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420個市級重大項目上半年預計完成投資1261億元
日前,繞城公路萬(wan) 家樓交通樞紐互通改造工程項目新建匝道部分完工成型。本報記者 樂(le) 濤 攝
“1,2,3,起!”7月8日上午9點剛過,氣溫已飆升至33攝氏度,南京地鐵11號線石塘公園站建設現場,中鐵十五局的班組組長李同銀喊著號子,帶著鋼筋工開始綁紮作業(ye) ,北端頭正式進入主體(ti) 結構施工階段。
烈日炙烤,擋不住趕進度、搶工期的腳步。2022年進入“下半場”,南京全麵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牢牢牽住重大項目建設的“牛鼻子”,優(you) 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保障、細化服務支撐,千方百計以項目推進的快人一拍,推動經濟發展的勝人一籌。從(cong) 重大基礎設施,到高端產(chan) 業(ye) 項目,再到民生保障工程,南京各板塊園區開足馬力,到處是大幹快上的火熱鏡頭。
用汗水澆灌“盛夏的果實”
7月8日下午,建鄴區生態科技島文泰街金陵中學項目現場就像一個(ge) 大蒸籠,43歲的於(yu) 清軍(jun) 站在十幾米高的直臂車上,已經濕透幾遍的工裝,鹽霜結了一層又一層。焊花四濺,這個(ge) 麵色黝黑的河北漢子,正在焊接幕牆外裝飾的鋼結構,“早上5點開工幹到10點,下午4點接著幹,能搶一點是一點。”
總投資額約8.7億(yi) 元的金陵中學新校區,是南京市級重大項目。“內(nei) 裝修完成60%,外裝飾完成70%,景觀施工也已進場,預計年內(nei) 可以交付。”施工方龍信建設集團的安全負責人孫飛介紹,疫情影響了工程進度,眼下團隊正爭(zheng) 分奪秒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綜合食堂裏,工人們(men) 站在腳手架上安裝吊頂;教學樓旁,陶板和鋁板的安裝正在進行;項目部辦公室,管理人員電話一個(ge) 接一個(ge) ,忙著調度裝修材料……頭頂驕陽、軀浸熱浪,隻為(wei) 盡快建好這所家門口的好學校。
避開最熱時段,做好防暑降溫,優(you) 化施工方案,烈日之下,城市建設者們(men) 揮汗如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趕進度、抓節點,奮力拚搶“盛夏的果實”。
長江北岸,石塘公園站是地鐵11號線首個(ge) 實質性開工的站點,目前正在進行基坑開挖和主體(ti) 結構施工。清晨5點,隨著鋼支撐班組組長王湘民一聲“出發”,白班組迅速趕往工地,接替夜班。
此時,土方隊正進行基坑開挖,在機械設備高效操作下,一堆堆土往外運出。“成了!”信號從(cong) 坑裏傳(chuan) 出來,在地表待命的王湘民大手一揮,“咱們(men) 上。”確定架撐位置、固定托架、架撐拚接……從(cong) 班組交接到工序推進,現場環環相扣,滴水不漏。石塘公園站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主體(ti) 結構施工,項目相關(guan) 負責人尹明遠壓力不小,“一秒也不能浪費,一刻也不敢耽擱。”
工期再緊張,安全也容不得半點馬虎。
在中國(南京)軟件穀智慧城市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現場,龍俊林已經在100多米高的塔吊操作室裏忙了半天。即便裝有空調,火辣的陽光也能穿透玻璃進行360度無死角炙烤。而在辦公樓指揮室裏,項目負責人王涵宇打開數字工地可視化平台,龍俊林的每項操作、塔吊機的實時吊重全部一目了然。
借助人員精準定位管理係統、物料報驗係統等定製模塊,數字工地可視化平台實現了人員、物料、操作24小時全流程監管。平台還聯網了市、區環保條線後台係統,一旦空氣中揚塵數值“走高”,自動監測係統“有權”遠程開啟噴淋設備。
“目前公司在建的8個(ge) 項目,都上了數字工地可視化平台。”軟件穀發展公司工程負責人陳黎明說,以智慧化、精細化、數字化管理為(wei) 特征的數字工地,已成為(wei) 軟件穀推進建築施工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的有效手段。
