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譜寫新篇章)
“困難和挑戰進一步告訴我們(men) ,人類是休戚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各國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正確方向,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主席站在人類曆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長遠的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懷,深入思考人類前途命運,準確把握時代前進方向,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重要理念,為(wei) 人類社會(hui) 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製了藍圖。中國將自身發展融入世界發展進程,以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yu) 各國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創造更加繁榮美好的未來作出更大貢獻。
為(wei) 人類未來描繪方向
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在關(guan) 乎人類社會(hui) 何去何從(cong) 的十字路口,世界迫切需要思想之光的指引。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guan) 係學院,習(xi) 近平主席麵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ge) 地球村裏,生活在曆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ge) 時空裏,越來越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一幅關(guan) 乎人類前途命運的壯美藍圖在全球漸次展開。
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習(xi) 近平主席深入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倡導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應時而動,順勢而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提出,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揭示了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和人類命運緊密相連的客觀現實和發展規律,被不少國際人士視為(wei) “人類在這個(ge) 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當前,人類尚未走出世紀疫情陰霾,又麵臨(lin) 新的傳(chuan) 統安全風險;全球經濟複蘇仍脆弱乏力,又疊加發展鴻溝加劇的矛盾;氣候變化等治理赤字尚未填補,數字治理等新課題又擺在麵前。麵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始終是中國元首外交的關(guan) 鍵詞。習(xi) 近平主席準確把握時代大勢,持續充實和豐(feng) 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堅定回答時代之問。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性挑戰,習(xi) 近平主席提出重要的“四點啟示”,呼籲“讓我們(men) 團結起來,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1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各方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ti) ,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
2022年4月,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習(xi) 近平主席站在心係全人類前途命運和安危福祉的高度,鄭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
…………
世界局勢複雜演變,麵對層出不窮的傳(chuan) 統安全和非傳(chuan) 統安全威脅,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愈加放射出真理光芒,贏得了世界的廣泛讚譽。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蘿紮·奧通巴耶娃說,習(xi) 近平主席的一係列倡議和主張“為(wei) 人類未來描繪了方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是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創舉(ju) ,也是改變世界的偉(wei) 大創造。”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丁·雅克直言,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就是摒棄叢(cong) 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辟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
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不是以一種製度代替另一種製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hui) 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曆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這是對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也具有世界價(jia) 值。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實踐版圖與(yu) 時俱進,不斷拓展——
在國家層麵,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守望相助,與(yu) 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尼泊爾、柬埔寨、老撾、緬甸、塔吉克斯坦、印尼、土庫曼斯坦、埃及等越來越多的友好夥(huo) 伴構建起雙邊命運共同體(ti) ,增加雙方利益匯合點,實現更大互利共贏;
在地區範圍,中國推動打造周邊、亞(ya) 太、中國—東(dong) 盟、上合組織、中非、中阿、中拉、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ti) ,凝聚起更多合作力量,增強共同應對挑戰的信心,為(wei) 中國與(yu) 有關(guan) 地區實現和平發展繁榮指明了方向;
在全球領域,中方倡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核安全命運共同體(ti) 、海洋命運共同體(ti) 、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全球發展共同體(ti) 、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地球生命共同體(ti) ,為(wei) 人類共同應對挑戰提供了新視角新方案。
由點及麵,連線成網。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各國在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國擔當中看到了命運與(yu) 共、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信心和希望。
——中國已經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2億(yi) 劑新冠疫苗,並將繼續向非洲國家無償(chang) 援助6億(yi) 劑疫苗、無償(chang) 向東(dong) 盟國家提供1.5億(yi) 劑疫苗;中國還積極參與(yu) 世衛框架下的“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和“全球合作加速開發、生產(chan) 、公平獲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議;
——中國菌草項目已在100多個(ge) 國家落地生根,給當地創造數十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前國防部部長卡拉尼特意將自己女兒(er) 改名為(wei) “菌草”。他說,巴新民眾(zhong) 將永遠銘記中方的幫助和支持,深化巴中友好;
——中國企業(ye) 參建多條連接非洲和歐、亞(ya) 、美洲大陸海纜工程,支持非洲通信領域快速發展,承建了非洲一半以上無線站點及高速移動寬帶網絡,累計鋪設超過20萬(wan) 公裏光纖,幫助600萬(wan) 家庭實現寬帶上網,服務超過9億(yi) 非洲人民;
——中國軍(jun) 隊迄今已先後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5萬(wan) 餘(yu) 人次,足跡遍布全球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
第七十六屆聯大主席沙希德感慨,各種全球性威脅與(yu) 挑戰印證了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正確性。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被先後寫(xie) 入聯合國決(jue) 議、安理會(hui) 決(jue) 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決(jue) 議,“一份獨特的中國禮物”“全球在21世紀的重要使命”“為(wei) 推動世界和平開辟了新的路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獲得國際社會(hui) 高度肯定和讚譽,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為(wei) 人類走出困境指引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完善全球治理的生動實踐
“國際社會(hui) 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wei) 一部複雜精巧、有機一體(ti) 的機器,拆掉一個(ge) 零部件就會(hui) 使整個(ge) 機器運轉麵臨(lin) 嚴(yan) 重困難,被拆的人會(hui) 受損,拆的人也會(hui) 受損。”習(xi) 近平主席用生動的比喻闡述各國命運休戚與(yu) 共的現實。
應對全球治理挑戰,中國主張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shu) 寫(xie) ,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中國始終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和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促進共同發展的決(jue) 心不變。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得到國際社會(hui) 積極響應,100多個(ge) 國家表示支持,50多國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這充分說明,全球發展倡議順應曆史潮流,契合各國需求,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與(yu) 其他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的見證。截至2022年6月22日,中國已經同149個(ge) 國家和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0餘(yu) 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塞爾維亞(ya) 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傑瓦茨認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充分協調各種資源助推各國共同發展,不斷培育和提升各國“供給能力”,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促進共同安全的決(jue) 心不變。習(xi) 近平主席在全球安全倡議中,以“六個(ge) 堅持”為(wei) 核心要義(yi) ,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為(wei) 彌補和平赤字、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指明了方法路徑。
泰國暹羅智庫主席、泰國正大管理學院副校長洪風表示,當前全球大環境下,中國高舉(ju) 多邊主義(yi) 旗幟,積極推動合作共贏,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複蘇和國際和平穩定,展現了大國擔當。習(xi) 近平主席從(cong) 全人類前途命運出發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更好地兼顧了發展與(yu) 安全,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進一步完善和實踐。
“這是一種讓世界共同行動的新方式,讓各國建立起利益共同體(ti) ,擔負共同責任,創造共同未來。”在英國48家集團俱樂(le) 部主席斯蒂芬·佩裏看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必將推動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不斷前進。
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國應當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同心同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同建設和平、發展、繁榮的美好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7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