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政策強支撐 開足馬力穩增長
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疫情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我省在全麵落實國務院穩經濟“33條”政策措施的同時,結合山西實際,梳理出台了市場主體(ti) 倍增、工業(ye) 高質量發展、服務業(ye) 提質增效等一係列政策,並形成《山西省紮實推進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行動計劃》,共7部分46條措施。其中第一部分是財稅政策措施。記者采訪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有關(guan) 負責人,就具體(ti) 內(nei) 容及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詳細解讀。
擴大財政支持範圍
精準發力重點領域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dang) 中央的明確要求。而財政收入是體(ti) 現一個(ge) 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數據顯示:前5個(ge) 月,我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09.3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6.6%,提前一個(ge) 月實現過半目標。
此次製定的46條“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中直接涉及財政的有28條,涵蓋稅收、基金、擔保、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政府采購和財政支出等政策。
“這些政策指向明確、發力精準,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省財政廳副廳長蔡江澤介紹說,28條財政政策主要包括:進一步加大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將更多行業(ye) 納入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範圍,延續升級我省自主減稅政策,拓展社保費緩繳政策時限範圍,為(wei) 企業(ye) 減負釋壓。加快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範圍,在已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領域基礎上,將新基建、新能源項目納入重點支持範圍。加強財政金融協同發力,指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yu) 金融機構開展“見貸即擔”“見擔即貸”批量擔保業(ye) 務。設立首期規模3億(yi) 元至5億(yi) 元的省級天使投資基金,培育壯大風投創投市場主體(ti) ,設立省級推進企業(ye) 上市倍增投資基金,加快實施企業(ye) 上市倍增計劃。全力支持穩市場主體(ti) 、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統籌運用、頂格執行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采購、援企穩崗等政策,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ti) 房屋租金,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民航、道路客運、文旅、住宿餐飲等行業(ye) 企業(ye) 紓困支持力度,全力推進物流樞紐建設。加大對糧食、能源、投資、消費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讓財政資金更多更快投向重點領域、重點產(chan) 業(ye) 、重大項目;實施產(chan) 糧大縣省級獎補政策,發放種糧農(nong) 民農(nong) 資一次性補貼,保護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支持提高我省能源儲(chu) 備能力和水平,鼓勵發展氫能等新能源;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盡快下達重大水利工程、交通、能源、生態環保、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和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重大項目等建設資金;支持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在技術改造資金下單列產(chan) 業(ye) 鏈培育專(zhuan) 項,支持1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的“鏈主”企業(ye) 培育、鏈條企業(ye) 招引等7大領域;支持發放政府數字消費券和“愛心消費券”,促進居民消費回暖。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完善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和農(nong) 村勞動力創業(ye) 就業(ye) 支持政策,落實好對低收入群體(ti) 、困難群眾(zhong) 、受災人員等各項幫扶救助政策,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
加大退減稅支持
穩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今年以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對企業(ye) 恢複經營、穩崗就業(ye) 、技術創新、擴大投資產(chan) 生了積極作用。目前,全省退稅減稅政策平穩有序,政策紅利效果初顯。數字顯示,截至5月底,全省已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費負擔超470億(yi) 元。
“這些政策紅利為(wei) 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解難、提振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省稅務局總經濟師李淵介紹說,本次“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中,稅務部門主要從(cong) 加大財稅支持、穩投資促消費、穩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等方麵發力。
具體(ti) 包括:在已出台的製造業(ye) 等行業(ye) 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的政策範圍,擴大至“批發和零售業(ye) ”“農(nong) 、林、牧、漁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等7個(ge) 行業(ye) ,並在7月份基本完成存量留抵稅額退還。對小型微利企業(ye) 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ye) 所得稅;對個(ge) 體(ti) 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的部分,在現行優(you) 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個(ge) 人所得稅。拓展社保費緩繳政策時限範圍,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5個(ge) 特困行業(ye) 實施階段性緩繳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失業(ye) 保險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圍了17個(ge) 行業(ye) ,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費緩繳期限階段性延長至2022年底;對受疫情影響生產(chan) 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ye) 、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ge) 體(ti) 工商戶,階段性緩繳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失業(ye) 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限階段性實施到2022年底。延續升級我省自主減稅政策,將我省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兩(liang) 次下調政策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將重點群體(ti) 創業(ye) 就業(ye) 稅收高限扣減政策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我省契稅執行法定最低稅率;依法擴大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團體(ti) 以及其他組織向個(ge) 人、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ye) 出租住房減按4%的稅率征收房產(chan) 稅的適用範圍。同其他部門強化合作,規範平台企業(ye) 的市場主體(ti) 登記、發票開具等行為(wei) ,開展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專(zhuan) 項行動,發揮平台經濟穩就業(ye) 作用。推動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ti) 房屋租金,鼓勵非國有房屋出租方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合理分擔疫情帶來的損失,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ye) 主,符合條件的,按規定減免當年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打好政策組合拳
增強企業(ye) 發展後勁
穩住經濟大盤,需要“對症藥”。一係列助企紓困的舉(ju) 措,兼顧了企業(ye) 短期解困和中長期發展的銜接,在提振企業(ye) 生產(chan) 信心的同時,也給企業(ye) 帶來了新的生機。在此次“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中財稅支持政策力度很大,那麽(me) 接下來,有關(guan) 部門將如何落實這些舉(ju) 措?
蔡江澤表示,財政部門將以超常力度、過硬作風抓好落實,堅決(jue) 打好三套組合拳,有力有效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一是打好稅費支持的組合拳,堅持全麵落實中央“規定動作”,統籌做好資金調度。同時,延續升級我省“自選動作”,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二是打好資金保障的組合拳,能預撥的預撥,能早撥的早撥。同時,大力盤活存量資金,對結餘(yu) 資金和連續兩(liang) 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全部收回使用,對不需按原用途使用和年度內(nei) 預計無法形成有效支出的資金及時收回,調整用於(yu) 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戰略。此外,進一步加強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資金調度,增加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調整頻次,對確實無法支出的項目,按程序調整用於(yu) 其他“等資金”項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是打好風險防範的組合拳,持續強化財政運行監測,優(you) 先保障疫情防控必要支出、重點群體(ti) 工資等“三保”支出資金需要,並安排市縣財政運行困難補助資金,兜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政府債(zhai) 務風險、社保基金運行風險、地方金融風險的防範力度,為(wei) 我省經濟平穩運行營造低風險環境。
增值稅留抵退稅直接增加企業(ye) 現金流,真金白銀幫助企業(ye) 走出困境。
李淵表示,為(wei) 高效精準推動政策落實,稅務部門“快退、狠打、嚴(yan) 查、長宣”並舉(ju) ,高效推動退稅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ti) 。一是堅持快退準退,跑出退稅辦理“加速度”,建立全鏈條、閉環退稅流程,加強部門信息共享調度,實現退庫業(ye) 務72小時到賬。同時,依托智能化技術手段,實現“身份自動判別、表單自動預填、優(you) 惠自動享受、紅利賬單自動推送”的四個(ge) 自動。二是堅持嚴(yan) 查狠打,織密政策落實“防護網”,將依托稅收大數據和風險防控工作機製,嚴(yan) 密防範騙稅風險,堅決(jue) 不讓退稅減稅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三是堅持長效宣傳(chuan) ,多渠道發出政策宣傳(chuan) “好聲音”,不斷擴大政策知曉度,讓納稅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點滴中,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記者任誌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