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漳河灌區:水潤良田保豐收
漳河總幹渠掇刀閘群。漳河工程管理局供圖
隨著漳河水庫西幹渠、一幹渠、三幹渠相繼開閘放水,漳河灌區今年農(nong) 業(ye) 灌溉已拉開帷幕,一幅水潤良田兆豐(feng) 年的美麗(li) 畫卷徐徐展開。
漳河灌區是湖北省最大灌區,清澈的漳河水高效輸送至荊門、荊州、宜昌三市260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灌區糧食產(chan) 量由2015年的18.68億(yi) 斤增長至2021年的26.61億(yi) 斤。
織密水網,讓灌溉水暢流田間
當前正值中稻泡田插秧用水的關(guan) 鍵時期,荊門市漳河新區漳河鎮,渠水汩汩流入田間,醞釀著又一年的豐(feng) 收喜悅。
然而,曾經的漳河卻是河道下遊洪水泛濫、洪災不斷,漳河東(dong) 岸大片丘陵地區年年缺水苦旱、民不聊生。
為(wei) 造福兩(liang) 岸人民,1958年湖北省組織修建漳河水庫。“一自漳河馴伏後,良田萬(wan) 頃保糧源”,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建設,雄偉(wei) 宏闊的漳河工程展現在世人眼前。
一條條水渠的建成,將源源清水引進田間地頭,讓這裏“水在河裏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煙,十年九不收”的曆史畫上了句號。
為(wei) 保障工程長效運行,1996年以來,漳河灌區先後實施了多期續建配套與(yu) 節水改造工程,累計完成土建投資13.14億(yi) 元,解決(jue) 了渠道的“跑、冒、滴、漏”問題,渠道輸水能力、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
眼下,四幹渠北幹胡家灣渡槽重建正在加速進行。胡家灣渡槽拆除後,原址上將新建一座6跨連拱結構、全長299.2米的新渡槽,在新時代繼續為(wei) 漳河灌區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漳河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工程,已納入湖北省水利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
根據改造實施方案,到2025年漳河灌區將改善灌溉麵積206萬(wan) 畝(mu) ,恢複灌溉麵積41.13萬(wan) 畝(mu) ,灌溉保證率達到80%以上,為(wei) 灌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創造條件,並達到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農(nong) 民增收的目的。
分級管理,提高節約用水意識
“湖廣熟,天下足”。湖北省是全國糧食主產(chan) 區,在全國糧食生產(chan) 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漳河灌區渠道分為(wei) 9級,多達13990條,總長7167公裏。協調好農(nong) 田用水供需,保障農(nong) 田穩產(chan) 高產(chan) 的灌溉用水,是重中之重。
“我們(men) 采取專(zhuan) 業(ye) 管理與(yu) 群眾(zhong) 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ti) 製。”漳河工程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灌區實行統一水量分配與(yu) 調度,灌區管理單位負責管理總幹、幹、支幹、分幹、支5級渠係,支渠以下的分、鬥、農(nong) 、毛4級渠道的輸配水則交由農(nong) 民用水協會(hui) 管理,製度完善,流程規範。
精打細算用好水。上世紀80年代,漳河灌區開始在全國率先實行“按田配水、計量收費”。2004年漳河灌區推行基本水價(jia) 和計量水價(jia) 相結合的“兩(liang) 部製”水價(jia) ,2006年試行農(nong) 業(ye) 供水超定額累進加價(jia) 製度。
試點成功後,2012年漳河灌區全麵實行農(nong) 業(ye) 供水超定額累進加價(jia) 製度,充分發揮經濟杠杆的作用,推進節約用水,進一步減輕用水戶負擔。
漳河灌區還建立了水量、水價(jia) 、水費公示製度。一次灌溉結束後,將用水戶水量、水價(jia) 、水費迅速在村或協會(hui) 顯著位置張榜公示,讓用水戶用明白水,交放心錢。
農(nong) 戶改變了過去認為(wei) 漳河水是取之不盡的傳(chuan) 統觀念,珍惜水、保護水、節約水逐步成為(wei) 大家的自覺行為(wei) 。
科技興(xing) 水,加強水資源優(you) 化調度
沿著總幹渠渠道行走,幾步之遙就有許多測、視、控一體(ti) 化設備,實現對水資源在線監測、動態模擬、合理調配等。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有力支撐,也是提高灌區用水效率有力保障。漳河工程管理局開發了總幹渠灌區作物需耗水預測預報、幹渠輸配水模擬仿真、水量調度及水費征收等子係統,為(wei) 灌區水資源優(you) 化調度提供了決(jue) 策支持。
過去用水管理手段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不能及時掌握水係宏觀情況。信息監測實施以後,晴雨可預,開閘放水都可以用手機或者電腦APP遠程控製。“總幹渠水超市”,讓用水戶像在超市購物一樣進行水商品交易。
灌溉試驗工作是促進農(nong) 業(ye) 節水灌溉的基礎性工作。以湖北省灌溉試驗中心站為(wei) 依托,漳河灌區強化節水灌溉研究,探索既有利於(yu) 田間節水、又有利於(yu) 提高灌區灌溉水利用率的作物灌溉模式。
去年,《漳河灌區控製排水的節水減排規律研究——以油菜和黃豆種植模式為(wei) 例》通過專(zhuan) 家結題驗收評審,項目順利結題。3年的試驗中,科研人員提取不同生育期土樣、水樣,分析土樣、水樣、植株樣中氮和磷的含量,獲取了豐(feng) 富的試驗數據。
近年來,“淺、薄、濕、曬”、間歇灌溉等節水灌溉技術在漳河灌區廣泛推廣,通過典型農(nong) 戶以點帶麵的示範作用,改變傳(chuan) 統“大水漫灌”灌溉模式,穩步提高農(nong)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