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成西南最大育種科研基地
原標題:成都建成西南最大育種科研基地
7月14日,記者從(cong) 成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了解到,圍繞實施現代種業(ye) 建圈強鏈行動,成都把種子種業(ye) 作為(wei) 基礎核心產(chan) 業(ye) 來培育,目前已建成西南最大的育種科研基地。到2025年,成都力爭(zheng) 種業(ye) 產(chan) 值達到150億(yi) 元,加快建設成為(wei) 全國現代種業(ye) 高地。
成都將現代種業(ye) 納入全市20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之中,目前正以天府現代種業(ye) 園區和中國南方蔬菜種業(ye) 創新中心總部區“雙核”為(wei) 驅動,以成都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溫江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中國天府農(nong) 業(ye) 博覽園等多點為(wei) 支撐,健全完善“核心+基地+網絡”科創體(ti) 係,加快構建種業(ye) 發展格局。
目前,天府現代種業(ye) 園2.1平方公裏總部區基本成形,93平方公裏生產(chan) 示範區規模成勢,國家品種測試西南分中心等科創平台建成投用,建成國家級製種基地2.8萬(wan) 畝(mu) 、省級保(育)種場4家。搭建了“一庫一院五中心”重大種業(ye) 研發平台,先後引進先正達、荃銀高科等種業(ye) 及關(guan) 聯企業(ye) 21家落戶天府現代種業(ye) 園。
中國南方蔬菜種業(ye) 創新中心已完成項目方案初步設計和選址等前期工作,將於(yu) 8月在彭州市開工建設。
目前,成都育種科研機構約有50家,中國農(nong) 大、省農(nong) 科院、四川農(nong) 大以及多家實力種業(ye) 企業(ye) 均在蓉設立種業(ye) 科研機構,每年全省超過1/3的雜交水稻、玉米品種審定試驗在成都開展。
據統計,成都現有種子(種苗)持證企業(ye) 111家,占全省持證企業(ye) 總數的三分之一,已建成標準化水稻、小麥、玉米製種基地10萬(wan) 畝(mu) 。雜交水稻和雜交油菜等品種選育創新能力處於(yu) 全國領先地位。(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張紅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