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心有小家胸懷大愛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德潤燕趙

發布時間:2022-06-15 15:11: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5月28日電 (楊文娟)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從(cong) 孝老敬親(qin) 、夫妻和睦的和美之家,到科學教子、詩書(shu) 繼世的育人之家,再到愛黨(dang) 愛國、賡續革命傳(chuan) 統的紅色之家……在河北這座美美與(yu) 共、和諧共生的百花園裏,一批批“最美家庭”不斷湧現出來,目前全省已評選出各級“最美家庭”20多萬(wan) 戶。

  這些家庭以愛為(wei) 底色,心係家與(yu) 國,用充滿幸福的小家故事,傳(chuan) 播好家風、好家訓,凝聚起積極向上的強大力量,不僅(jin) 弘揚了新時代家庭觀,引領了社會(hui) 主義(yi) 家庭文明新風尚,而且推動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愛是家的底色 好家庭傳(chuan) 遞好家風

劉會(hui) 坤一家(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今年42歲的劉會(hui) 坤是河北省行唐縣南橋中學的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經受病魔侵襲後的她雖然如願重返講台,但卻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

  “2012年,我得了一種說起來讓人很傷(shang) 心的病。”采訪中,劉會(hui) 坤說著就開始抹眼淚。那時候,她高燒不退,腿關(guan) 節疼得打不了彎,手腕疼的時候連飯碗都端不了,“後來確診是紅斑狼瘡,我整個(ge) 人都崩潰了。”

  突如其來的病情,讓劉會(hui) 坤承受著身體(ti) 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丈夫李剛很心疼妻子,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她按摩,減輕痛苦。“哪疼捏哪,從(cong) 早到晚,有時候捏著捏著太累了就睡著了,有時候睡夢中都會(hui) 摸著腳就捏腳,摸著腿就捏腿。”劉會(hui) 坤哽咽著說,最困難的時候是丈夫陪著她走過來的,“覺得自己很幸福了!”

  “但更幸運的是,我還有一個(ge) 好婆婆,是她支持著我站起來的。”劉會(hui) 坤訴說著。2013年春天,她想下床走路,但因為(wei) 躺得太久,雙腿僵硬得像木棍般動不了。這時候婆婆鼓勵她,讓她不要著急,“咱娘倆(lia) 配合著,你會(hui) 走路的”。就這樣,60多歲的婆婆蹲著身子給她往前搬腿,挪一步搬一下,慢慢地劉會(hui) 坤會(hui) 走路了。

  那一刻,劉會(hui) 坤抱著婆婆說:“我的人生第一步是我母親(qin) 教的,我人生重啟後的第一步是您教的,您就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婆婆!您就是我的親(qin) 媽呀!”

  婆婆張榮華眼裏含淚說:“媳婦來到家裏時又說又笑,後來得了重病,覺得天塌了一樣。孩子疼得沒辦法,我替不了孩子疼痛,但是我能盡心盡力地照顧她。我老頭兒(er) 說隻要咱們(men) 大家齊心合力,孩子沒事,咱的家一定會(hui) 好的。”

  幸福有人分享,困難有人分擔,有愛的家庭,愛會(hui) 延續。劉會(hui) 坤說,她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了不離不棄的丈夫,又遇到一個(ge) 視己如親(qin) 女兒(er) 的婆婆,沒有他們(men) 的扶持和幫助,她挺不到現在,以後一定會(hui) 好好愛護丈夫、孝敬老人。

  今年,劉會(hui) 坤家庭被評為(wei) “河北省最美家庭”。像劉會(hui) 坤家庭一樣,孝老愛親(qin) 的家庭還有很多。他們(men) 家庭中愛的故事在不斷傳(chuan) 播,感染著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

  教知識育品德 好家庭涵養(yang) 好家教

劉俊紅利用業(ye) 餘(yu) 時間組織活動,帶領孩子們(men) 閱讀經典。 受訪者供圖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最好的教育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ge) 好榜樣,我們(men) 努力,孩子就會(hui) 加油。”邢台市南和區十方院小學教師劉俊紅認為(wei) ,在家庭教育裏,首先要讓孩子養(yang) 成讀書(shu) 的好習(xi) 慣。

  讓孩子愛讀書(shu) ,劉俊紅有自己的“招數”——營造“讀書(shu) 樂(le) ”的氣氛。每天晚上陪孩子看書(shu) 、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購買(mai) 孩子感興(xing) 趣的圖書(shu) ……不知不覺中,孩子就喜歡上了讀書(shu) 。劉俊紅說,她每學期都會(hui) 給孩子購買(mai) 30多本青少年讀物,也會(hui) 把購書(shu) 作為(wei) 獎勵進行激勵。同時,她還專(zhuan) 門為(wei) 孩子購置了小書(shu) 架,現在已經有古今中外各類圖書(shu) 1000餘(yu) 冊(ce) ,看書(shu) 讀報已經成為(wei) 他們(men) 家必不可少的活動了。

