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航打造強大“引擎” 湖南寧鄉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
近年來,大成橋鎮堅持加強黨(dang) 對鄉(xiang) 村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該鎮鄉(xiang) 村治理模式入選第二批全國鄉(xiang) 村治理典型案例。圖為(wei) 美麗(li) 的大成橋鎮。(資料圖片)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黨(dang) 組織“車頭”強不強,往往影響著一個(ge) 村子的發展。隻有不斷加強黨(dang) 的領導,方能凝聚起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磅礴力量。
近年來,湖南寧鄉(xiang) 堅持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強化黨(dang) 建引領,以創建“湖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縣”為(wei) 目標,緊盯實現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ge) 振興(xing) ”,大力實施“黨(dang) 建聚合力”工程,將黨(dang) 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凝聚強大合力,有效地推動黨(dang) 建工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度融合、互促共進,努力構建紅色領航、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格局。
扛牢政治責任,完善推進機製
寧鄉(xiang) 市堅持“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堅持書(shu) 記抓、抓書(shu) 記,充分發揮市、鎮、村三級黨(dang) 組織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領導作用,強化市、鎮、村三級書(shu) 記主體(ti) 責任,建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聯係點製度,市領導帶頭建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點,6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鄉(xiang) 鎮“五個(ge) 振興(xing) ”全麵啟動示範。將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績作為(wei) 黨(dang) 委書(shu) 記抓黨(dang) 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納入鄉(xiang) 鎮領導班子年度績效考核。
同時,寧鄉(xiang) 市堅持統籌抓、抓統籌。成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將2022年明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升年”,出台“五個(ge) 振興(xing) ”十大專(zhuan) 項行動方案,推進涉農(nong) 資金統籌整合,集中力量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出台激勵與(yu) 扶持措施,落實土地出讓收益30%用於(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把產(chan) 業(ye) 培育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點任務,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抓好生態宜居村莊建設。
越是偉(wei) 大的時代,越需要精神的引領;越是逐夢的征程,越需要理論的指引。
寧鄉(xiang) 市創新將傳(chuan) 統節日、文學藝術作品和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結合起來,編排了文藝黨(dang) 課、電影黨(dang) 課和音樂(le) 黨(dang) 課,組建了高水準的宣講團,先後組織學黨(dang) 史、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等多輪大型集中宣講,進鄉(xiang) 鎮,入屋場,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學深悟透黨(dang) 的創新理論,講好講活黨(dang) 的成功密碼,讀懂黨(dang) 的精神,牢記黨(dang) 的初心使命,做精做細民生實事,牢牢把握“辦實事”這個(ge) 基本著力點,創新機製模式,以黨(dang) 員幹部“四聯五到位”民情大走訪為(wei) 載體(ti) ,做實“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
2021年,寧鄉(xiang) 市落實糧食播種麵積163.71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73萬(wan) 噸,完成全年任務的103%;出欄生豬112萬(wan) 頭(其中花豬38萬(wan) 頭),存欄生豬75萬(wan) 頭,超額完成省定生豬生產(chan) 任務;黨(dang) 員群眾(zhong) 自發申創美麗(li) 宜居村莊項目265個(ge) ,籌資籌勞、捐物捐料價(jia) 值超1.7億(yi) 元。
建強骨幹隊伍,形成中堅力量
近年來,寧鄉(xiang) 市堅持把組織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工程”,以鄉(xiang) 鎮、村為(wei) 重點,建強組織,選好班子,夯實基礎,充分激發鄉(xiang) 鎮幹部隊伍活力,不斷築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鬥堡壘。
