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讚臨沂蒙陰縣:村級寄遞暢起來
推動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往村覆蓋 往戶延伸
核心閱讀
修通產(chan) 業(ye) 路、快遞進鄉(xiang) 村、家門口看病……隨著各項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落地見效,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改善,鄉(xiang) 村麵貌發生巨大變化。與(yu) 農(nong) 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當前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在往村覆蓋、往戶延伸方麵還存在薄弱環節。如何加快鄉(xiang) 村建設步伐,進一步提升農(nong) 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地進行了有益探索。
健全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村級寄遞暢起來
本報記者 李 蕊
“點一點,5包,沒錯吧?”公交車師傅探出腦袋。
“對頭!”劉宗路揩去額頭上的汗珠,“最近賣得不賴,下午還有幾包。”
晌午時分,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蒙陰縣麻峪村快遞服務點,村民劉宗路將客戶訂購的桃子打包,搬上公交車,“客戶下單,清晨采摘,當天發貨,運往全國各地。”
蒙陰地處沂蒙山區腹地,長出的桃子果肉細膩、汁甜如蜜。不少桃農(nong) 學電商、開網店。“過去,村裏沒有發貨點,每次都得跑到鎮上發貨,件數少的時候,掙的錢還不夠油錢。”劉宗路日夜盼著,村裏物流暢通起來,讓客戶嚐到新鮮的桃子。
村級寄遞服務是物流配送體(ti) 係的神經“末梢”。為(wei) 了打通這一瓶頸,蒙陰縣推出“聯配聯送”物流模式,整合交通、郵政等部門資源,形成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
“政府‘做媒’,郵政、快遞公司和我們(men) ‘聯姻’,降低了運輸成本,有效提升配送效率。”蒙陰縣交通運輸事業(ye) 服務中心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李豐(feng) 軍(jun) 說,現在發往鄉(xiang) 鎮的下行件,都在縣級物流服務中心統一分撥,再派送至鄉(xiang) 鎮物流服務站,返程時捎回鄉(xiang) 鎮的上行件,實現“一個(ge) 區域、一批貨、一輛車、一站到達”。
蒙陰縣還開展“客貨郵合作”,實現鄉(xiang) 鎮到村即時直送。“在試點線路上,途經村裏物流配送點的城鄉(xiang) 公交車承擔起快遞員職能,隻要把包裹往車上一放,在交接單上簽個(ge) 字,公交車司機免費把包裹送到鄉(xiang) 鎮物流服務站。”李豐(feng) 軍(jun) 介紹。
依托這一模式,越來越多的果子走出了大山。目前,全縣各類電商店鋪5300家,直接或間接從(cong) 業(ye) 人員近5萬(wan) 人,去年網絡零售額達6.65億(yi) 元。“一天有六七趟班車,急件隨時發,省內(nei) 次日送達,省外偏遠地區兩(liang) 三天送達,客戶收到的桃子又香又甜,生意越來越旺。”劉宗路笑著說。
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工業(ye) 品下行,要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體(ti) 係。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推進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已建成1300多個(ge) 客貨郵融合站點,開通900多條客貨郵合作線路。去年,全國農(nong) 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達到370億(yi) 件,快遞進村比例超過80%。今年內(nei) 將基本實現建製村“村村通快遞”。
與(yu) 城市相比,農(nong) 村地區居住分散,快件收投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快遞進村攬投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高。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鮑家偉(wei) 建議,解決(jue) 農(nong) 村物流“最後一公裏”問題,要充分調動企業(ye) 積極性,推廣抱團進村、駐村設點等模式,發揮郵政、交通、供銷、商貿等網絡優(you) 勢,擴大快遞進村覆蓋麵。
構建農(nong) 村物流骨幹網絡,補齊配套基礎設施短板。在蒙陰,政府推動,一座占地3000多畝(mu) 的大型綜合物流園區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以發展‘大物流’為(wei) 目標,建設集冷鏈物流、產(chan) 品加工、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大型綜合物流園區,打造一體(ti) 化智慧物流係統,力爭(zheng) 實現農(nong) 村物流統配統送更快一步。”李豐(feng) 軍(jun) 說,“到那時,客戶收到的桃子,說不定還掛著新鮮的露珠哩!”
《人民日報》(2022年7月8日 18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