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鎮縣“農文旅”融合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這是我設計的一個(ge) 原創剪紙作品——‘長城見證百年幸福’,因為(wei) 我們(men) 天鎮李二口村有全國唯一‘錯長城’,旁邊有千畝(mu) 杏林,每當杏花開的時候,景色特別美,我想把幸福傳(chuan) 遞給大家,把李二口村宣傳(chuan) 出去。”天鎮女孩李思陽說。
對於(yu) 李思陽來說,今年是個(ge) 值得紀念的年份,她創辦的文化創意公司正式入駐李二口長城景區。剪紙、布藝、刺繡……李思陽正通過一件件精美的文創產(chan) 品,宣傳(chuan) 天鎮長城,展示天鎮文化。
站在李二口村口,遠遠望去,黛色的長城、雄渾的山脈、古樸的村莊構成一幅壯美畫卷。作為(wei) 傳(chuan) 統村落,李二口村搭乘上了旅遊的快車,長城、杏花、紅葉、雪景四季風貌交相輝映,繪就出了一幅亮麗(li) 的畫卷,吸引眾(zhong) 多遊客探幽尋古。
據“第一書(shu) 記”王誌勇介紹,隨著李二口旅遊業(ye) 的崛起,村“兩(liang) 委”和駐村工作隊結合村民需求,辦起了人社就業(ye) 創業(ye) 服務驛站,吸引人才回流,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學技術、就業(ye) ,許多外出務工的農(nong) 民回村辦起了農(nong) 家樂(le) 、民宿、文創等小微企業(ye) 。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萬(wan) 餘(yu) 元。
如今,李二口長城景區已入列國家4A級旅遊景區,文旅產(chan) 業(ye) 日漸成為(wei) 天鎮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圍繞長城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該縣在長城沿線布局李二口杏林基地、東(dong) 瑞千畝(mu) 冰葡萄種植、傳(chuan) 統小雜糧等農(nong) 業(ye) 項目,使得天鎮長城不僅(jin) 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xiang) 愁”的文旅景點,也成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條經濟帶。
據介紹,按照“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天鎮縣在長城沿線的3個(ge) 鄉(xiang) 鎮14個(ge) 行政村,規劃建設了“天鎮·紅酒穀”、天鎮薛三墩設施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園、天鎮西洋河生態旅遊康養(yang) 綜合體(ti) 等16個(ge) 文旅融合項目,打造了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經濟帶,給老百姓就業(ye) 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產(chan) 業(ye) 平台,為(wei) 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以來,該縣堅持以黨(dang) 建引領為(wei) 抓手,依托文旅融合“大產(chan) 業(ye) ”、基層治理“大網格”,著力構建長城板塊農(nong) 文旅融合經濟帶,不斷延伸“大縣城”建設的外延,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賦能提效,奏響了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交響曲。(曹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