寧鄉(xiang) 市選優(you) 配強鄉(xiang) 鎮領導班子,優(you) 化調整鄉(xiang) 鎮黨(dang) 政正職6名,配備35歲以下黨(dang) 政正職8名、副職85名。擇優(you) 選拔4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進入鄉(xiang) 鎮領導班子。落實邊遠鄉(xiang) 鎮工作補貼,確保鄉(xiang) 鎮幹部薪酬待遇高於(yu) 市直機關(guan) 同職級幹部20%。年度考核優(you) 秀比例向鄉(xiang) 鎮傾(qing) 斜,新招錄公務員等優(you) 先安排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鄉(xiang) 鎮,新到崗選調生全部安排到村。
同時,寧鄉(xiang) 市調優(you) 訓強支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村幹部平均年齡為(wei) 40.56歲,較上屆下降3.5歲,每個(ge) 村至少有1名30歲左右的年輕幹部,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994名,致富能人和返鄉(xiang) 人才358名。同時,儲(chu) 備30歲左右的後備幹部500餘(yu) 名。實行導師幫帶製,指派309名鄉(xiang) 鎮幹部幫帶666名新任村幹部,舉(ju) 辦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題培訓班,不斷提升村幹部履職能力。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村、集體(ti) 經濟薄弱村、紅色文化村等選派鄉(xiang) 村振興(xing) 駐村第一書(shu) 記140名和工作隊員191名,第一書(shu) 記全部是單位副科級或中層以上幹部。
築牢戰鬥堡壘,夯實基層基礎
今年以來,寧鄉(xiang) 市全麵推進黨(dang) 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覆蓋派出指導員。建立市領導聯係基層黨(dang) 支部、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聯係村(社區)等機製,紮實做好黨(dang) 員分類管理工作,積極開展流動黨(dang) 員試點,打造流動黨(dang) 員“紅色驛站”,建立駐外流動黨(dang) 支部,全麵推行“流動黨(dang) 員之家”APP。
圍繞“五個(ge) 振興(xing) ”分別設立評星標準,寧鄉(xiang) 市開展“五星”村(社區)黨(dang) 組織創建,對獲評的“五星”村(社區)給予重獎。先後湧現了菁華鋪鄉(xiang) 陳家橋村發動黨(dang) 員帶頭示範,調動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黨(dang) 員群眾(zhong) 捐獻土地苗木、慷慨捐資累計達2300萬(wan) 元;煤炭壩鎮賀家灣村深挖自身潛力,實現了從(cong) 井下到地麵、“采煤沉陷區”到“美麗(li) 鄉(xiang) 村”的蝶變等“五星”村(社區)。
同時,寧鄉(xiang) 市采取“縣級示範學、片區重點學、鄉(xiang) 鎮兜底學、村級經常學”的模式分級分類開展農(nong) 村基層幹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題培訓,舉(ju) 辦了紅色文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治理等各類培訓班38期,培訓5000餘(yu) 人次,黨(dang) 員教育“一片一品”做法列入中組部創新案例。將農(nong) 村優(you) 秀青年人才吸收為(wei) 黨(dang) 員,將優(you) 秀黨(dang) 員發展成為(wei) 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2021年新發展的農(nong) 村黨(dang) 員中,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占到60%。2017年以來,黨(dang) 員帶頭創辦領辦合作社達1000多家。湧現了“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先進個(ge) 人”易紅科、全國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陳劍等為(wei) 代表的一批黨(dang) 員先鋒模範典型。
寧鄉(xiang) 市著力打造集體(ti) 經濟發展“五型模式”,促進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選派市直單位領導幹部57名到集體(ti) 經濟“落後村”聯點幫扶,將集體(ti) 經濟收入增收情況與(yu) 村幹部報酬待遇掛鉤。2021年全市240個(ge) 涉農(nong) 村(社區)集體(ti) 經濟收入全部達到20萬(wan) 元以上(其中經營性收入5萬(wan) 元以上),其中28個(ge) 村(社區)收入達到50萬(wan) 元以上,12個(ge) 村(社區)收入達到100萬(wan) 元以上;形成了以大成橋鎮鵲山村土地合作型、喻家坳鄉(xiang) 湖溪塘村產(chan) 業(ye) 發展型、花明樓鎮花明樓村物業(ye) 經營型、雙鳧鋪鎮合軒村資源開發型、菁華鋪鄉(xiang) 陳家橋村文旅融合型為(wei) 代表的典型發展案例,村企共建的“雙江口模式”、鎮村統籌的“糧倉(cang) 在線模式”等做法得到省、長沙市高度肯定。
完善治理體(ti) 係,構建良好環境
寧鄉(xiang) 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全麵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持續推動政策、資源、力量向基層傾(qing) 斜,創新深入開展黨(dang) 員幹部“四聯五到位”民情大走訪的“黨(dang) 群連心”項目,實施“五星”村(社區)黨(dang) 組織、“六零”社區黨(dang) 組織創建活動的先鋒示範項目,打造一批新型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示範村的富民強村項目,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的智慧治理項目,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構建市、鎮、村三級一貫到底的基層黨(dang) 建“主軸”,以區域化黨(dang) 建統籌各領域黨(dang) 建,讓黨(dang) 建賦能發展、賦能治理、賦能服務,讓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近年來,寧鄉(xiang) 市完善“鄉(xiang) 街吹哨、部門報到”問題解決(jue) 機製,組織3.7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和社會(hui) 賢達深入聯係全市29個(ge) 鄉(xiang) 鎮(街道)、278個(ge) 村(社區)、2680個(ge) 組(網絡)、48萬(wan) 餘(yu) 戶,實現黨(dang) 員幹部聯係服務群眾(zhong) “五個(ge) 到戶”。2021年以來,12345平台投訴下降29.8%,全市信訪總量下降30.2%,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2萬(wan) 餘(yu) 個(ge) 。