沒有項目的“快進”,就沒有發展的韌性。今年上半年,南京420個(ge) 市級重大項目預計完成投資1261億(yi) 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53.4%,137個(ge) 新開工項目開工率超過七成。在項目建設的有力帶動下,工業(ye) 投資等重點指標增長保持良好態勢。
讓每個(ge) 項目都“再快一點”
項目早一天交付,企業(ye) 就能早一天投產(chan) ,經濟也能早一天企穩複蘇。工地車流穿梭、塔吊飛舞的背後,是南京一係列攻堅項目推進難點堵點解決(jue) 的創新服務舉(ju) 措。
清涼門大街和江東(dong) 北路交叉口西北角,總投資近30億(yi) 元的中信泰富總部基地項目,土方外運工序正緊張進行,目前已開挖到地下三層。鼓樓區發改委項目推進科負責人蔣超告訴記者,主城區的重大項目,除疫情外,最大的難題就是土方外運。
受環保管控影響,今年馬鞍山、六合等周邊地區的土場臨(lin) 時關(guan) 閉,長江二橋的限載又減重一半,主城在建項目大多是高層樓宇,土方堆積運不出去,正常工序眼看轉不起來。怎麽(me) 辦?鼓樓區城管、建設、生態和交管部門聯合組成土方外運專(zhuan) 班,在幕府創新區協調出空地用作臨(lin) 時中轉,日均中轉量在3000立方米左右。白天城區車流量較多時,先臨(lin) 時運放到中轉場,到了夜間再運出城區。同時,專(zhuan) 班還向上級部門申請,希望土方外運車輛能走五橋出城。上半年,全市除地鐵項目外,首條經由長江五橋外運土方行車線路,就是從(cong) 中信泰富的工地開出。
重大項目的土地出讓,不僅(jin) 要層層把關(guan) ,還必須走招拍掛流程。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土地審批周期明顯拉長,工業(ye) 用地招拍掛的節奏也在放緩。但在浦口經開區,總投資超百億(yi) 元的芯愛高端基板項目,卻沒有被土地“卡殼”。
在前期“拿地即開工”改革的基礎上,浦口區再向前邁一步,按照信用承諾製模式,把“項目等地”變為(wei) “地等項目”。浦口區行政審批局與(yu) 芯愛科技約法三章——拍不下這塊地,必須第一時間恢複地塊原樣,所有費用均由企業(ye) 承擔。
3月24日,正在走土地招拍掛程序的芯愛科技,通過容缺辦理拿到了施工許可手續,項目提前開工。5月,企業(ye) 如願摘得地塊,所有手續齊備,正式的施工許可證很快就送到項目上。以芯愛科技為(wei) 模板,浦口經開區另一家集成電路企業(ye) 長晶科技也於(yu) 近日拿到了施工許可手續,本月將啟動建設。
聚焦項目各階段的實際需求,南京今年深化各層級的項目調度會(hui) 辦機製,建立清單,跟蹤進展。從(cong) 市委市政府到職能部門,再到板塊園區,通過定期調度,協同解決(jue) 突出問題,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快推進,竣工項目早投產(chan) 。
在紅山玄武新中心,招商局江蘇中心的5幅地塊全麵動工。今年5月,招商蛇口一次性支付了88.9億(yi) 元的土地出讓金。這個(ge) 總投資超150億(yi) 元的巨無霸項目,是招商蛇口“十四五”雙百戰略的“當頭炮”。
海量資金如何保障?“除了集團總部對我們(men) 有傾(qing) 斜,玄武區也為(wei) 項目鏈接了最好的資源。”項目負責人宋鬆濤介紹,5月20日玄武區舉(ju) 辦的金融對接會(hui) 上,農(nong) 業(ye) 銀行、郵儲(chu) 銀行、招商銀行和南京銀行4家機構與(yu) 招商蛇口簽訂了融資協議,隻要項目有需求,“金融組團”立即可以“輸送彈藥”。強大的金融支撐下,招商局江蘇中心項目開工以來,不僅(jin) 建設進度沒有任何滯後,所有供應商的款項全部按月足額支付。
為(wei) 經濟向好“添柴加薪”
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諸多的不確定性讓經濟下行壓力陡增。7月6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專(zhuan) 題調度省市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時強調,當前全市經濟運行總體(ti) 呈現回暖向好態勢,但複蘇基礎還不穩固,增長動力仍然不足。穩住經濟大盤,重大項目推進是不變的主題。