  “對於(yu) 孩子,如果讀書(shu) 成為(wei) 一種習(xi) 慣後,她的人生路走得也會(hui) 非常順暢,因為(wei) 知識就是最好的助力。”看著家中牆上女兒(er) 獲得的各種榮譽,丈夫劉錄林麵帶微笑地說。

  要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劉俊紅和丈夫把家庭中的“讀書(shu) 樂(le) ”變成了孩子們(men) 集體(ti) 閱讀的“眾(zhong) 人樂(le) ”。每周日下午,劉俊紅都會(hui) 走進新華書(shu) 店、公園、圖書(shu) 館等地,舉(ju) 行線下的螢火蟲故事會(hui) ,帶領孩子們(men) 閱讀經典,傳(chuan) 播正能量。同時,她還利用線上平台向家長們(men) 分享家教知識與(yu) 方法。“看到很多的家庭和孩子都喜歡上讀書(shu) ,我就非常開心。”劉俊紅說,目前已開展線下活動27期,線上直播活動110期,播放量高達11萬(wan) 次,帶動了一批優(you) 秀家長和書(shu) 香家庭。

  “孩子們(men) 從(cong) 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麽(me) 樣的家教,就有什麽(me) 樣的人。”其實,在河北,麵向家長、兒(er) 童開展的思想道德、親(qin) 子閱讀、法治教育等各類兒(er) 童實踐活動層出不窮,這些活動都以活潑生動、兒(er) 童樂(le) 於(yu) 接受的方式傳(chuan) 播著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同時,結合尋找“最美家庭”等活動,河北還打造了“知子花開”家庭教育工作品牌,引導家長掌握科學家教知識,幫助孩子養(yang) 成好品德、好習(xi) 慣。

  傳(chuan) 承紅色家風 好家庭帶動好社風

  董立雙,在石家莊市一家餐飲管理公司從(cong) 事管理工作,她還有另外一個(ge) 身份——河北籍紅軍(jun) 將領、革命烈士董振堂的曾孫女。對於(yu) 老爺爺的了解,不管是立誌救國、投身革命,還是臨(lin) 危不懼、凜然就義(yi) ,董立雙都是從(cong) 爺爺和父親(qin) 講的革命故事中獲得的。

  “老爺爺一生光明磊落,赤膽忠心,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dang) 。”董立雙說,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爺爺剛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把自己的3000塊銀元全部交了黨(dang) 費,一點兒(er) 不留,“革命了,個(ge) 人的一切都交給了黨(dang) ,還要錢幹什麽(me) ?”董立雙覺得老爺爺所堅守的“忠誠、擔當、奉獻”的家國情懷,讓她很欽佩,也給“愛國持家,克己助人”的董氏祖訓賦予了紅色內(nei) 涵,影響著他們(men) 後代人做事的方式。

  在董立雙的記憶裏,她從(cong) 小就覺得長輩對她的要求比別的家庭都更嚴(yan) 格。在1997年的時候,由於(yu) 單位不景氣,董立雙下崗了。“我是技校畢業(ye) ,也沒有更多的技能,當時想讓父親(qin) 通過關(guan) 係幫自己找一個(ge) 單位上班。”董立雙說,不成想,被父親(qin) 拒絕了,“爸爸可以拿出積蓄幫你創業(ye) ,但是找關(guan) 係安排工作不行。”

  父親(qin) 的話讓當時的董立雙很不理解。後來,她的父母告訴她,“正因為(wei) 我們(men) 是董振堂的後代,是革命烈士的後代,更不能去搞特殊!隻有這樣,不管到任何時候,我們(men) 一家人都可以安安穩穩、踏踏實實地睡覺,這才是最大的幸福!”

董立雙與(yu) 父母合影。 受訪者供圖

  父母的一番話,讓董立雙真正體(ti) 會(hui) 到了“董氏祖訓”的內(nei) 涵。回頭想想,董立雙說,不光是她的父親(qin) ,還有她的叔叔們(men) ,都是這樣嚴(yan) 格要求自己,特別是在工作上兢兢業(ye) 業(ye) ,從(cong) 不給黨(dang) 和政府添麻煩。

  “董氏祖訓傳(chuan) 到我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我雖然沒有見過我的老爺爺,但是我會(hui) 把董氏祖訓傳(chuan) 下去,把紅色家風傳(chuan) 承下去,一定會(hui) 讓清白做人、幹淨做事的政治操守和高尚品格在董家發揚光大。”董立雙表示,現在老爺爺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潛移默化中他們(men) 也受到觸動,影響著他們(men) 的為(wei) 人處事。

  好家風是傳(chuan) 家寶,不僅(jin) 影響一個(ge) 家族的綿延,也引領著一個(ge) 社會(hui) 的精神文明。家風正、民風淳、國風清。最美家庭引領時代新風,以道德風尚滋養(yang) 心靈。河北以“最美家庭”為(wei) 榜樣,涵養(yang) 好家教,培育好家風,積極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以家庭之美推動社會(hui) 的文明進步,“家”力量正在河北迸發!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