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中國道路中國夢)
在鄉(xiang) 村小學執教體(ti) 育38年,我有一個(ge) 引以為(wei) 豪的紀錄,那就是自製的教具已經超過1萬(wan) 件。如今,我們(men) 學校的體(ti) 育器材室滿滿當當,既有學校購置的標準化設備,也有我自己“研發”的教具。這些器材給了學生們(men) 更多的運動選擇,能夠幫助他們(men) 更好發現體(ti) 育的樂(le) 趣。
1984年,我剛來學校任教時,體(ti) 育教具比較短缺。由於(yu) 經費緊張,體(ti) 育器材很難滿足教學需要。無奈之下,我開始收集材料,試著製作教具。木頭可以削成保齡球瓶,藥瓶和麻繩可以串成跳繩,舊課桌可以變成晃板……辦公室成了我的“工作坊”,一有空餘(yu) 時間我就動腦動手,製作體(ti) 育教具。幾年時間,自製的體(ti) 育教具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單一變多樣。除了在體(ti) 育課上,課間學生們(men) 也主動參與(yu) 鍛煉,體(ti) 育的種子慢慢在他們(men) 心中生根發芽。
體(ti) 育教育,重點是激發學生的興(xing) 趣。體(ti) 育教育成為(wei) 我一生的追求,歸根結底是因為(wei) 我對體(ti) 育的濃厚興(xing) 趣。堅持運動,可以讓人保持健康的身體(ti) 狀態、積極的精神狀態。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感受到運動的樂(le) 趣。能發出響聲的鈴鐺跳繩、16人一組才能成行的巨型板鞋……在製作教具時,我始終在堅持安全的前提下,考慮趣味性,讓學生們(men) 在探索和嚐試中感受體(ti) 育的魅力。現在,體(ti) 育真正變成了學生們(men)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學生還會(hui) 自發幫我收集教具的製作材料。
激發學生對體(ti) 育的興(xing) 趣,離不開教育方式的創新。就像是廚師做菜,不斷推出新口味才能刺激味蕾,激發學生對體(ti) 育的興(xing) 趣,也要不斷為(wei) 他們(men) 提供新的選擇。如今,國家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學校不再缺少標準化體(ti) 育器材。但我還是堅持自製教具,因為(wei) 這樣可以為(wei) 學生們(men) 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選擇,也讓更多學生開始嚐試不同的體(ti) 育運動。
近些年來,我國體(ti) 育事業(ye) 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體(ti) 育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於(yu) 一小時體(ti) 育鍛煉”“確保體(ti) 育課時不被占用”等也被寫(xie) 進了新修訂的體(ti) 育法。不管是自製體(ti) 育教具,還是創新體(ti) 育教學方式,體(ti) 育教育必須致力於(yu) 幫助學生發現體(ti) 育的樂(le) 趣,隻有這樣,才能持續營造運動氛圍,提升學生體(ti) 質健康水平,最終助力體(ti) 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
(作者為(wei) 雲(yun) 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白漢場中心學校體(ti) 育教師,本報記者楊文明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5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