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牢記囑托 山西答卷】以“雙碳”目標為牽引深化能源革命

發布時間:2022-07-14 16:22:00來源: 山西日報

  風暖三晉處處新,山河錦繡次第來。讓我們(men) 跟隨記者的腳步,去品讀、感悟山西書(shu) 寫(xie) 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篇章的時代答卷。

  “您有新的消息,請注意查收。”7月11日,網約車司機李師傅的手機上收到一條來自祥睿能源的短信,上麵清晰地告訴他充電站有優(you) 惠“綠電”,並附上預約鏈接。

  祥睿能源與(yu) 太原龍投集團旗下充電場站合作,依托能源互聯網新技術,建立消納新能源電力的響應機製,從(cong) 源端到用端實現一站式“綠電”交易。這種新模式促進了新能源“綠電”的有效利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加快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是我省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一個(ge) 縮影。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把碳達峰碳中和作為(wei) 牽引舉(ju) 措,創新思路、先立後破、通篇謀劃,紮實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清潔能源優(you) 化組合,堅定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

  如今的山西,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34.3%。2021年,山西煤炭行業(ye) 生產(chan) 效率明顯提升,原煤產(chan) 量達到11.9億(yi) 噸,以長協價(jia) 完成16省(區、市)4356萬(wan) 噸電煤保供任務,為(wei) 國家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貢獻。

  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

  兩(liang) 公裏多長的藍色管道走廊蜿蜒山間,源源不斷地將粉煤灰輸送至山頂,注入400多米深的地下,開啟礦山資源開發利用的新模式。這是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屯蘭(lan) 礦“采動覆岩離層區注漿充填技術”的實施場景,該技術可將固廢巧變產(chan) 業(ye) “新寵”,實現“吃灰吐煤”的雙贏效益。  煤礦綠色開采是新型煤炭工業(ye) 的主攻方向。山西焦煤以技術創新為(wei) 引領,聚焦綠色開采,圍繞企業(ye) 發展與(yu) 礦山生態現存矛盾,與(yu) 各大院校、科研單位協同聯手,展開一係列重大科技項目攻關(guan) ,廣泛推廣應用無煤柱開采、充填開采、煤與(yu) 瓦斯共采等新技術,實現了礦井由“黑”變“綠”。不僅(jin) 如此,山西焦煤還積極推廣無人生產(chan) 、少人巡視、遠程操作等數字化技術,穩步提高開采智能化技術與(yu) 裝備水平。

  煤礦綠色開采,智能化是趨勢。我省積極推進煤礦智能化改造和綠色開采。印發《2022年度全省深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方案》,將任務全麵分解到各市、各集團;組織《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導手冊(ce) 》培訓,下發文件對培訓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在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的同時,我省加快光伏、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發展,推動能源供給由單一向多元、由黑色向綠色轉變。“十三五”期間,全省風電裝機年均增長24.16%,光伏裝機年均增長63.22%;光伏領跑基地裝機規模達到400萬(wan) 千瓦,位居全國前列。

  發展抽水蓄能是山西新能源消納調峰的最優(you) 方案,是推動儲(chu) 能規模化發展的有力抓手,對於(yu) 促進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賦能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yi) 重大。5月5日下午,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省抽水蓄能項目推進視頻會(hui) ,就全麵加快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我省將確保今年開工2個(ge) 以上,今明兩(liang) 年開工7個(ge) 以上,力爭(zheng) 10個(ge) 重點實施項目全部開工,在“十四五”抽水蓄能全麵提速階段創造山西奇跡。

  同時,積極爭(zheng) 取國家支持我省抽水蓄能調整納規,國家能源局將我省上報的8個(ge) 項目調整為(wei) “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山西成為(wei) 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發布後首個(ge) 新增納規項目得到批複的省份。

  我省能源供給革命全力推進,能源消費、技術、體(ti) 製革命和國際合作等也邁出新步伐。電力現貨市場有效助力電力保供,顯著提升了新能源消納能力,電力市場化改革領跑全國,構建起“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的完整電力市場體(ti) 係,結算試運行總天數全國第一。增量配電網改革工作列入全國第一梯隊,26個(ge) 試點項目覆蓋全省11市,試點數量位居全國第4。多個(ge) 國家級創新平台獲批。國家超算中心(太原)、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獲科技部批準建設。減碳零碳負碳技術取得突破。大唐國際雲(yun) 岡(gang) 熱電廠建成世界首個(ge) 自煤電煙氣中捕集CO

  2

  並轉化為(wei) 碳納米管的小型工業(ye) 化示範生產(chan) 係統。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成功舉(ju) 辦,彰顯著山西在能源革命領域開放合作的巨大潛力。

  多措並舉(ju) 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

  6月份,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斜溝礦依靠快速掘進體(ti) 係,優(you) 化生產(chan) 組織,加強精益化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23108材料巷單月進尺達到518米,創出今年單進新水平。  能源保供,全力以赴。山西焦煤成立以董事長、總經理擔任組長的領導組,組建8個(ge) 工作專(zhuan) 班,構建起上下聯動、合力攻堅的全鏈條責任體(ti) 係,開通增產(chan) 保供綠色通道。科學製定生產(chan) 計劃,以日保旬、以旬保月;優(you) 化工藝、升級采掘核心裝備,進一步提高煤礦單產(chan) 單進水平;製定一礦一策措施,確保各生產(chan) 礦井盡早達產(chan) 達效。

