化、增進文化消費、弘揚贛鄱文化”,全麵深化文化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改革,以優(you) 質文化供給創造有效需求,高質量打造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記者 鍾秋蘭(l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