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奮力擔當,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
6月18日,省委人才辦、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在南京師範大學舉(ju) 辦“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研討會(hui) 。
會(hui) 上,科技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徐南平,東(dong) 南大學副校長、東(dong) 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ge) 人邱海波等專(zhuan) 家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們(men) 齊聚一堂,深入學習(xi) 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精神,就推進江蘇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全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等展開熱議。
聚焦戰略人才力量,
推進人才隊伍現代化
人才是第一資源。如何加強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成為(wei) 大家熱議的話題。
“我們(men) 首先要弄懂,為(wei) 什麽(me) 要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什麽(me) 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怎樣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會(hui) 上,徐南平連發三問,結合“加快培養(yang) 國家戰略人才”議題,對江蘇乃至全國推進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提出了獨到見解和路徑建議。徐南平認為(wei) ,戰略科學家這樣的“帥才”不是評出來的,也不是任命出來的,一定是“打仗”打出來的,需要更多關(guan) 注戰略科學家的成長規律,並認真研究。
縱觀現代人類發展史,每次全球科學中心的轉移都以擁有頂級科學家群體(ti) 的誕生為(wei) 特點。中國組織人事報社黨(dang) 委書(shu) 記、社長張寶忠認為(wei) ,創新策源能力建設本質上是頂尖人才的力量集聚,要把培養(yang) 戰略人才力量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高端引領、整體(ti) 開發,形成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雁陣格局。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在國家最需要的重大關(guan) 頭,我們(men) 怎麽(me) 去回應國家戰略需求?我們(men) 的人才隊伍能不能經得起檢驗?”作為(wei) 一名衛生科技工作者,過去兩(liang) 年多,邱海波曆經多次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也是在疫情大戰大考中,他愈發感受到加強、加快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和創新高地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希望盡快形成國家層麵的平台,遇到突發事件時,我們(men) 迎戰能夠更有章法,也更有信心。”會(hui) 上,邱海波還以“努力打造國家創新平台”為(wei) 主題作報告,探討了如何通過體(ti) 製機製創新,建設國家創新平台,努力解決(jue) 醫療領域科技創新“卡脖子”問題。
聚焦高水平人才平台,
更深層次推進產(chan) 才融合發展
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南京、蘇州等城市要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人才平台。省委人才工作會(hui) 議再次強調這個(ge) 要求。
建設高水平人才平台,重點是要發揮我省高校院所集聚、重大科創平台集成和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勢,努力在產(chan) 才融通、校地融合、人才體(ti) 製機製改革等方麵形成更多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發展成果,塑造以人才為(wei) 核心的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更深層次推進產(chan) 才融合發展。
作為(wei) 科教人才資源富集的中心城市,南京有基礎也有義(yi) 務在人才平台建設上知重負重、率先爭(zheng) 先。南京市委組織部表示,南京建設人才平台要立足現有基礎,提升城市整體(ti) 能級,將堅持邊幹邊探索、邊創邊提高,努力交出一份聚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zheng) 力的人才平台的答卷。
蘇州市委組織部提出,要堅定不移把人才引領發展作為(wei) 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聚焦助推數字經濟時代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發展,著眼營造“人到蘇州才有為(wei) ”最優(you) 生態,積極打造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努力建設人才發展現代化強市,源源不斷為(wei) “強富美高”新蘇州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江蘇省社科聯科研中心徐軍(jun) 海博士從(cong) 實施“突破性政策+超常規舉(ju) 措”、布局“功能核心區+標誌性平台”、聯動“產(chan) 教才融合+產(chan) 才城融合”等維度,提出江蘇建設高水平人才平台的對策建議。
聚焦引育優(you) 秀青年人才,
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源頭活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研討會(hui) 上,多位專(zhuan) 家表示,江蘇要想加快形成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優(you) 秀青年科技人才隊伍,需要依托我省科教資源和產(chan) 業(ye) 基礎稟賦,發揮高校人才培養(yang) 主陣地作用、企業(ye) 承載創新人才主體(ti) 作用、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以學科融合培養(yang) 研究型人才、以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應用型人才,全麵提升人才供給自主可控能力。
“圍繞科技製高點的競爭(zheng) 空前激烈,加強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yang) ,已經成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的重要舉(ju) 措。”南京師範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成斌認為(wei) ,高校要提升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就是要抓使命引領,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體(ti) 係建設,強化科創平台支撐;抓放權賦能,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抓引育結合,精準鏈接全球一流人才。
新時代的人才競爭(zheng) ,關(guan) 鍵是人才生態的競爭(zheng) 。中組部人才工作局原巡視員、原副局長李誌剛認為(wei) ,要打造人才創新生態城市,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係”更加發達。張寶忠在題為(wei) “新時代人才工作新使命新趨向”的報告中提出,當前人才工作進入係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要以人才為(wei) 中心,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五鏈融合,形成覆蓋創新創業(ye) 全生命周期的生態係統。
省社科聯原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張顥瀚就如何把握機遇、加快人才強省建設、率先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提出建議:把江蘇的人才戰略從(cong) 一般專(zhuan) 項戰略,提升到“人才引領發展戰略”,作為(wei) 一級發展戰略;另一方麵,把江蘇的發展、創新、轉型升級與(yu) 高質量發展,都聚焦到人才工作上來。
與(yu) 會(hui) 人員一致認為(wei) ,江蘇應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中央頂層設計大框架下,找準定位、扛起責任,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全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實現人才隊伍現代化、人才效能現代化和人才發展治理現代化,在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中扛起擔當、作出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