  促開發與(yu) 優(you) 布局並舉(ju) ,有序推進能源增量保供;促發展與(yu) 強消納並舉(ju) ,更好發揮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麵作用;促升級與(yu) 延鏈條並舉(ju) ,提升煤炭清潔高效深度利用水平;促規模與(yu) 提質量並舉(ju) ,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能源保供工作,堅決(jue) 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重大使命。我省立足以煤為(wei) 主的省情,抓住煤炭增產(chan) 保供、煤電“上大壓小”“三改聯動”、風電光伏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提出多方麵舉(ju) 措,積極應對挑戰,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夯實能源保供底盤,體(ti) 現山西擔當。

  我省積極推進煤礦產(chan) 能核增工作,在確保安全情況下依法依規釋放先進產(chan) 能,10座首批國家智能化示範煤礦全部建成,20座綠色開采煤礦建成,328個(ge) 智能化采煤工作麵建成,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突破75%。潞安高河百萬(wan) 噸級膏體(ti) 充填開采、太原煤氣化龍泉煤礦保水開采、成莊煤礦煤與(yu) 瓦斯共采等多項技術國內(nei) 領先。2021年全省原煤產(chan) 量11.9億(yi) 噸,增長10.5%。特別是堅決(jue) 落實國家下達的電煤保供任務,成為(wei) 全國煤炭保供的主力軍(jun) 。

  積極拓展晉電外送市場,2021年外送電量1234.7億(yi) 千瓦時,增長17.2%,超額完成1100億(yi) 千瓦時目標任務。2022年1月至5月,完成電力外送490.9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4.89%,目前全省電力外送至北京、天津、上海等14個(ge) 省市,送達範圍之廣為(wei) 曆年之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快,截至2021年底,風電裝機全國第4,光伏發電全國第7,風光裝機占比達32%;煤成氣產(chan) 量94.1億(yi) 立方米,增長15.6%;煤、電、氣產(chan) 量均創曆史新高。

  2022年,我省列入省級重點工程的能源領域項目82項,涉及煤礦、煤電、風光、抽水蓄能、新型儲(chu) 能、非常規天然氣、電網工程(含匯集站)、新能源充電站、地熱和生物質能等9大領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太忻經濟一體(ti) 化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張翔表示,能源領域重大項目是我省夯實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進我省由傳(chuan) 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的關(guan) 鍵支撐。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持續抓好能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和謀劃工作。

  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chu) 運

  在潞安煤基清潔能源公司平台科技成果展示廳,固態的煤變成了一種透明的液體(ti) ,通過酒精燈靜靜燃燒,火苗持續穩定。無雜質、更清潔是煤製油的特點。

  在噸煤到升油再到克化學品的嬗變和價(jia) 值提升中,潞安180萬(wan) 噸/年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ti) 化示範項目造就了“點煤成金”的奇跡。該項目以潞安自產(chan) 高硫煤為(wei) 原料,采用國際先進技術集成耦合,實現了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

  “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chu) 運這篇大文章”,我省堅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方向,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變,形成鋼—焦—化—氫、煤—焦—化—氫、煤—焦—碳素、煤—焦—精細化工等模式。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矽材料產(chan) 業(ye) 基地實現4英寸和6英寸碳化矽襯底的產(chan) 業(ye) 化,技術水平、產(chan) 能規模及市場占有率均走到國內(nei) 前列,是目前國內(nei) 最大、山西省唯一的碳化矽材料生產(chan) 基地。陽泉市煤層氣製備金剛石項目填補了國內(nei) 技術空白。中科潞安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鈷基固定床費托合成油蠟化學品在國內(nei) 率先打通由煤到油的技術鏈條,關(guan) 鍵技術處於(yu) 國際領先水平。國內(nei) 單線產(chan) 能最大的年產(chan) 1800噸T700/T800碳纖維生產(chan) 線示範項目主線建設全部完工。

  “我們(men) 所的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技術,攻克了高效燃燒與(yu) 清潔排放的核心關(guan) 鍵技術要素,燃燒效率高、原始排放低。”大同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究所以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特色和優(you) 勢學科為(wei) 基礎,重點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以及研發成果的產(chan) 業(ye) 轉化,目的是打造國際一流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發中心和產(chan) 業(ye) 化基地。該所規劃的第一批7套大型試驗平台全部建設完成,並開始承接委托實驗任務,著重在煤炭燃燒和氣化、汙染物超低排放、煤基固廢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麵,形成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技術或產(chan) 品,建成國內(nei) 一流的科技創新和產(chan) 學研創新基地。

  在探索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路徑中,長治市按照產(chan) 業(ye) 高端化、產(chan) 品差異化、生產(chan) 集約化的發展思路,延伸煤焦化、煤電化、煤氣化等煤炭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發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zhuan) 用化學品,構建特色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體(ti) 係,湧現出一批細分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生產(chan) 出一係列高端化學品,推動煤炭由燃料向高端化工產(chan) 品原料轉變。潞寶集團緊盯精細化工領域的高端技術,建成全球首個(ge) 以焦化苯為(wei) 原料生產(chan) 己內(nei) 酰胺和全球規模最大的錦綸短纖維項目,將“炭中抽絲(si) ”神話變為(wei) 現實,開創了以煤基化工原料生產(chan) 高品質合成纖維的先河,完成了由“黑”向“白”的轉變。

  能源革命,探路領跑。山西將牢記領袖囑托,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在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積極作為(wei) ,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堅定擔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職責使命,奮力書(shu) 寫(xie) 能源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張毅)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