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入做好糧食穩產保供金融服務(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07-07 16:2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時值“三夏”,走進田間探生產(chan) ,多個(ge) 主產(chan) 區小麥質量好於(yu) 常年,收獲超出預期,廣袤田野湧動著生機和希望。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ti) 係。其中,金融支農(nong) 扶農(nong) 力度不斷加強,形式更加多樣。完善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體(ti) 係建設、發展支農(nong) 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加大信貸資源向“三農(nong) ”領域傾(qing) 斜力度、推動農(nong) 業(ye) 保險高質量發展……更充沛的金融活水湧向田野,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

  也要看到,今年以來,受國際形勢影響,全球糧食供求矛盾加劇,價(jia) 格出現波動;疫情多點散發、經濟下行壓力等,對一些涉農(nong) 主體(ti) 的生產(chan) 經營造成一定影響。保證糧食安全,需夯實各方責任。對金融領域而言,需要優(you) 先確保保障糧食安全的金融投入,適應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業(ye) 特點開發創新性金融工具,深入做好糧食穩產(chan) 保供金融服務。

  支持培育良田優(you) 種,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guan) 鍵在於(yu) 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要害是種子和耕地。”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9億(yi) 畝(mu) ,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0%。進一步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要求金融機構圍繞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更加主動地對接融資需求,創新定製化金融服務,以金融活水滋養(yang) 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良田;讓更多金融資源流向農(nong) 業(ye) 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提升種業(ye) 育繁推產(chan) 業(ye) 鏈融資便利度,更有力地支持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助力實現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助力暢通產(chan) 業(ye) 鏈條,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一粒糧食,從(cong) 田野到餐桌,產(chan) 運儲(chu) 銷環環相扣,而金融可以為(wei) 打通產(chan) 業(ye) 鏈資金“斷點”、保障糧食生產(chan) 供應發揮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12月末,我國銀行業(ye) 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為(wei) 43.21萬(wan) 億(yi) 元。未來,各地金融機構應持續用好支農(nong) 再貸款、再貼現,圍繞糧食生產(chan) 、流通、收儲(chu) 、加工等環節,依托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集群、龍頭企業(ye) ,為(wei) 各類涉農(nong) 主體(ti) 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措施,探索提高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信貸可得性,積極參與(yu) 夏糧市場化收購等,讓全產(chan) 業(ye) 鏈生產(chan) 經營活力充分湧動。

  更好抵禦災害風險,增強種糧農(nong) 民信心底氣。發展農(nong) 業(ye) 保險有利於(yu) 分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風險,對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保障農(nong) 民收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和一些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保險等險種受到了農(nong) 民歡迎,保險增信、“保險+期貨”等金融創新也讓不少農(nong) 戶受益。相關(guan) 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及時總結經驗,做到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協同推進,持續擴大農(nong) 業(ye) 保險覆蓋麵,提高保障水平,優(you) 化災害預警、生產(chan) 提示等服務。為(wei) 農(nong) 民種糧撐起“安全傘(san) ”,助力“旱澇保收”,才能充分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更好發揮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糧食生產(chan) 主體(ti) 作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糧食生產(chan) 年年要抓緊。我國已經連續7年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今年麵對種種挑戰,仍需進一步做好糧食安全的金融保障,多措並舉(ju) 充實產(chan) 糧的“錢袋子”,努力換取豐(feng) 收的“米袋子”。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6日 第 05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