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壓實四方責任,不留防控死角

發布時間:2022-07-12 16:33: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疫情在反複,防控也在優(you) 化改進。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對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進行指導,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開展重點場所、重點機構和重點人群的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疫情處置,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傳(chuan) 播及擴散”。

  做好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是保障人民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的重要一環。測溫工具無效、員工體(ti) 溫記錄不全、未嚴(yan) 格落實測溫驗碼、從(cong) 業(ye) 人員未佩戴口罩……觀察近期疫情形勢不難發現,一些地方之所以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yu) 公共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失之於(yu) 鬆、失之於(yu) 寬,貫徹疫情防控措施不實不細,造成疫情存在多條傳(chuan) 播鏈條,給病毒溯源和防控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疫情防控環環相扣,哪一環都不能出現紕漏。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更快、隱匿性更強的特點,第九版防控方案進一步強化了監測預警,開展人、物、環境等多渠道監測。比如,對於(yu) 車站、機場、核酸檢測點、農(nong) 貿市場、商場超市、影劇院、體(ti) 育場館等人員密集、空間密閉的重點場所,要求根據所在地區疫情風險等級和場所實際情況控製人流密度,確保有效通風換氣。又如,對黨(dang) 政機關(guan) 、醫療機構、中小學校、企業(ye) 工地等重點機構,要求對來訪人員進行體(ti) 溫監測、核驗健康碼,盡可能減少大型會(hui) 議及人員聚集活動。再如,對醫務人員、環衛工人、快遞外賣人員、口岸交通運輸從(cong) 業(ye) 人員等重點人群,要求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做好個(ge) 人防護,等等。這些舉(ju) 措的目的,就在於(yu) 當發現本土疫情時,能夠快速反應、精準防控、以快製快,在最短時間內(nei) 撲滅疫情,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病毒乘虛而入的地方,往往也是“四方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地方。避免公共場所成為(wei) 疫情的“傳(chuan) 播器”和“放大器”,就必須全麵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ge) 人“四方責任”,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鬆勁心態,構建全社會(hui) 防疫共同體(ti) ,堅決(jue) 阻斷疫情傳(chuan) 播風險。從(cong) 掌握基礎信息到加強人員管理,從(cong) 做好應急處置到防止漏管失控,確保“來源可溯、去向可追”,才能織密疫情防控“防護網”。不可否認,進入公共場所、社區、單位掃碼測溫,一些人難免會(hui) 覺得繁瑣,產(chan) 生抵觸心態。但必須認識到,這是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的必然要求,也是抓早抓小的客觀需要。積極配合做好防控工作,把測溫、掃碼、消殺等措施落到實處,才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hui) 負責,才有助於(yu) 服務抗疫大局,早日取得最後勝利。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決(jue) 不能讓病毒藏匿,更不能讓疫情擴散!既要防止疫情防控層層加碼,也要保證病毒傳(chuan) 播可防可控,對此我們(men) 有能力更有實力,是要求更是責任。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