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力推動文化創新(有的放矢)

發布時間:2022-06-21 10: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文化建設固本培元、守正創新,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大力推動文化創新,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鞏固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共同思想基礎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我們(men)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把創新作為(wei) 促進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積極推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提供精神支撐。

  把握文化創新的發展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方向引領行動,行動成就目標。隻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牢牢把握文化創新發展方向,才能推進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全麵發展。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不移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統領新時代文化建設,具體(ti) 落實到把握方向導向、創新理念思路、改革體(ti) 製機製等各方麵。牢牢抓住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充分發揮其主導和引領作用,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體(ti) 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chan) 品創作生產(chan) 傳(chuan) 播全過程。注重用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培根鑄魂,在文化創新發展中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不斷推出更多謳歌黨(dang) 、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堅守文化創新的人民立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既是曆史的創造者、也是曆史的見證者,既是曆史的‘劇中人’、也是曆史的‘劇作者’。”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和媒體(ti) 技術的更新迭代,人民群眾(zhong) 對文化產(chan) 品質量、品位等方麵的要求不斷提升,同時,人民群眾(zhong) 的文化創新活力也競相迸發。文化創新的成果是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服務的,文化創新的成效應該由人民群眾(zhong) 來評價(jia) ;文化創新的活力來自人民群眾(zhong) ,文化創新的活動應該吸引人民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推動文化創新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工作導向,準確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推出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wei) 檢驗文化創新成效的最高標準。尊重人民群眾(zhong) 主體(ti) 地位,優(you) 化城鄉(xiang) 文化資源配置,構建人民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的文化創作、生產(chan) 、傳(chuan) 播、評價(jia) 機製,不斷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培養(yang) 造就文化創新高層次人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推進文化創新、繁榮文化事業(ye) ,離不開一批有影響的文化各領域領軍(jun) 人物,離不開一支結構優(you) 化、布局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人才隊伍。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實踐創新為(wei) 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wei) 文化領域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提供了廣闊空間。新征程上,文化藝術界必須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建立健全重大文化項目首席專(zhuan) 家製度,開展好高層次人才的選拔推薦工作。加強複合型人才、緊缺人才培養(yang) ,多渠道引進海外優(you) 秀文化人才。建立科學的文藝作品評價(jia) 體(ti) 係,完善文藝評獎機製,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持續激發文化人才的創新活力。培養(yang) 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名家、文藝大師,推動當代中國文化事業(ye) 不斷出精品、出流派,在世界文學藝術領域鮮明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範。

  (作者為(wei) 濟南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1日 第 09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