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南指廊改擴建工程,目前已進入室內(nei) 精裝修和機電、弱電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南指廊主體(ti) 結構、金屬屋麵、玻璃幕牆工程已經完成,將於(yu) 年內(nei) 建成投用。”南京機場擴建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南指廊完成改擴建後,T1航站樓總建築麵積將達到21萬(wan) 平方米,近機位將從(cong) 16個(ge) 增加至32個(ge) ,保障能力實現倍增,可滿足年旅客1800萬(wan) 人次保障需求。
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體(ti) 量大,帶動效應強,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5月底,南京市發改委專(zhuan) 門印發《南京市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若幹措施》,圍繞投資導向、儲(chu) 備培育、要素支撐等7個(ge) 方麵出台具體(ti) 舉(ju) 措,用基建項目的“進”,驅動經濟運行的“穩”。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2座車站主體(ti) 已封頂,和燕路隧道主體(ti) 結構已完成,寧馬城際南京段已有3座車站開工建設……上半年,一批重點項目漸入佳境,穩增長、促投資的主引擎動力十足。
應對風險挑戰,產(chan) 業(ye) 才是城市的硬核實力。
在溧水經開區,省重大項目龍鑫電子的多棟建築已經封頂,這裏將成為(wei) 國內(nei) 高端電解銅箔製造龍頭龍電華鑫的華東(dong) 總部。銅箔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的關(guan) 鍵零件,近兩(liang) 年來量價(jia) 齊升、供不應求。
去年5月開工建設以來,溧水區成立服務專(zhuan) 班,提供24小時“保姆式”服務。項目服務專(zhuan) 員、溧水經開區項目推進辦副主任張健說,龍鑫電子占地近300畝(mu) ,一期投資50億(yi) 元,建成後可年產(chan) 3萬(wan) 噸高性能超薄銅箔材料,並填補南京在該領域的空白。
從(cong) 動工到封頂,芯愛科技一期項目隻用了短短59天,但企業(ye) 高級總監李毅基卻覺得,“還要再快一點”。年過六旬的他,最近幾乎每天都要往工地上跑,“從(cong) 歐洲進口的設備已經發貨,最早的8月20號就能到南京,廠房不完工,機器沒地方存放。”更讓他著急的是,工廠還沒建完,下遊的訂單已經紛至遝來。
實際上,芯愛科技的建廠速度已經足夠快,畢竟一期項目占地115畝(mu) ,投資達45億(yi) 元。作為(wei) 國內(nei) 首家量產(chan) 5G、FCBGA高端基板的工廠,企業(ye) 補齊了浦口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基礎材料領域的短板,全部建成後,預計全年可實現營收超40億(yi) 元。讓李毅基感到欣慰的是,眼下500多名建築工人正在日夜奮戰,不出意外,年內(nei) 投產(chan) 的計劃可以順利完成。
7月10日,南京市氣象台發布了今年第一個(ge) 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全市大部分區域最高氣溫升至37℃以上。城市已經進入最熱的季節,但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南京沒有退路,隻有勇往直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