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時評:推動網絡劇片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21 16:5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進一步提升網絡劇片製播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水平,吸引更多專(zhuan) 業(ye) 機構和優(you) 秀人才向這一領域流動

  網絡劇片是觀眾(zhong) 喜愛的重要視聽文藝形式,也是網絡視聽產(chan) 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不久,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依規將國產(chan) 網絡劇片審查納入行政許可事項管理,開始發放《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這意味著國產(chan) 網絡劇片的“上線備案號”被“網標”取代,網絡劇片的製作、播放將更加規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ti) 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和媒體(ti) 變革推動下,我國網絡文藝蓬勃發展,產(chan) 業(ye) 規模迅速擴大,創作生態不斷優(you) 化,用戶數量顯著增長。豐(feng) 富的網絡視聽內(nei) 容創意迸發、佳作迭出,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從(cong) 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相關(guan) 通知,要求網絡視聽節目與(yu) 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同一尺度”,到如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引入發行許可證製度,在網絡視聽領域確立更嚴(yan) 格、更規範、更明晰的行業(ye) 標準,建設管用長效機製,有助於(yu) 進一步提升網絡劇片製播專(zhuan) 業(ye) 化、規範化水平,吸引更多專(zhuan) 業(ye) 機構和優(you) 秀人才向這一領域流動。

  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9.75億(yi) ,占網民數量94.5%,產(chan) 業(ye) 規模達9468億(yi) 元。網絡視聽是滿足社會(hui) 文化需求的重要領域,《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的發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從(cong) 產(chan) 業(ye) 內(nei) 部走勢看,麵對高標準、嚴(yan) 把關(guan) 的政策環境,網絡視聽內(nei) 容將加速改善優(you) 化,以品質的迭代升級,促使傳(chuan) 統視聽內(nei) 容推陳出新;從(cong) 影視業(ye) 發展趨勢看,經曆強弱項、補短板的過程後,中國影視市場將更具活力、更加有序,產(chan) 業(ye) 結構和生產(chan) 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可以說,“網標”時代的來臨(lin) ,正推動影視業(ye) 朝著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邁進。

  《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全麵落地後,拿到首批許可證的幾部作品受到業(ye) 內(nei) 外的普遍關(guan) 注。發行許可證製度明確了優(you) 質網絡視聽內(nei) 容的展現路徑,維護了作品正當權益,提振了不少從(cong) 業(ye) 者的創作信心,將推動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網絡文藝精品持續湧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絡文藝工作者摒棄跟風創作、粗製濫造的浮躁,選擇紮根基層,從(cong) 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從(cong) 先進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努力創作新時代的經典。當優(you) 質視聽內(nei) 容得到更加製度化的保障,網絡文藝工作者更需要苦練內(nei) 功,進行自我提升。努力提高故事講述水平和劇本創作能力,不斷培厚網絡劇片的思想內(nei) 涵、社會(hui) 價(jia) 值,才能使作品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zheng) 力,贏得更多觀眾(zhong) 的關(guan) 注和喜愛。

  網絡視聽行業(ye) 植根於(yu) 網絡,成長於(yu) 網絡。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智能終端迅速普及、移動5G技術廣泛運用,讓網絡視聽成為(wei) 文藝消費的主要形態之一,也讓眾(zhong) 多網絡劇片成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彰顯時代風貌的重要媒介。應當看到,有了《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後,更多體(ti) 量靈活、題材豐(feng) 富、語態年輕化的網絡視聽精品可以發行至海外,方便外國朋友了解中國社會(hui) 生活、感受中國曆史文化的魅力。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要深刻理解把握互聯網發展的基本邏輯、網絡用戶特點與(yu) 需求,充分發揮網絡視聽產(chan) 品的內(nei) 容優(you) 勢、形態優(you) 勢、媒介優(you) 勢,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網絡劇片啟用新標識,行業(ye) 發展呈現新氣象。主動適應新的政策要求,才能有效助力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生產(chan) 實現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希望網絡劇片精品雲(yun) 集、佳作不斷,與(yu) 傳(chuan) 統影視劇齊頭並進、各展風采,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有力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