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雲州區:供銷社農業無人機助力鄉村振興
“嗡嗡嗡……嗡嗡嗡……”近日,大同市雲(yun) 州區峰峪鄉(xiang) 東(dong) 後子口村的農(nong) 田裏,一名操作員遙控著無人機緩緩升起,吸引了眾(zhong) 多村民圍觀。無人機飛躍過黃花田上空,精準噴灑農(nong) 藥。這是雲(yun) 州區供銷合作社充分發揮為(wei) 農(nong) 服務職能,讓廣大農(nong) 民切身感受到科技創新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巨大作用的一個(ge) 縮影。
“眼下是黃花防治病蟲害的關(guan) 鍵時期,今年,合作社共種植了500畝(mu) 黃花,以往都是人工打藥,得半個(ge) 月的時間,現在用無人機,一夜就能把藥噴完。”東(dong) 後子口村農(nong) 業(ye) 合作社主任趙東(dong) 升說起無人機進農(nong) 田的好處如數家珍,“不斷學習(xi) 新技術,跟上時代步伐,才是一名合格的新時代農(nong) 民。植保無人機既能施藥又能施肥,大大節省了作業(ye) 成本。”
據了解,與(yu) 傳(chuan) 統的人工噴灑農(nong) 藥相比,無人機打藥優(you) 勢明顯。人工一天最多給20畝(mu) 地打農(nong) 藥,而無人機一天可打農(nong) 藥500畝(mu) ;機器作業(ye) 噴灑農(nong) 藥更均勻,覆蓋麵更廣,農(nong) 藥使用量減少了近30%;無人機飛行速度可隨種植物類型、天氣等情況進行調整,最重要的是保護了農(nong) 民的健康,讓他們(men) 不受農(nong) 藥的侵害。操作人員也隻需拿著定位儀(yi) 繞著田地走一圈,便能自動生成航線,做到定量定向、精準噴灑。
6月26日,無人機“飛手”昝子韓在雲(yun) 州區吉家莊鄉(xiang) 田間放飛無人機。他介紹說,自己是一名退役軍(jun) 人,正當他尋找新的就業(ye) 崗位時,得知雲(yun) 州區政府將舉(ju) 辦無人機技能培訓班,從(cong) 小熱愛機操作的他馬上就報名參加了。抖音賬號裏的場景就是每天的工作內(nei) 容。昝子韓說:“我一直對無人機‘飛手’很有興(xing) 趣,這次培訓機會(hui) 非常難得,給了我們(men) 更多的就業(ye) 渠道,對我們(men) 幫助確實挺大。當科技在農(nong) 田上‘播撒種子’,我們(men) 看到智慧農(nong) 業(ye) 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的新變化,切切實實幫助農(nong) 戶增產(chan) 增收。”
據悉,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無人機大聯盟(無人機基地)項目落地雲(yun) 州區以來,雲(yun) 州區政府舉(ju) 辦了無人機技能培訓班,培訓了30多位無人機“飛手”,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插上科技“翅膀”。
目前,植保無人機已成為(wei) 田間地頭的“新農(nong) 具”。從(cong) 前背負農(nong) 藥桶在田間手工噴灑的農(nong) 民,變成了手持遙控器操縱無人機空中作業(ye) 的“飛手”,高效精準地執行種植任務,提高作業(ye) 效率,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馬靜波、曹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