對寧鄉(xiang) 市13個(ge) 不達標的村(社區)活動場所進行新建或提質改造;將308項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至鄉(xiang) 鎮(街道),159項公共服務事項下延至村(社區),其中44項高頻事項實現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直接辦理。成功打造全省第一個(ge) 無證明城市,“互聯網+政務服務”融合發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同時,寧鄉(xiang) 市積極探索基層協商民主新模式,開展基層民主協商對話會(hui) 1564場、“屋場夜話”2367場。成立普法講師團進行普法宣傳(chuan) ,設立湖南省首家在線非訴服務平台“寧慧調”,紮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zhuan) 項行動,調處糾紛5199件。全麵推動文明鄉(xiang) 鎮、文明村(社區)創建,開展“全民誌願紅動寧鄉(xiang) ”活動。培育了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鎮大成橋鎮等一批典型。深入開展“清廉村居”建設,推進29個(ge) 示範點建設,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全覆蓋機製,深入推進黨(dang) 務、村務、財務等“三務”公開,健全和完善村級“三資”管理辦法。
強化人才支撐,匯聚源頭活水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要先行;科技支撐、人才是關(guan) 鍵。
寧鄉(xiang) 市堅持“引育用”結合,強化政策支持,吸引集聚人才,人才工作呈現多點開花的喜人局麵,識才愛才敬才用才蔚然成風。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貴在人才,人才振興(xing) 重在激勵。寧鄉(xiang) 市持續推動科技人才下沉。率先成立縣級市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指導委員會(hui) ,聘請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主要指導專(zhuan) 家,與(yu) 流沙河花豬生態牧業(ye) 公司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爭(zheng) 取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楊煥勝擔任科技副市長兼科技專(zhuan) 家服務團團長,與(yu) 華中農(nong) 大、湖南農(nong) 大等高校進行農(nong) 業(ye) 人才訂單式培訓。選派90名科技特派員到農(nong) 業(ye) 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村(社區)集體(ti) 經濟組織進行指導,榮獲省級年度優(you) 秀科技專(zhuan) 家服務團、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寧鄉(xiang) 市開展“迎老鄉(xiang) 、回故鄉(xiang) 、建家鄉(xiang) ”引才活動,回引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創業(ye) 典型50餘(yu) 名、在外創業(ye) 成功人士60餘(yu)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新農(nong) 人”200餘(yu) 人。通過定向培養(yang) 和對外招聘,首批50名優(you) 秀高中畢業(ye) 生簽訂定向培養(yang) 協議進入農(nong) 業(ye) 高校就讀;教育、衛健係統分別引進1602人、639人派駐至鄉(xiang) 鎮中小學、衛生院。
同時,寧鄉(xiang) 市精心組織“鄉(xiang) 村工匠”技能競賽,2021年認定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809名,位居各區縣前列。新建設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22個(ge) ,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00餘(yu) 項,全市認定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11家、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ye) 14家。指導科技特派員開展“雲(yun) 直播”10餘(yu) 次,引導通過直播方式積極推介寧鄉(xiang) 地理標誌產(chan) 品和名優(you) 農(nong) 特產(chan) 品,積極服務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紅色引航。“下一步,將奮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深入實施脫貧成果鞏固拓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十大專(zhuan) 項提升行動,著力打造一支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的人才隊伍。”該市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段華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