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支教遇到“雙減” 中石大(北京)學子帶領山區孩子玩轉暑期“花式”課堂
核動力是否可以用於(yu) 航天探測器?北京冬奧會(hui) 現場發生了哪些動人的故事?北京的大觀園中又藏著哪些傳(chuan) 統文化……今年暑假是“雙減”落地後學生們(men) 迎來的首個(ge) 假期,大山裏的孩子會(hui) 如何度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學子跋涉近3000公裏,來到對口幫扶的雲(yun) 南省楚雄州南華縣,用專(zhuan) 業(ye) 知識為(wei) 當地的孩子打造一個(ge) 五彩繽紛的暑期課堂。
“老師終於(yu) 來看我們(men) 了!”實踐團剛到南華縣思源實驗學校門口,孩子們(men) 就歡呼著跑了過來。從(cong) 2019年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開展了對口雲(yun) 南省楚雄州南華縣的各項幫扶項目,線上線下教學就是其中一項。學校於(yu) 2021年派遣第一屆支教團前往南華,開展了為(wei) 期一年的支教服務,同時,在學校裏也有數百名大哥哥大姐姐通過線上的方式,為(wei) 孩子們(men) 傳(chuan) 授知識,擴充視野。大孩子們(men) 和小孩子們(men) 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但因為(wei) 疫情原因,不少在線上支教的誌願者遲遲不能來到南華與(yu) 孩子們(men) 相會(hui) 。到暑假,孩子們(men) 終於(yu) 把在線上陪伴他們(men) 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盼來了。
7月28日,在中石大(北京)化學工程與(yu) 環境學院團委書(shu) 記韓瑾的帶領下,13名實踐團團員如約而至,這些大哥哥和大姐姐也沒“空手”而來,除了給孩子們(men) 帶來了用心製作的小禮品外,還給他們(men) 帶來了豐(feng) 富多樣的暑期課程,不僅(jin) 有科普、傳(chuan) 統文化和冬奧故事,還手把手帶著孩子們(men) 上起了製作海棠小夜燈和奶茶杯垃圾桶的“手工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